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作者:蔡之兵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22.9(3.9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25.4(4.3折)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59915
  • 条形码:9787509659915 ; 978-7-5096-599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蔡之兵著的《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主要分为框架构建、现状分析、实证检验、因素分析、结论建议五部分。其中框架构建部分主要包括前两章内容,在对与研究相关的概念及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研究框架,随后对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武汉市、南京市、成都市、广州市、深圳市以及沈阳市10个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基本特征以及关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本书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特大城市在各自区域中的人口和经济首位度都较高,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二是特大城市的市场潜能占比与其经济规模占比存在一定的不协调的地方,表明10个特大城市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存在不同类型。本部分的研究清晰地展示和描述了特大城市自身发展历程以及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特征,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区域协调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增长极效应对整体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以大城市的增长极效应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代表性城市增长极效应的存在性进行检验,并从三个不同维度对影响增长极效应的因素差异展开研究,*终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大城市发挥增长极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目录

**章 引言
**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与本书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区域与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三、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相关文献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难点与可能存在的创新
一、本书可能存在的创新
二、本书研究存在的难点

第二章 城市-区域发展关系研究框架
**节 框架构建的要求
一、外在形式
二、内在逻辑
第二节 研究框架的理论支撑
一、整体层次的理论
二、个体层次的理论
三、主体间联系渠道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框架的实践支撑
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基本内容
三、增长极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中影响发展关系不同层次的因素
一、整体因素
二、主体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研究框架具体形式
第五节 研究框架存在的前提检验
一、模型与数据
二、估计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增长极城市发展历程、现状及特征
**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几个容易混淆的空间概念
二、几个容易混淆的人口口径
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演变
四、本书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节 特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10个特大城市人口变化情况
二、10个特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三、10个特大城市职工工资水平
四、10个特大城市建成区的面积
五、10个特大城市对外贸易情况
六、10个特大城市产业结构情况
第三节 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比较研究
一、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比较研究
二、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关系特征Ⅰ——首位度的视角
三、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关系特征Ⅱ——市场潜能视角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增长极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节 研究思路概述
第二节 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可视化
第三节 特大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空间计量检验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简介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四、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特大城市影响周边区域发展的因素研究之一——特大城市主体层面的因素
**节 特大城市辐射能力的比较——基于脉冲响应模拟方法
一、研究辐射的方法选取
二、脉冲响应模型的介绍
三、脉冲冲击的模拟结果
四、模拟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第二节 特大城市的产业吸引指数——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证据
一、产业吸引指数的原理和测算思路
二、中国各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测算
三、10个特大城市产业吸引指数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特大城市影响周边区域的因素研究之二——主体之间的联系因素
**节 交通联系度的考察——基于交通可达性指数
一、交通可达性指数
二、测算结果与比较
第二节 边界效应的考察——基于修正的一价定律
一、检验原理与方法
二、测算结果与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特大城市影响周边区域的因素研究之三——周边区域主体层面的因素
**节 研究思路的讨论
第二节 初始发展水平比较——基于主因子分析方法
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测算结果与比较
第三节 周边区域的发展能力比较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测算结果与比较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节 主要结论
一、单个特大城市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个体分析
二、不同特大城市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的比较分析
三、特大城市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研究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
一、10个特大城市应该根据测算比较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二、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应该协调发挥作用
三、特大城市应该重视自身内部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周边区域应该辩证地看待与特大城市的发展关系
五、交通政策与产业政策在临近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共同发挥作用

第九章 基于城市增长极效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节 增长极城市层面
一、“增点
二、“实点
第二节 增长极城市群层面
一、“实点”阶段
二、“连点”阶段
三、“通点”阶段
第三节 联结增长极城市群层面

第十章 结语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增长极效应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蔡之兵,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中国经济。已出版个人专著一本,发表多篇论文,其中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红旗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