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26cm 页数: 217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8.8(2.8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7.6(5.5折)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0107224
  • 条形码:9787210107224 ; 978-7-210-1072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 内容简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修订本)/21世纪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是根据2018年新修订的教育部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编写。力求在体系结构、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上有所创新、突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修订本)/21世纪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设五篇,每篇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专题”二节。每篇的**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置三至五个月,对该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基本原则、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基本内容作了简要说明。第二节实践教学专题,从知识认知、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为每门思政课设计了具体实践教学专题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 目录

前言
**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意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目标
(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专题
(一)知识认知型实践教学
专题1.经典名著阅读
专题2.旁听“孔目湖讲坛”
专题3.收看励志、伦理、爱国、法制影视片
(二)情感体验型实践教学
专题4.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专题5.参观方志敏烈士墓及纪念馆
专题6.写一封家书
专题7.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三)能力培养型实践教学
专题8.撰写课程论文
专题9.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第二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专题
(一)知识认知型实践教学
专题1.峥嵘岁月,经典影像回放
专题2.字字珠玑,经典名著选读
专题3.英雄南昌,回眸光辉历史
(二)情感体验型实践教学
专题4.指点江山,纵论历史风云
专题5.情牵故园,为父老乡贤点赞
专题6.致敬火红的青春,真情献给崇高
(三)能力培养型实践教学
专题7.慎终追远,抢救记录远去的历史瞬间
专题8.拨云见日,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障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专题
(一)知识认知型实践教学
专题1.理论经典阅读——思想的魅力
专题2.经典阅读交流讨论——思想的碰撞
(二)情感体验型实践教学
展开全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 节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修订本)/21世纪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目的  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锻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各种实践,大学生可以获得**手的直观的感性资料,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通过回首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及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抗争、不懈求索的历史史实,当代大学生能在“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基本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培育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大学生们的意志。在体味先贤的艰难与困苦、光荣与梦想中,养成发扬传统、光大先贤的感恩之心,树立建功时代、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拓展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广阔视野。当然,通过社会实践也有助于学生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问题意识。通过实践大学生把自身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入社会、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意识、创新意识和求真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思政课一样担负着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有着较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这是共性。但它有其特殊性,除思想品德的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近现代中国社会,得出科学合理的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而不为形形色色的错误的历史思潮所迷惑;学科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基于过去的终将成为历史的理念,它与当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应突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感知、认知,直至理性认识。在体味中培育真性情,在体验中实现精神的升华。在进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不完全陌生,经过中学学习和自我阅读,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知识。为了不使学生产生老生常谈的看法,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社会实践的内容应该是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完善。通过实践性环节充实教学内容,补充教学素材。另一方面,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层次,而且思想活跃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同时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思想意识极易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以及社会转型中各种观念碰撞交织更替的影响。他们的感情热情澎湃,思想观念多元复杂,但缺乏稳定性,自发性、朴素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为此,实践教学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合理的质疑态度。  2.实效性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于担负着意识形态的任务,开始之初,难以避免学生固有的逆反心理。因此实践教学必须有利于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师生的互动性、说理的形象性,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在碰撞交织中自觉捍卫我国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有形而上抽象的一面,为了避免把它上成空洞枯燥纯粹的理论课,实践教学至少有以下益处:一是通过参观博物馆、旧址、近距离接触文物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还原活生生的历史真相;二是通过各种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体会英雄,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得以宣泄,聪明才智得以历练;三是通过阅读历史文献、经典著作、档案资料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追求真知的问题意识,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四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真正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一步了解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