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作者:李路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4.3(7.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版权信息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内容简介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是一本供社会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关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及社会不平等的教材。本教材从一般理论、阶级阶层、职业、权力、身份、社会流动、地位获得、教育、收入、婚姻匹配、性别、族群、生活方式、主观社会分层、全球化和互联网等十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深入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历史演变以及在中国社会中的表现。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内容全面,资料丰富,理论系统,叙事生动,深入浅出,是一本独具特色的社会学教材。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目录

导论 社会学与社会流动研究
**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 阶级阶层
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
第四章 权力与社会分层
第五章 身份与社会分层
第六章 社会流动
第七章 地位获得
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
第九章 收入与社会分层
第十章 婚姻匹配与社会分层
第十一章 性别与社会分层
第十二章 族群与社会分层
第十三章 生活方式与社会分层
第十四章 主观社会分层
第十五章 全球化与社会分层
第十六章 互联网与社会分层
展开全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节选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一)结构变迁效应  结构变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另一个是阶层结构的变迁。就前者而言,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使劳动力从**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由此便对传统社会中子承父业的社会传承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了代际流动的增加。以中国为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出身的农民进入大城市成为工人、商业服务人员等等,这就是典型的由产业结构变动所导致的代际流动增长。就后者而言,工业化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组织的科层化,降低体力劳动力的比例,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专业职位的扩张。这一变化使得社会中的中产阶级兴起和壮大,从而给那些出身于农民和工人家庭的人提供了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二)社会选择效应  与结构变迁效应相比,社会选择效应给出了一个更加微观的解释。社会选择效应认为,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流动率增长,不仅仅是由于结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筛选机制的转型。这一转变用埃里克森和戈德索普的话说就是“从看你是谁到看你能干什么”①。所以,社会选择机制的解释从本质上看就是布劳一邓肯地位获得模型的结论。在工业化社会中,绩效原则成为劳动力配置的首要原则,这就使得教育等自致因素逐渐取代家庭出身等先赋因素,成为影响个人地位获得的首要因素。而工业化大生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又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各阶层的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结果就是代际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平等化,代际流动率越来越高。(三)构成效应  构成效应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对上面两种解释的综合。构成效应认为,不同的经济部门对绩效原则的遵循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传统的农业部门就不太看重绩效,这一部门中的代际继承性也*强。相反,在技术水平越先进的产业和部门中,绩效原则就越受重视。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传统农业部门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终使得绩效原则成为劳动力配置的主导原则。如此一来,社会流动的水平就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增长。二、不平等一再生产逻辑  FJH假设的提出对上述现代化一理性逻辑的解释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什么工业化社会中的代际继承没有像现代化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大幅度消减,而仍旧是代际关系的主导模式呢?这是不平等一再生产逻辑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不平等一再生产逻辑认为,现代化理论的预言之所以没有实现,是由于它没有考虑社会不平等结构对代际流动的抑制作用。前文提到,如果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很高,社会结构比较固化,那么各阶层之间就会形成很厚的阶层壁垒,阻碍跨阶层的流动,从而极大地减少代际流动的数量。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已有研究主要讨论了两种机制,即再生产机制和统治机制。(一)再生产机制  社会中一旦形成了不平等的占有和分配结构,就必然会出现占据优势资源和地位的群体。为了维护、扩大和延续自身的地位和资源优势,这些利益既得者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社会地位继续保持并在代际间传递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再生产机制”。具体而言,再生产机制借用了韦伯和帕金关于社会封闭的观点,认为优势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建立起各种社会封闭和排斥的机制。正是这些机制的存在,使得那些占据优势地位的社会集团能够对外封闭或垄断各种资源,并将它们传递下去①,这就使得父代的不平等结构在下一代中被复制出来,“二代”现象就是如此。  家庭地位的继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直接继承,另一种是间接继承。家庭地位的直接继承主要表现为财产的继承和职业的继承,并且这两种继承在大多数社会中是受到制度保护的。财产的继承很好理解,比如父代过世后,子代有权利继承父代的金钱、房产等实物资源。家庭财富也可以随时转换成生产经营的资本赠予子女。职业的继承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没有财产继承那么制度化,但也广泛存在,例如前文提到的英国的例子。②  家庭地位继承的间接机制是指在社会日益遵循绩效原则的背景下,家庭地位会通过教育的方式来间接传承。父代具有的资源越丰富,就越可能为子女创造高质量的受教育机会(详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第八章)。而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子代在强调绩效原则的劳动力市场中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职业,由此便实现了家庭地位的继承。仍然以富二代群体为例,调查显示,在富二代群体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到了86. 2%,所学的专业多集中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有国外学习经历的人占到了43. 5%。另外,有近80%的富一代计划让孩子出国留学,其中64%计划在读大学之前就送孩子出国。③由此可见,家庭地位的间接代际继承在当今社会中已经越来越明显。  ……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作者简介

李路路,社会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201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2018年,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共同发起人和第二期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组织研究,社会现代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