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17.6(7.0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40799
  • 条形码:9787520140799 ; 978-7-5201-407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本书特色

2016年适逢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共吴江区委宣传部,联袂举办了“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会议邀请中外社会学家人类学家60人莅临太湖之滨隆重纪念“江村调查”这一中国社会学暨人类学学科的历史性事件80周年。会议的主题是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本书即为会议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论文合集。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内容简介

2016年适逢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吴江区委宣传部,联袂举办了“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会议邀请中外社会学家人类学家60人莅临太湖之滨隆重纪念“江村调查”这一中国社会学暨人类学学科的历史性事件80周年。会议的主题是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本书即为会议中遴选出来的很好论文合集。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目录

燕京社会学派因何独特?——以费孝通《江村经济》为例 张静 从社会变迁到社会平衡:费孝通在“江村调查”之前的思想梳理 孙飞宇 《江村经济》对经典社会学的理论融合与方法超越 郭大水 再读《江村经济》:以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方法为视角 佐佐木卫 个人、学术与国家的关联——费孝通“江村调查”的学术心态史及其启示 王建民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周晓虹 从“江村”经由“乡土”到“文化自觉”——以现代人类学的视角重读费孝通 金光亿 本土化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从费孝通江村调查谈起 李建新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 周飞舟 文化自觉:超越社会分类的天罗地网 方文 费孝通与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化——江村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王勋 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四种类型:以费孝通为例 谢立中 社会学的“中国知识”问题 冯钢 有关差序自我和费孝通教授的若干思考 王斯福 从“伦”到“差序格局”:关系性与等差性——潘光旦与费孝通的思想比较 翟学伟 较真“差序格局” 朱苏力 从“差序格局”到“美美与共”——兼论“差序格局”及其与“公共性”的关系 仇立平 差序格局:自我主义抑或关系人 郑震 “费孝通问题”与中国现代性 包智明 陈占江 现代性的另类追寻——费达生20世纪20~40年代的社会改革研究 金一虹 杨笛 “云南三村”调查及其当代意义 张云熙 从《乡土重建》来看作为“文化中间人”的费孝通 杨渝东 知识、心态与社会生活——费孝通的宗教观与“人的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褚建芳 吴文藻与中国社区研究 朱晨宇 提高和收获:追忆随费老四访江村若干片段 杨善华 费老教我怎样做移民调查——从《江村经济》到黑龙江移民调查 李德滨 关于农村研究主题的思考——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谈起 张乐天 “发展”之路:发展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反思 周燕玲 陈映芳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田毅鹏 聚落与交通:“路学”视域下中国城乡社会结构变迁 周大鸣 廖越 “从实求知”与作为研究范式的“江村学” 李友梅 江村调查的回顾与前瞻——兼谈“江村学”的创建 刘豪兴 徐珂 费孝通和他的思想世界 王铭铭 费孝通学术影响力研究——基于文本分析技术的数据化呈现 罗教讲 冯帅帅 近20年来《江村经济》对英语学界的影响分析 周云 彭书婷 江村80年——中国乡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莎莎
展开全部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作者简介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著译作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教师奖特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004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9年当选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