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8.8(6.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版权信息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本书特色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北京作为全国首都,社会建设的历程则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缩影,社会建设重心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事业发展再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北京的社会建设从恢复建制,到筹办亚运、奥运,再到创新治理,经历了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建制、筹办亚运和奥运时期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治理时期的快速发展等三个重要阶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北京市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重要指导,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重点着手,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社会建设水平。16个区则重点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
本书以北京市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为研究主线,对北京市及16个区40年社会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以社会建设重点事件为切入点对首都社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区级社会建设相关规划,对新时代首都及16区社会建设提出参考建议。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北京作为全国首都,社会建设的历程则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缩影,社会建设重心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事业发展再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北京的社会建设从恢复建制,到筹办亚运、奥运,再到创新治理,经历了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建制、筹办亚运和奥运时期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治理时期的快速发展等三个重要阶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北京市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重要指导,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重点着手,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社会建设水平。16个区则重点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
本书以北京市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为研究主线,对北京市及16个区40年社会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以社会建设重点事件为切入点对首都社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区级社会建设相关规划,对新时代首都及16区社会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北京市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和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市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方向和明确要求,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眼于新的历史时期首都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将社会建设摆在更要突出的地位,从加强社会建设投入、完善社会建设机制、突出民生重点、强调公平与正义等方面入手,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内容简介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北京作为全国首都,社会建设的历程则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缩影,社会建设重心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事业发展再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北京的社会建设从恢复建制,到筹办亚运、奥运,再到创新治理,经历了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建制、筹办亚运和奥运时期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治理时期的快速发展等三个重要阶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北京市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重要指导,从建设不错的和谐宜居之都、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重点着手,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社会建设水平。16个区则重点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序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本书以北京市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为研究主线,对北京市及16个区40年社会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以社会建设重点事件为切入点对首都社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区级社会建设相关规划,对新时代首都及16区社会建设提出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北京市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和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市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方向和明确要求,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不错的和谐宜居之都。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眼于新的历史时期首都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将社会建设摆在更要突出的地位,从加强社会建设投入、完善社会建设机制、突出民生重点、强调公平与正义等方面入手,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目录

导语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大标志003
  一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 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三 健全的公共安全体系,更高的公共安全水平
  四 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五 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相辅相成

总论
**章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011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基本历程
  二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北京市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首都功能核心区
第二章 东城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035
  一 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东城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三章 西城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054
  一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
  二 改革开放以来西城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西城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西城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中心城区
第四章 朝阳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075
  一 朝阳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任务
  二 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朝阳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五章 海淀区社会建设回顾和展望094
  一 海淀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海淀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六章 丰台区社会建设回顾和展望111
  一 丰台区在首都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丰台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丰台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丰台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七章 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回顾和展望
  一 石景山区在首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石景山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石景山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城市副中心
第八章 通州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149
  一 通州区城市功能定位历经三个阶段五次调整
  二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通州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城市发展新区
第九章 顺义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169
  一 顺义区在首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顺义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顺义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顺义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章 大兴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186
  一 大兴:“三区一门户”的功能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大兴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大兴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大兴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一章 昌平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209
  一 昌平区是首都新城与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结合之地
  二 改革开放以来昌平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昌平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昌平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二章 房山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225
  一 房山区在首都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房山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房山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房山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生态涵养区
第十三章 门头沟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249
  一 门头沟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改革开放以来门头沟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门头沟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门头沟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四章 平谷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266
  一 平谷区是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改革开放以来平谷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平谷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平谷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五章 怀柔区社会建设回顾和展望279
  一 怀柔区在首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二 改革开放以来怀柔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怀柔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怀柔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六章 密云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297
  一 密云区是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密云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密云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密云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第十七章 延庆区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317
  一 延庆区是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改革开放以来延庆区社会建设历程与成就
  三 从重点事件看改革开放以来延庆区社会建设的特点
  四 关于延庆区社会建设未来发展重点的思考
参考文献336
展开全部

(1978-2018)北京市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

连玉明:著名城市专家,教授、博士,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理事长、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
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近年来致力于大数据战略和生态文明理论及实践研究。主编《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2012/2013/2014/2016)、《贵阳蓝皮书:贵阳城市创新发展报告》等专著60余部。主持编制了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门头沟区和贵州省贵阳市“十三五”社会治理专项规划。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