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作者:刘应元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1(7.2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191776
  • 条形码:9787514191776 ; 978-7-5141-917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在关注工业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同时却忽略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世界上农业大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既是建设节约型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就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测度与模糊评价以及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及特征进行全面的统计与测度分析,全面了解湖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的生态福利现状、发展趋势以发展潜力、生态效率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终提出了全面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我国在关注工业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同时却忽略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世界上农业大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既是建设节约型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就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测度与模糊评价以及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及特征进行全面的统计与测度分析,全面了解湖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的生态福利现状、发展趋势以发展潜力、生态效率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终提出了全面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目录

第1章 农业产业与福利经济理论 1.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1.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2.2 农业系统理论 1.2.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1.2 经济增长方面 1.2.1 生态经济理论 1.2.2 循环经济理论 1.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1.3 福利经济学 1.3.1 经济福利研究 1.3.2 社会福利研究 1.3.3 生态福利研究 第2章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2.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2.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2.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2.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2.1.4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构成 2.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2.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2.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2.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2.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3.1 文献回顾 3.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2.1 研究方法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实证分析 3.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3.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3.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3.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3.4 简要结论与启示 3.4.1 简要结论 3.4.2 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4.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4.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4.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4.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4.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4.2.2 给出评价集V 4.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4.2.4 构造评价矩阵 4.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4.3 简要结论 第5章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5.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5.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5.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5.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5.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的行为分析 5.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5.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5.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5.3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 5.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5.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5.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6.1 国际典型实践 6.1.1 美国 6.1.2 欧洲 6.1.3 日本 6.1.4 菲律宾 6.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6.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6.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6.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6.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6.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6.3.1 政策法规体系 6.3.2 组织管理机制 6.3.3 社会参与机制 6.3.4 资金投入机制 6.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6.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6.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6.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6.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创新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7.1.2 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重要因素 7.1.3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目标难以实现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的农户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作者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湖北省保险学会理事,湖北省三农问题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绿色金融及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农业部和省人大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绿色产业绿色贸易创新发展研究》,在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地理》、《人民论坛》、《经济问题》、《湖北社会科学》、《统计与决策》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获评湖北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