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作者:庞天佑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6.2(7.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1078073
  • 条形码:9787211078073 ; 978-7-211-07807-3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本书特色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共16卷,分通史和通论两大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代特点和总体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界*部系统反映中国史学思想从先秦到近代整个发展过程的大型学术著作,阐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通史部分以“通识”的理念展开纂述,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前、近代后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讨论中国史学思想的变化和风貌,分析各个时代史学思想特点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各卷不仅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思想家、经学家以及政治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的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运动通变观、天人相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史家治史经验、认识等等,是宝贵的史学遗产。《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的通论部分从横向上全面概括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分历史思维论、经史关系论、历史盛衰论、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各卷,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思想进行专题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从哲学思维高度讨论中国史学的特点,尤其重视探讨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历史思维,分析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会通》分册题名及作者 第01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总论卷》 吴怀祺著 第02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先秦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林晓平著 第03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 汪高鑫著 第04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 庞天佑著 第05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 牛润珍、吴海兰、何晓涛著 第06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宋辽金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著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共16卷,分通史和通论两大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代特点和总体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界*部系统反映中国史学思想从先秦到近代整个发展过程的大型学术著作,阐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通史部分以“通识”的理念展开纂述,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前、近代后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讨论中国史学思想的变化和风貌,分析各个时代史学思想特点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各卷不仅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思想家、经学家以及政治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的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运动通变观、天人相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史家治史经验、认识等等,是宝贵的史学遗产。《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的通论部分从横向上全面概括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分历史思维论、经史关系论、历史盛衰论、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各卷,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思想进行专题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从哲学思维高度讨论中国史学的特点,尤其重视探讨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历史思维,分析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会通》分册题名及作者 第01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总论卷》 吴怀祺著 第02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先秦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林晓平著 第03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 汪高鑫著 第04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 庞天佑著 第05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 牛润珍、吴海兰、何晓涛著 第06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宋辽金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著 第07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元代史学思想卷》 周少川著 第08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明代史学思想卷》 向燕南著 第09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清代史学思想卷》 王记录著 第10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前卷》 陈鹏鸣著 第11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 洪认清著 第12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思维论卷》 吴怀祺著 第13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经史关系论卷》 汪高鑫著 第14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盛衰论卷》 庞天佑著 第15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王记录著 第16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编纂学思想卷》 白云著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由于经学变化、玄学兴起、佛教流行,儒、释、道相互渗透以及民族大融合和门阀统治的影响,史学思想纷繁复杂。本书采用纵贯横通的论述方式,首先考察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与史学思想的关系,其次考察魏晋南北朝的哲学与宗教对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对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进行纵向考察的基础上,对魏晋与南北朝这两个时期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史家的史学思想进行个案分析。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目录

题记 导言 **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佛教与儒家思想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大势与历史地位 **编 **章 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节 门阀士族的统治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变化 第二节 从史书内容看门阀士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从史著体例看门阀士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门阀士族的统治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局限性 第二章 民族关系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节 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总的特点:在冲突与对立的过程中走向融合 第二节 民族史撰著与民族平等的史学思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思想与史学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统思想与史学 第三章 玄学与魏晋时期的史学思想 **节 玄学对魏晋时期史学的发展及史家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第二节 玄学与魏晋史家的学风及其人物评价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玄学与魏晋时期史著的体例及其内容 第四节 玄学与魏晋时期史家思维的变化 第四章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节 儒、玄、释相互影响下的史家 第二节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理论思维 第三节 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多重影响 第五章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节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学术潮流变化中地位的升降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编撰 第五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历史认识 第六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论、史评 第二编 第六章 陈寿的史学思想 **节 历史认识的二重特征 第二节 “国以民为本 第三节 以正统思想考察历史 第四节 人物评价的双重标准及其特色 第五节 人物评价的两种形式及其方法 第七章 袁宏的史学思想 **节 精通玄学,援玄入史 第二节 以道为本,以儒为用 第三节 维护名教,合乎自然 第四节 本于天理,顺乎人情 第五节 崇尚简易,倡导无为 第六节 丰富的辩证思考 第八章 《抱朴子》与葛洪的史学思想 **节 “道者儒之本”,“儒者道之末 第二节 “前事不忘,今之良鉴 第三节 举贤任能,刑仁并举,以民为本 第四节 “时移世改,理自然也 第九章 范晔的史学思想 **节 以系统思想审视历史 第二节 以变易思想考察历史变动 第三节 对历史解喻的正统观 第四节 民为邦本:对东汉历史的总结 第五节 评价历史人物的特点 第六节 “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第十章 沈约的史学思想 **节 历史发展的变易观念 第二节 天命迷信思想与民本思想 第三节 史评史论的博杂色彩 第十一章 刘勰的史学总结 **节 总揽古代史学的总结 第二节 征圣宗经:史学总结的基本点 第三节 撰史的“素心”论 第四节 文质相符,文史相通 第五节 史学总结的特色 第十二章 萧子显的史学思想 **节 “服膺释氏,深信冥缘 第二节 “天降地出,星见先吉 第三节 玄学、儒学与史学思想 第四节 治史方法的特色 第十三章 魏收的史学思想 **节 民族思想的重大发展 第二节 历史总结的民本思想 第三节 历史人物评价的特色 第四节 儒家思想与《魏书》的史评 第五节 灾异论与报应说 第六节 门阀观念与《魏书》的编撰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作者简介

庞天佑,湖南益阳人,历史学博士,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文化史等课程教学之余,长期致力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著有《考据学研究》、《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研究》、《思想与史学》、《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盛衰论卷》、《论中国古代的历史总结与国家盛衰》等书,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