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24cm 页数: 193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2.0(3.8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760728
  • 条形码:9787508760728 ; 978-7-5087-607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集理论性、知识性和可操作于一体的学习教材。全书以地名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理论知识为先导, 通过回顾总结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进而提出了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运行意见。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目录

**章 地名基本知识
**节 地名含义
第二节 地名语词
第三节 地名分类
第四节 地名功能

第二章 中国文化概述
**节 文化概说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简析

第三章 地名文化界说
**节 地名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地名文化释义

第四章 地名文化简析
**节 地名文化生存的土壤
第二节 地名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地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 地名文化普查
**节 地名文化普查目的、意义
第二节 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内涵
第三节 地名文化普查的运作

第六章 地名文化建设
**节 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节 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举措

第七章 地名文化遗产界定
**节 地名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第二节 地名文化遗产释义

第八章 地名文化遗产的属性
**节 地名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第二节 地名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九章 地名文化遗产的特征
**节 对文化的传承性
第二节 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第三节 各种遗产元素的兼容性

第十章 全国地名文化遗产的现状
**节 全国地名文化遗产的分布
第二节 地名文化遗产的濒危境地

第十一章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节 世界遗产保护活动的启示
第二节 联合国地名组织的推动
……

第十二章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兴起
第十三章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深化
第十四章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运作
展开全部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节选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二、地名文化生存土壤之二:经济基础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是通过人类的物质生产这一中介而实现的。因而,人与自然呈双向交流关系:一方面人的活动依凭自然、受制于自然;另一方面人又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这种双向同构关系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即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器用文化,既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生成与发育奠定了基础。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东起海滨、西及大漠的万里长城则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边界线,多少历史壮剧在这里演出!  地名的形成与演变除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同时与当地的经济基础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凡经济发达的区域,这里的地名不仅形成得早而且分布密集,如城镇一般比农村特别偏僻地区地名多而且类型复杂。战国和两汉时期的赵国古都邯郸地处太行东麓的丘陵盆地及冲积、洪积平原,气候温和,有利于农耕,因而早在7500年前邯郸先民就在武安磁山一带定居下来开始农耕生活,今磁山镇出土的磁山文化遗存有大规模的储存粟的地窖和粟的碳化物,并有许多碾粟谷用的石碾盘及石刀、石铲等石器。专家认定这里是我国北方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于这里的农耕经济和炼铁业的经济基础形成较早且经济繁荣,使得武安磁山一带殷商早期即形成了许多稳定的聚落地名,且邯郸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后期逐渐兴起并显现早期城市的雏形。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成为赵国都城,使邯郸逐步成为黄河以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到西汉后期发展成为除京城长安以外的“五都”之一,当时中国第三大经济中心都市。于是,以赵都“邯郸”这个地名为主要载体的古代赵文化日趋形成且积淀深厚,成为燕赵传统文化的根文化之一。  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经济,依赖自然条件;同时凡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农耕文化即显发达。如浙江省永嘉县地处瓯江支流楠溪江流域。由于优越的适合农耕的自然环境,早在1600多年前西晋时期,自中下游到上游逐步形成了沿江古聚落地名群。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文化的楠溪江上游千年古村落群,如芙蓉村、上坳、林坑、黄南等村,都是依托楠溪江的自然条件,大兴农耕而发展起来的,成为农耕经济繁荣的人文荟萃之地。村落的发育比较充分,古代农耕社会应有的各类建筑如民居、宗祠、庙宇、书院、亭阁、楼台、牌坊及寨墙等都较完备。在传统儒学文化“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这些古村落祖祖辈辈崇尚“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生活理念,教育子孙且耕且读。通过农耕而致富,通过读书而人才辈出。逐渐衍化形成了千年古村落独具特色的耕读文化,而且世代传承,成为永嘉县农村致富、成才的人生追求。  三、地名文化生存土壤之三:社会政治结构  文化是一种人类现象,而人类只有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方能创造和发展文化。  人类社会组织的演变趋势,大约是由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进化。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虽发生过诸多变迁,但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都长期保留,这与中国人的主体从事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有关,因而,使得中国跨入文明门槛以后,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解体却很不充分。  我国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公社成员间的亲族血缘联系,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宗法制规定,社会的*高统治者为“天子”,治理于天下土地臣民,天子是天下共主、天下大宗。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王子则分封诸侯,在各自的封国内也是大宗。因而,其亲族血缘则世代保持大宗地位。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使宗法秩序呈瓦解之势,秦汉以来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除帝王继续由皇族血缘确定外,各级行政官员实行荐举、考试制度。宗法制度虽已淡化但仍然在延续。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