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作者:彭正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88973
  • 条形码:9787010188973 ; 978-7-01-01889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本书特色

彭正德著的《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以宗村为个案,通过描述传统社会政治信任和政治秩序发生的机理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对政治信任建设的努力,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历程和规律。作者的研究发现,在以宗亲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发生依赖于以宗族为核心的“信任的文化网络”,中国共产党抛开了传统社会“信任的文化网络”,却获得了乡村社会高度的政治信任。不过随着现代性因素的不断嵌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社会的政治信任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作者提出,当前要在乡村社会构建稳固的政治信任,必须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落实到乡村基层社会,三是要提高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水平,四是要提高乡村社会自治的质量和水平,五是要着力建构新的“信任的文化网络”。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口述史研究,以华中宗族文化浓厚的宗村为个案,通过描述传统社会政治信任和政治秩序发生的机理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对政治信任建设的努力,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历程和规律。作者的研究发现,在以宗亲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发生依赖于以宗族为核心的“信任的文化网络”,中国共产党抛开了传统社会“信任的文化网络”, 却获得了乡村社会高度的政治信任。不过随着现代性因素的不断嵌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社会的政治信任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作者提出,当前要在乡村社会构建稳固的政治信任,必须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落实到乡村基层社会,三是要提高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水平,四是要提高乡村社会自治的质量和水平,五是要着力建构新的“信任的文化网络”。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目录

前言

**章 传统社会的信任与秩序
宗族
乡绅
传说

第二章 社会激变中的憧憬与信念
革命
走兵
变天
阶级
艰辛

第三章 激情岁月中的忠诚与迷茫
躁动
另类
关系

第四章 时代转换中的幸福渴望
集体
单干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中信任的嬗变
祠堂
集市
干部
宗教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节选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彭木匠说:“那时候我们这里属于湘潭地区。当时湘潭发生了造反派‘武装夺权’事件,造反派端起枪冲击湘潭军分区,他们喊出的口号是‘解放湘潭’!军分区是军队啊,当然有枪,但是造反派也有枪!不知他们从哪里搞来的枪!那可能有几千人,围在湘潭军分区门口,喊口号,要冲进军分区去,军分区就派军队出来,在门口架起枪,划上警戒线,把造反派拦住,为首的喊,谁要是胆敢越过警戒线,军队就开枪!但是造反派不听,他们人多,不怕死,他们喊口号,‘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端起枪硬要往前冲。那时候叫做‘造反有理,革命无罪’,造反就有理,造反派这么多人,军队也不敢随便开枪,讲理又讲不清,劝又劝不住。造反派气焰几嚣张呢!那是军分区!要是政府的话,造反派早就冲进去了!你说不能越过警戒线,他要冲过警戒线,军队迫不得已,只好往后退几步。军队一往后退,造反派又往前冲,你退一步,他就进一步,军队都快顶不住了!制止不了!要是让造反派冲进了军分区那就不得了!让他们抢了枪支武器社会不更乱了?怎么办呢?听说湘潭军分区向中央请示,得到了中央首长的指示:绝不能让造反派冲进军分区,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开枪三分钟。要是开枪打三分钟,那会要打死几多人呢!后来军队确实开了枪,打死了一些人,才把造反派拦住。我是怎么晓得这个事呢?这个事情当时哪个都晓得,上面要各大队派人去湘潭劝阻造反派,制止他们造军队的反。一个大队派两三个人去湘潭,全省算起来那就去了好多人啦。我们大队去的是‘漾仔’,他是大队支委,当时大队的事情是刘书记和他说了算,还有谁去了我就不晓得了,一般老百姓不准去,也不敢去,但是去了人,大家就问哪里去了?说是湘潭在打仗,划了警戒线,造反派要‘解放湘潭’,制止不了。这个事情也就传开了。还有一个原因,塘村的‘猪油客’后来跟我一起做木匠,那时他做木材生意,正好在湘潭,亲眼看到了这件事,一起做木匠的时候,他把这件事讲给我们听。‘猪油客’因为贩卖木材后来还被抓起来批斗,肩头上背一筒木(注:扛着一根大木头)游街,他爹爹是小土地出租,大‘阶级’也没有,他也被抓起来游街,说他搞‘投机倒把’。  “县城也在造反。一下子出现几多造反派,到政府、各单位造反,造反派之间也经常打仗,造反派打造反派,你说我是坏个(注:坏的),我说你是坏个,就打起来,拿起枪打。造反派开着车,车上那些有年纪个(注:没上年纪的,即年轻人)拿着喇叭筒,车上还架起机枪哪,这是我们亲眼看见的。有一次,攸县的造反派开起车子到我们茶陵来,在茶陵饭店吃饭——饭店就在县城转盘那里,以前那里是一家大饭店——他们把蒸熟的钵子饭上面结的那层皮铲下来丢掉,只吃钵子下面、中间的米饭,茶陵的造反派呢,就指责他们横行霸道,浪费粮食,糟蹋白米饭,要把他们赶出茶陵去,双方就吵起来了。吵的时候呢,茶陵的造反派中有人看出攸县的造反派带了枪,说他们车上有枪,有些造反派就要上车去看,想缴他们的枪。攸县的造反派就不准他们上车,哪个要上车,他们就开枪。吵着吵着,攸县的造反派就从里面拿出机枪来了——前面有两只脚的机枪——架起了机枪。茶陵的造反派也不示弱,也架起了枪。双方拉开了阵势,拿起喇叭筒喊话,快要打起来了,还没开枪,47军来了,军队来了!军队是来劝阻的,不让造反派打起来,他们找到攸县造反派为首的讲,茶陵方面要求你们撤出去,不能在茶陵搞,你们现在就走,回攸县去。攸县造反派开始不答应,说为什么不让他们革命,吵了一阵后还是答应撤离,他们开起车子走了。他们刚一走,47军马上又开车去追,只一下子就追上了攸县造反派。47军是怕茶陵的造反派不放过他们,怕出事,也可能是他们得到了消息,茶陵造反派等在前面,要收拾攸县的造反派。还真是这样!等47军追上攸县造反派时,茶陵的造反派已经架起枪等在前面的路上。赶过来的47军制止茶陵造反派!不准他们开枪,要他们让路!这样,两边的造反派才没打起来,攸县的造反派才脱了身。这是我亲眼看到的,那天我在茶陵看了一下午。  ……

宗村政治: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政治信任的变迁 作者简介

  彭正德,男,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者,主要研究政党政治、农村政治。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在《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已出版专著2部:《生存政治:国家整合中的农民认同——以1950—1980年的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民生政治:新农民建设中的农民认同——湖南五县十村考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