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作者:陆其国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05
读者评分:4.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3.9(6.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651825
  • 条形码:9787532651825 ; 978-7-5326-5182-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
2011年起推出的“民国文人系列”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纸上性情——民国文人书法》、《梅花知己——民国文人印章》多次登上各种排行榜,口碑不错(《书法》已经第五次印刷)。此类反映民国文人的系列书,有一定的读者群,每种估计可销售四千册。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入二十五篇文章,以纪实的笔触讲述发生在民国时期诸多著名文人身上的史事。本书作者长期钩稽档案资料,以及当事人的年谱、日记、回忆录等,从中爬梳剔抉,挖掘真实且鲜为人知的内容,不少文章内容发人所未发,有的更属首次披露。如作为文人的严修与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的恩怨,就是本书作者从流传极少的《严修年谱》中查到史料,发而为文。而通过严修与袁世凯的恩怨故事,读者可从中了解到民国教育的肇始,以及民国为什么会出那么多名校和大师的渊源之一斑。其他如杨度与孙中山的恩怨、胡适与他诸多学生、朋友的恩怨等等,皆可映照出民国时期文人的率真性情和社会热点。甚至像发生在梁启超、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瞿秋白、石评梅等人身上与他人的恩怨,今天读来,仍能让人感觉得到一种正能量。本书史料详实、叙事严谨、可读性强。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目录

且说一场文坛“茶话会”(代序)


严 修:大总统之“投桃报李”


王筱汀:“说三道四”无关恩怨


梁启超:解铃还须系铃人


杨 度:“誓约”无怨


陈独秀:有些“偶然”绝不能小觑


史量才:秋水伊人何处寻


陈 垣:书屋而今号“励耘”


鲁 迅:交谊内山书店


邵飘萍:“铁肩辣手”著文章


金毓黼:余不肯为,亦不忍为


陶行知:别忘了报答穷孩子


胡 适:“忘却”与“不语”


陈鹤琴:医生医病,我是要医人


顾颉刚:莫让此生有恨怨


吴 宓:释怀恩怨一段情


洪 深:疾恶如仇的爱国者


徐悲鸿:上海青葱岁月往事


邹韬奋:婚事·家事·国事


郁达夫:恩怨缠绕的爱情


徐志摩:“私人档案”风波


杜重远:疾恶如仇,从善如流


郑振铎:“恩怨”分明的文化抢救


瞿秋白:体悟恩怨皆是情


梁思成:一包珍档佚事


石评梅:青年人的心,付与春光吧


后 记



展开全部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节选

徐志摩:“私人档案”风波

徐志摩(一八九七~一九三一),浙江海宁人。名章垿,字槱森,小字又申,后改志摩。笔名南湖、云中鹤等。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书信集《爱眉小札》及《志摩日记》等,后人编有《徐志摩全集》。

围绕本文故事演绎所生发出的几位当事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说来皆源于徐志摩委托保管的他的“私人档案”。
一九二五年三月,正处于情感是非之议的诗人徐志摩一方面为调适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心向往之,决定作一次欧洲游。临行前,他把自己的一只小皮箱郑重地托付给了恰是使他“处于情感是非之议的”才女凌叔华保管,小皮箱里装的便是他的“私人档案”——日记、书信和诸多原始文稿。另据台湾学人蔡登山研究推测,“*重要的有两本英文日记,那是一九二一与一九二二年间他(徐志摩)在英伦和林徽因相恋的日记,通称《康桥(Cambridge)日记》。据林徽因给胡适的信,谈及还有《雪池时代日记》(按:那是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徐志摩回到北京,到景山西街雪池胡同苦追林徽因不得的失恋日记)”。(蔡登山著《民国的身影》)当时凌叔华收下小皮箱后,徐志摩手指箱子,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我出国后万一遇到意外回不来了,你可以用这箱子里的日记和文稿作材料,为我写传记或小说。从徐志摩视他的这只箱子为“八宝箱”,可见他对这些“私人档案”是很看重的。由是观之,可以说徐志摩还是一位颇有档案意识的现代诗人。因为他知道,既然他不便携带着这只箱子赴欧,又不能随意寄放在国内,如果不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人妥善保管,心里便不踏实。
然而让徐志摩和凌叔华都没有想到的是,徐志摩此番赴欧既没发生意外,凌叔华也未据此写出传记小说。而徐志摩此后即使平安地从欧洲返回,他也没有立刻从凌叔华处取回这批“私人档案”,随着不久后徐志摩与陆小曼喜结连理,由于这批“私人档案”中有不便让陆小曼看到的内容,徐志摩似乎更不急于取回了。但因为小皮箱没有物归其主,也成为了凌叔华的心事,直到凌叔华后来先是与丈夫陈西滢赴日,回国后又移家武昌,因见不着徐志摩,才经他人之手,将放有徐志摩“私人档案”的小皮箱托人归还给了徐,时间为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但两年后徐志摩因要给沈从文看该小皮箱中的一些“私人档案”以作素材,便又将小皮箱重新托付凌叔华保管。不幸的是,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故世。此后胡适知道徐志摩这只小皮箱中的“私人档案”,向凌叔华询问,凌便将小皮箱交给了胡。但凌没有想到,胡却将小皮箱转交给了曾为徐志摩苦追对象的林徽因。于是围绕徐的“私人档案”又发生变数,竟致引出了凌、林这两位民国著名才女之间的一场恩恩怨怨。而凌、林二人为“夺”徐的“私人档案”,后来简直要由怨生恨。个中情况林徽因在收到这只小皮箱后,于一九三二年初致胡适的一封信中写道:“此箱偏偏又是当日志摩曾寄存她(凌叔华)的一个箱子,曾被她私开过的(此句话志摩曾亲语我。他自叔华老太太处取回箱时,亦大喊‘我锁的,如何开了,这是我*要紧的文件箱,如何无锁,怪事——’又‘太奇怪,许多东西不见了,missing’,旁有思成、Lilian Tailor及我三人)。”为此,对此事件颇有研究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桑农如是说,“凌叔华交与胡适的箱子,虽然还是一九二五年徐志摩托付给她的那只,里面的东西秀可能就不尽相同了。因为徐志摩取走过一段时间,他可能拿出一些东西,也可能放进一些新的东西。箱中有陆小曼的两册日记……而这两册初恋日记,肯定不是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徐志摩离京之前放进去的”。理由很简单,《小曼日记》的“**篇日记开始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桑农著《花开花落》)与此同时,桑著还讲述了胡适何以会将徐的小皮箱交给林的原因:“因为志摩刚死不久,林徽因就跟他(胡适)谈到过‘康桥日记’,说徐志摩曾有意将那个时期的日记给她收藏。据林徽因致胡适信中说,徐志摩还对她说过有‘雪池时代日记’,被陆小曼烧了,徐志摩初识林徽因,正是在康桥时期。当时徐志摩对林徽因颇为有意,并与张幼仪离婚。‘康桥日记’所记录的,正是这一时期的事。林徽因回国后,与父亲住在雪池,并开始与梁思成交往。徐志摩回国,也常常到雪池去找林徽因。‘雪池日记’记录了他这一时期的情感。这两份日记都与林徽因有关,也就是凌叔华所谓‘不宜给小曼看的’。”但后来徐志摩取回小皮箱后,陆小曼还是看到了“雪池日记”,一气之下将它烧毁了。这让徐志摩感觉到了小皮箱放在家里的不安全,于是又将它从上海带回北京。现在林徽因提出要“康桥日记”,“胡适则把整个箱子都给她了,理由是让她帮着看看,编个目录,以便日后出版”。而此时,凌叔华也已有心想整理她手头徐志摩的信,并尽可能再多收集一些,由她编辑出版徐志摩信札之类的读物,因想到小皮箱中仍有徐志摩的书信,便在徐志摩追悼会后的第二天,即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七日前往林徽因家,想去征集徐志摩书信。但此时林徽因已发现小皮箱中她的《康桥日记》被凌叔华留下了部分,为取回这部分《康桥日记》,林徽因让凌叔华取走了两册陆小曼的日记,并与凌约定,第二天派人去她家取《康桥日记》。
第二天林徽因想想还是不放心,便于上午亲自去了凌家。她的预感没错,凌叔华果然不在,但给她留了封信,说“昨遍找志摩日记不得,后检自己当年日记,乃知志摩交我仍三本:两小,一大。小者即在君处箱内,阅完放入的。大的一本(满写的)未阅完,想来在字画箱内(因友人物多,加意保全),因三四年中四方奔走,家中书物皆堆栈成山,甚少机缘重为整理,日间得闲细检一下,必可找出来阅。此两日内,人事烦扰,大约须此星期底才有空翻寻也”。林徽因觉得凌叔华的本意是不想把日记给她,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也给凌留下字条,说她迫切想读到日记中有关她的内容,希望凌能体谅。后来凌于十二月十四日将日记亲自送往林家。恰巧那天林也不在,于是凌放下日记,并给林留了张字条。不料林回家看了凌送来的日记后,非常生气。因为她发现这日记与她手头的志摩日记衔接不上,用林徽因自己的话说,凌叔华送来的日记的*后一句“计划很糟”,“正巧断在(志摩)刚要遇到我的前一两日”,言外之意是这后面缺了一大段,被你凌叔华截留了。这时候林徽因不再找凌理论,而是直接向胡适求助。于是就有了十二月二十八日胡适写给凌叔华的信。信中说,“昨始知你送在徽因处的志摩日记只有半册,我想你一定是把那一册半留下作传记或小说材料了。但我细想,这个办法不很好,其中流弊正多。**,材料分散,不便研究。第二,一人所藏成为私有秘宝,则余人所藏也有各成为私有秘宝的危险。第三,朋友之中会因此发生意见,实为*大不幸,决非死友所乐意。第四,你藏有此两册日记,一般朋友都知道”。*后胡适还不忘为对方着想,说,“请你把那两册日记交给我,我把这几册英文日记全付打字人打成三个副本,将来我可以把一份全的留给你做传记全材料。如此则一切遗留材料都有副本,不怕散失,不怕藏秘,做传记的人就容易了……”。胡适的信写得委婉而中恳,既有分量,使人无法拒绝,又给人台阶下。凌叔华自然也就同意配合胡适了。而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在这里不仅是在做“调解”,更在于他有意无意间指出了档案资源共享的话题。即即使是私人档案,只要其存在社会价值,比如就徐志摩的私人档案而言,任何人把它截留下来,“一人所藏成为私有秘宝,则余人所藏也有各成为私有秘宝的危险”。如此一来,这样的档案显然是不完整的。那样一来,不仅是利用者的缺憾,也是有违徐志摩建立这些私人档案的初衷的。所以后来当林徽因明白了这一点后,她也在给胡适的长信中,也反省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今天我们回读当年围绕着徐志摩的“私人档案”,所发生的这些故事,多少也会从中体悟到胡适那番话的分量。尤其是关于档案资源共享的话题。

风潇雨晦-民国文人恩怨 作者简介

陆其国,文史学者、作家。
主要著作有:《畸形的繁荣——租界时期的上海》《旋转的舞场——上海的如烟往事》《风起大漠——敦煌纪事》《千年不败——中山陵纪事》《民国上海帮会》《上海,风云1911》《晚清民国谈逸录》等。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