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4(3.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40513
  • 条形码:9787201140513 ; 978-7-201-1405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本书特色

“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随着事实的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给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阿德勒,自卑情结之父。他就是他自己,传播福音的人。”——《纽约先驱论坛报》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大些,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舒尔茨(美国心理学教授)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是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墨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内容简介

《自卑与chaoyue》是现代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深刻诠释了教育、爱情、婚姻、伦理等领域对人生的影响。阿德勒认为,人生而自卑,人类的文明亦是由自卑建立起来的。全书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探究人类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目录

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 /3


人生要面对的三大制约? /6


社会情感? /9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14


生理缺陷? /17


溺爱? /19


忽视? /21


早期记忆的重要价值? /23


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27


心灵与肉体


心灵与肉体的相互作用? /31


感情的作用? /35


身形、性格与心智? /48


目? 录2


自卑感和优越感


自卑情结? /55


追求优越感? /63


设立有意义的目标? /68


早期的记忆


对记忆的理解? /77


早期记忆的六个案例? /81


早期记忆是行为的根源? /92



过去对梦的解释? /101


弗洛伊德学派对梦的研究? /103


个体心理学对梦的研究? /1063


梦的构成? /110


常见的梦? /115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 /127


父亲的作用? /137


为人父母的技巧? /142


学校的影响


教育的变革? /157


教师的作用? /159


课堂里的合作与竞争? /164


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 /168


看清每个孩子的个性? /172


学校顾问会议的作用? /1794


青春期


对青春期的理解? /185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186


青春期的生理特征? /188


青春期的挣扎? /189


青春期的性意识萌芽? /195


正视青春期? /199


犯罪及其预防


罪犯的心理? /203


罪犯的类型? /213


合作的重要性? /221


对犯罪行为的矫治? /2315


职? 业


平衡生活的三条系带? /241


职业的早期训练? /243


影响职业选择的其他因素? /246


对待职业的态度? /250


人及其同伴


人类需要团结? /255


宗教信仰? /256


政治和社会活动? /258


利己主义? /260


心理障碍? /261


过失犯罪? /266


社会兴趣和社会平等? /2676


爱情与婚姻


爱情、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271


夫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275


儿童的恋爱意识? /278


不适合结婚的人? /283


婚姻观与人生观? /289



展开全部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节选

人类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人类对事物的感知通常不会抽象进行,而是以自身的视角来考察,zui初“经验”的产生也是这样。比如,“木头”指的是“与人类自身有关系的木头”,而“石头”也是“作为人类生活元素之一的石头”。
不幸的是,总有人试图绕开事物的意义去思考周围的环境,其结果就是丧失了与周围人的沟通,使自己孤立了起来,而这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总之,人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意义而存在,将自己与现实隔绝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所感受到的现实,其实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人类赋予现实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人感受到的意义总是有缺陷的,当然也不可能永远正确。
事实上,这个到处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重要大特征就是包含着各种谬误与荒诞。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往往给不出答案。人们通常都不愿自寻烦恼,去探求问题的本源。然而,我们无法否认,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这个问题了。
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也还时常会被提起,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客观来讲,人们一般在遭受了挫折后,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十分顺遂,没有遭遇任何的困难或挫折,他通常不会出现这样的念头。不过,这种问题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正视它们。
我们发现,对人生意义的解读好像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抛开言论不谈,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对“人生意义”的各种诠释。这种意义通过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爱好、志向、习惯及性格特征等,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换句话说,人们先对世界及自己进行总结,然后将其通过行为举止展示出来。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宣告:“我是这样的,世界也是这样的。”这便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人生意义的好注解。如前面所说,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认为的正确的理解。反过来讲,由于“绝对正确的真理”是什么无人知晓,所以不管是哪一种解读,只要是相对有效的,就不能判定它是“绝对错误”的。
事实上,人生意义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然而,人生的意义还是存在高下之分的:有些特别美妙,有些很糟糕;有些错误甚少,有些却错误百出。我们会发现,那些较好的解读总是大同小异、不约而同的,而那些令人失望的解读则往往难掩其伪。
因此,通过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就能找到一个普遍的标准和意义,这对揭开有关人类问题的现实之谜是很有帮助的。不过,我们必须要牢记一点,这个真理的标准是以人类为目标而言的,是一种相对的真理。至于绝对的真理,则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和人类无关—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掌握它,所以它对我们而言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自卑与超越-无删节全译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首任主席。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译者简介:
吕正,心理学硕士,留学美国,致力于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多年,完成了多部外国心理学专著的翻译与校对工作,深受业内人士好评。他的翻译作品语言简洁流畅、文风成熟稳健,全书不但文意翻译准确到位,同时行文通俗易懂,使得心理学理论得到很好的传播。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