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凌波微语

作者:陈建华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5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4(4.9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凌波微语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61343
  • 条形码:9787100161343 ; 978-7-100-16134-3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凌波微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研究者,普通的人   《凌波微语/光启文库》选自作者陈建华二十年来的学术随笔,25篇约18万字,在《书城》《随笔》《书屋》等杂志发表。内容包括为藤井省三《鲁迅的故乡》、刘剑梅《革命与恋爱》等现代文学研究佳作的书评、为章培恒《不京不海集》的书序阐述章先生的治学风貌与特点。与张灏先生的访谈讨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转型”问题,《帝国、革命与共和的晚清民初想象》一文是与李欧梵先生的对谈,广为转载。以及作者自著《雕笼与火鸟》《从革命到共和》《古今与跨界》《紫罗兰的魅影》等书的序文,涉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都市文学与视觉文化等议题,《在历史的复杂性中探究“文心”》《文心飞翔,阴晴圆缺》《凌波微语——双语书写甘苦谈》谈论研究过程所遇到的种种机缘与挑战,在方法论方面涉及史料与理论、文本与诠释与文学文化跨学科的广泛问题。

凌波微语 内容简介

  《凌波微语》收录了作者陈建华近20年来的学术随笔,凡24篇,既有针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都市文学与视觉文化等议题的讨论,涉及史料与理论、文本与诠释,以及文学文化跨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又有对国内外求学和研究经历的深情回顾。  “凌波微语”从曹植的《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借用而来。正如书名所表明的那样,《凌波微语/光启文库》以“微语”讲述自己的学术之旅,轻巧生动,又不失严肃。

凌波微语 目录

自序
“重写文学史”的方法论启迪
国民党的文艺政策为何“失败”?
“历史的幽魂”
女体与革命的历史诠释
一座沁人心脾的花园
侨易的交易之道
追求真理,毋变初衷
“小说是一种文化”
古今贯通新探索
观侨取象,多点透视看中国
在“现代”的夹缝里
《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自序
漫谈中国文学的自我与时间意识
《紫罗兰的魅影——周瘦鹃与摩登上海,1911—1949》自序
《从革命到共和》自序
《革命·话语·文学》自序
《“革命”的现代性
——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后记
《革命与形式
——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后记
《革命与形式
——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台湾版后记
在历史的复杂性中探究“文心”
文心飞翔,阴晴圆缺
凌波微语
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转型时期”
帝国、革命与共和的晚清民初想象
展开全部

凌波微语 节选

  《凌波微语/光启文库》:  诗的联想即兴而主观,但对我来说另有一份亲切感。前数日飞往剑桥,有幸参加了哈佛大学为李先生举办的荣休学术研讨会。他的师友学生等从四海云集而来,济济一堂,甚是隆重。宣讲报告之余,在文酒嘉宴席上,纷纷搞笑,回忆起欧梵先生的点滴逸事,庄谐并陈,欢声不绝。我想起当初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听李先生**堂课讲波特莱尔与鲁迅的《野草》,犹如醍醐灌顶,从此倾心大师风范。正巧台湾某副刊索稿,就写了一篇课堂札记。后来让先生看到,竟说我的文笔不错,于是邀我合作,为当时犹在世的傅伟勋先生编的《学者心路历程丛书》写书,此即成为《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一书的缘起。  我不善言说,在李先生的课上发言,常常“语无伦次”。大约因为知道我是写诗的,大脑结构可能有点怪异,他也就格外包容。不光如此,有时向人介绍说我是诗人,虽然明知自己不像,却大大满足了一种诗人的虚荣心。有一回做他的当代中国文化课助教,先生要求每个助教上讲台表演一段,叫我念自己写的诗。后来他说我朗诵的声音比北岛好,足足使我把欢喜压扁了好几天。  言归正传,从诗的窗口看近时的欧梵先生,不仅是个比喻,而且是一种真实,那就是他和李玉莹之间的晚晴之恋,无异于一首诗。众所周知,欧梵研究中国文学的起点是《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以下简称《浪漫一代》)一书,见世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汉学界颇似一匹黑马。作者沉潜于林琴南、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情感层面,一面接绪于欧洲浪漫主义的精神脉络,一面投入一己的认同,于是跟当时在“革命”或“现代化”框架中对中国现代文学做价值审视的趋向迥然不同。从这样的思想历程看他和玉莹的《过平常日子》,看似继踵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其实貌合神离。这或许见证了一种对浪漫真情的不懈追求,从心向往之到抽象观念的赋彩塑形,还必得落实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两情之间如歌似泣的惺惺相契,也多亏玉莹那种晚明情种式的率性转世,其情语洗尽铅华,方得玉成。  有趣的是,欧梵早年崇拜徐志摩,《浪漫一代》中徐的那一章写得文采斐然,倾倒于徐的惊世绝艳之才情与浪漫理想,对他的彗星陨落哀婉欲绝,但在《过平常日子》中,却自比《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似不只含有对于徐的反思。当然两者情景完全不同。欧梵与玉莹的爱恋,与其说是轰轰烈烈,毋宁说是缠绵相惜。新婚后不久玉莹的抑郁病复发,欧梵左右呵护。记得他每日下午挽着神态木然的玉莹散步于剑桥宅舍的四周,其情景宛在目前,令人动容。而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所缺少的,正是过平常日子之心,两人之间的情感悲剧在于缺乏理解和沟通,且志摩对于浪漫主义理想的一味高蹈,亦未尝不埋下苦根。  ……

凌波微语 作者简介

  陈建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著有《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帝制末与世纪末》《革命与形式》《从革命到共和》《古今与跨界》《文以载车——民国火车小传》《陆小曼·1927·上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