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弗兰克.盖里传

弗兰克.盖里传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83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97.3(7.0折) 定价  ¥1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弗兰克.盖里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317031
  • 条形码:9787550317031 ; 978-7-5503-170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弗兰克.盖里传 本书特色

² 建筑师 = 艺术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书中展现了盖里作为建筑师之外的天赋与才华——以数字技术追赶艺术家的脚步,以及擅长于把客户变成朋友。在古根海姆美术馆、迪士尼音乐厅、路易威登艺术中心等一系列知名作品的背后,是马基雅维利般的智慧、航空工业级别的设计软件,以及同美国西海岸艺术家紧密无间的友谊。 ² 一部情节复杂与文字尺度,都堪比其建筑作品的传记。作为弗兰克·盖里*一认可的个人传记,美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获许调阅建筑师及其工作室的全部文档,并要求传主放弃对于文本的编辑和控制权。书中披露了盖里与天津茱莉亚学院、国家美术馆新馆等中国项目失之交臂的内情。 ² 如何在“前卫”与“大众”间保持平衡,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主流”。讨厌盖里的人,或许同喜欢他的人一样多。但无人不感叹他的创意和执行力。是要追求理想,拒绝妥协,不惜失去展现自我的机会;还是做出让步,权衡利弊,求得设计方案优先被采用。孰者为先,是建筑的难题,也是人生的难题。掌握平衡,是建筑的艺术,也是人生的艺术。

弗兰克.盖里传 内容简介

《弗兰克?盖里传(精)》是一部由普利策奖作者保罗?戈德伯格撰写的普利茨克奖得主传记,也是目前关于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很为详实、很好不错的传记。书中关于盖里家庭生活与求学经历,为首此见诸公开出版物。书中配图数十张,其中涉及盖里个人生活、早期建筑项目等。

弗兰克.盖里传 目录


**章 超级月亮之夜

第二章 加拿大

第三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四章 成为建筑师

第五章 面对权威

第六章 发现欧洲

第七章 在洛杉矶重新开始

第八章 独立

第九章 易边再战

第十章 圣莫尼卡的房子

第十一章 鱼形与其他造型

第十二章 登上世界舞台

第十三章 沃尔特· 迪士尼音乐厅:**乐章

第十四章 古根海姆与毕尔巴鄂

第十五章 沃尔特· 迪士尼音乐厅:第二乐章

第十六章 纽约:玉汝于成

第十七章 弗兰克的八十岁

第十八章 技术的遗产

第十九章 从德怀特· 艾森豪威尔到路易威登

第二十章 档案与遗产

第二十一章 巴黎:回顾与展望



展开全部

弗兰克.盖里传 节选

在艺术界浸淫多年,深受艺术界影响的盖里,是**批意识到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追赶艺术家们创作脚步的建筑师之一。虽然他自己并不喜欢操作电脑,但他仍以自己身为一个技术上的创新者,以及前所未见的建筑形式的创造者而自豪。他发现,在建筑师事务所中应用数字技术,除了能使绘图变得更加方便以外,还可以引发更为深刻的变革。数字技术使得许多从前断然无法建造的极端复杂的建筑造型获得了结构设计与建造的可能性。他意识到,头脑中能够想象出的所有建筑形式,几乎可以通过电脑实现工程设计。这将使建筑师的想象力获得彻底解放。 盖里和他事务所的同事们使用一种原本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先进数字设计软件进行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对软件进行了改良,使其能够更适用于建筑设计。这款软件也成为设计类似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这种形态的项目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说它就是联系盖里的想象力与实际建成的建筑之间的桥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并不是数字化设计革命的浪潮所孕育出的**座建筑,但它绝对是这波浪潮中,**个真正意义上引起公众轰动的建筑,也是**个向世人清晰展现了这场由计算机引领的建筑设计革命的建筑。借助新技术,盖里得以创造出这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一种沙里宁在几十年前的技术水平下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建筑形式。 作为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个能够在很长时期里对大众文化产生持续影响的作品。由盖里所塑造的大胆的建筑造型,其影响力从建筑界延伸至了整个大众文化领域。在建筑业界,这座建筑是现代以来少数的几个为建筑评论家和史学家所公认的严肃而重要的新建筑作品之一,与此同时,尤为可贵的是,它还能够被公众广泛接受。考虑到公众对于建筑的欣赏水平通常还停留在类似于古典主义的市政大楼或者红砖砌筑的乔治亚式小住宅(Georgian houses) 如此这般的建筑上,并且他们通常对任何能跟“前卫”沾点边的东西嗤之以鼻,这座建筑在公众中的大受欢迎,实际上标志着一种非同寻常的进步。若和其他的艺术领域类比来说, 就好比严肃文学的代表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小说竟能比流行作家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的小说更畅销,或者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这样的音乐家竟然在排行榜上击败了流行歌手Lady Gaga。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进步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上,许多平日里对现代建筑不怎么感冒的人慕名而来,流连其中, 讲述着他们有多爱这座建筑。这不禁令人想起位于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另一座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 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为那座博物馆所设计的螺旋形结构,也曾在公众中引发热烈的轰动和追捧。而自那以来,盖里的这座建筑恐怕还是**个能够打破建筑与大众文化的边界,令公众如此兴奋的建筑作品。 当然,对于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仅仅是它众多的地标之一。然而对于毕尔巴鄂,这样一个位于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Basque)的旧工业城市来说,这样一座建筑所能引发的效应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凭借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巨大吸引力,毕尔巴鄂迅速转型成为了一座火爆的旅游城市。这座建筑不仅仅是艺术与建筑发烧友们的朝圣之地,每天还有成千上万的普通游客被吸引前来参观游览,源源不断的游客赋予了毕尔巴鄂这座老城以新的活力。一座建筑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推动了整座城市的变革和复兴,人们开始把这种力量称之为—“毕尔巴鄂效应”(the Bilbao effect)。

弗兰克.盖里传 作者简介

保罗?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 《名利场》杂志特约编辑,曾为《纽约客》杂志撰写专栏建筑评论长达十五年。写作事业起步于《纽约时报》,其间获得普利策杰出批评奖(1984年),首位以建筑批评获此殊荣的评论家。曾出版多部著作,包括《建筑无可替代》(Why Architecture Matters)、《建造与拆毁》(Building Up and Tearing Down: Reflections on the Age of Architecture),以及《从零打造》(Up from Zero)。现任教于新学院(The New School),并在全美各地讲授建筑、设计、历史保护,以及城市学等课程。目前居于纽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