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社会学概论-(第2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3(8.4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会学概论-(第2版) 版权信息

社会学概论-(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第2版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变化特点进行修订,增加新材料、新提法,使全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充分体现社会学实证性、现实性等学科特点,充分发挥社会学知识和方法的实践功能。

社会学概论-(第2版) 内容简介

  《社会学概论(第2版)/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是按照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社会学概论主干课程的要求而组织编写的。  《社会学概论(第2版)/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学导论、社会及其构成要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初级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区、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越轨与社会控制、社会学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第2版)/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翔实、重点突出、行文简明、表达流畅,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学、社会工作、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校社会管理、公关文秘等专业的通用教材,还可供其他人士自学使用。

社会学概论-(第2版) 目录

目 录


**章 社会学导论 1

**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1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3

第二节 社会学的地位和特点 5

一、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5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6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8

第三节 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10

一、理论作用 10

二、实践作用 13

第四节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8

一、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8

二、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9

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2

本章小结 24

习题 24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26

**节 社会的本质 27

一、社会的含义 27

二、社会的类型 28

第二节 社会结构 29

一、社会结构的概念 29

二、社会结构研究的内容 31

三、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问题 32

第三节 社会空间——自然环境 35

一、自然环境的概念 35

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5

第四节 人口——社会主体 37

一、人口的含义 37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38

三、我国人口状况及问题 41

第五节 社会文化 43

一、文化的构成与特性 43

二、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48

三、文化的运行规律 51

本章小结 55

习题 55

第三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57

**节 个人社会化 57

一、个人社会化的含义与类型 57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过程 59

三、社会化的中介 62

四、社会化的内容 65

第二节 社会互动 66

一、社会互动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66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67

三、社会互动的意义 69

四、社会互动的理论 70

第三节 社会角色 71

一、社会角色概述 71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 73

本章小结 74

自测题 74

第四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76

**节 社会群体概述 77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77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78

三、社会群体的结构 80

第二节 家庭、邻里与工作群体 82

一、家庭群体 82

二、邻里群体 86

三、工作群体 88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类型 89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及其构成

要素 89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 89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

关系 91

一、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 91

二、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 93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组织结构 94

第五节 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 95

一、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 95

二、社会组织的管理 96

本章小结 99

习题 99

第五章 社会分层 102

**节 社会分层概述 103

一、重要概念辨析 103

二、社会分层的维度 105

第二节 社会阶级 109

一、阶级的定义 109

二、阶级的划分 111

三、中国的阶层划分 113

第三节 社会分层的解释 116

一、功能主义的分层观 116

二、冲突论的分层观 118

本章小结 118

习题 119


展开全部

社会学概论-(第2版) 节选

  《社会学概论(第2版)/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第二节社会互动  社会是由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协调、冲突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构成的动态体系,人们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追求着自己的目标,使得社会呈现出复杂、变动的局面。由此社会互动成为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分析的*基本现象之一。  一、社会互动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社会互动*早是由致力于研究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其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中提出来的。在齐美尔看来,单个的自然人正是构成社会的原子,社会正是通过人们不断发生的诸如问路、聚餐、互相赠送礼物等日常交往活动结合而成的。他也由此把人们之间经常发生的日常交际活动称为社会互动,并认为社会互动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子,而且还是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基本力量。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社会互动,则会形成关于社会互动的不同含义。从满足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互动实际上是人类满足自己生物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生存手段。从人类交往的角度来看,社会互动又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体之间通过传递信息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从产生的社会价值角度来看,社会互动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无论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存在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前提才能够实现的,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不可不发生的社会行为,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因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综合以上的理解,我们可以给社会互动定义如下:社会互动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不同社会主体为了追求和达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社会情境和信息传递等方式所发生的直接影响对方的相互沟通和交互反应的行为。通过社会互动,人的社会性得以表现出来,整个社会也得以存在。  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  (1)互动者。社会互动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等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互动,离开社会主体的参与,社会互动是无法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参与社会互动的社会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是个体自然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包括家庭、学校、公司、行会、学会、政府等人的集合。在互动的过程中,各种主体之间会形成合作、交换、竞争、冲突、利用、帮助等社会关系。  (2)互动目标。不同社会主体为了追求各自不同的目标是社会互动产生的原始动力。社会互动不是简单的社会主体之间毫无意义的交往,它一定是有一定需求满足的诉求在里面,是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自利益需求、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才进行的互动。换言之,在社会互动行为发生之前,互动参与者必然已经对互动行为的效果进行了价值判断,如果断定是一种毫无结果的交往行为,则互动双方中必有一方会规避交往行为的产生,互动也将不复存在,所以,是否能够满足互动参与者的利益需求是判断互动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3)互动情境。互动情境是社会互动发生和存在的场所,是社会互动的支持系统。互动情境由时间、地点、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场景等多种因素构成,参与者根据互动的具体情境进行接收、理解和吸纳对方传递的信息,并据以做出相应的回应。  (4)互动手段。互动者之间实行互动所使用的所有能够共享的方式方法或工具都可以称为互动手段。一定的互动手段是产生互动效果的必要条件,互动参与者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方式将彼此的信息传达给对方,以保证互动能实现双方所需要达到的某种目的或目标。  (5)互动规范。互动规范是互动参与者都必须遵守的、能够保证互动正常持续进行的强制文化,是在社会主体的不断互动中形成的,反过来又成为社会互动的评价尺度。互动参与者不可以随心所欲,必须遵循互动规范的要求参与社会互动。没有互动规范,社会互动就会失去相应的秩序,从而无法保证社会互动的持续进行。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