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29cm 页数: 231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6.2(7.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932696
  • 条形码:9787518932696 ; 978-7-5189-326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本书特色

中西医学的碰撞、交流与互补一直是现代中国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从临床研究开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的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骨折及针刺麻醉的成功等,都是中西医结合早期临床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医学成果。进入21世纪后,中西医结合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依靠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从本草研究入手,收集、整理了包括内服、外用,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经历漫长而科学的实验研究*终在疟疾的药物治疗中取得突破。这正是我国医药卫生科技人员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中西医学的碰撞、交流与互补一直是现代中国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从临床研究开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的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骨折及针刺麻醉的成功等,都是中西医结合早期临床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医学成果。进入21世纪后,中西医结合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依靠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从本草研究入手,收集、整理了包括内服、外用,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经历漫长而科学的实验研究*终在疟疾的药物治疗中取得突破。这正是我国医药卫生科技人员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2007年1月11日印发的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的战略目标,将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妇产科领域,尤其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几十年努力的结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结合,许多妇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之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更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体系逐步建立,将会更好地为广大妇女的医疗保健服务。 本书本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力求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有所创新,沟通中、西医学,寻求彼此的结合点,使中、西医学临床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协调。在中西医结合的思维观念、基本思路和理论体系指导下,培养学生对常见中西医妇产科病症的诊疗能力。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的支持,表示感谢!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病机、妇产科诊断概要、妇产科疾病治法概要、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机病、盆腔炎性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发展概要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第三节 月经产生与调节的中医学理论

第三章 妊娠生理
**节 胚胎形成与胎儿发育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四节 妊娠与产育的中医学理论

第四章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病机
**节 病因
第二节 病机

第五章 妇产科诊断概要
**节 妇科病史与检查
第二节 妊娠诊断与产前检查
第三节 中医诊断与辨证
第四节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第六章 妇产科疾病治法概要
**节 内治法
第二节 中医周期疗法
第三节 外治法
第四节 心理疗法
第五节 饮食疗法

第七章 月经病
**节 代偿性月经
第二节 经前期综合征
第三节 绝经综合征

第八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

第九章 带下病与女性生殖系统感染
**节 带下病
第二节 外阴及阴道炎症
第三节 子宫颈炎症

第十章 盆腔炎性疾病

第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器肿瘤
**节 外阴肿瘤
第二节 宫颈肿瘤
第三节 子宫肿瘤
第四节 卵巢肿瘤

第十三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节 葡萄胎
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第十四章 妊娠病
**节 妊娠剧吐
第二节 流产
第三节 异位妊娠
第四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第五节 母胎血型不合
第六节 胎儿生长受限
第七节 死胎
第八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第九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
第十节 妊娠合并贫血

第十五章 异常分娩
**节 产力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
第三节 胎儿因素性难产
第四节 心理因素性难产
第五节 产后出血
第六节 羊水栓塞

第十六章 产褥期与产后病
**节 产褥生理
第二节 晚期产后出血

第十七章 不孕症

第十八章 子宫脱垂与阴道壁膨出
**节 女性盆底组织解剖与功能
第二节 子宫脱垂
第三节 阴道壁膨出

第十九章 计划生育
**节 避孕
第二节 绝育
第三节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与并发症的处理

第二十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
**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第三节 输卵管通畅检查
第四节 常用穿刺检查
第五节 羊水检查
第六节 影像检查
第七节 内分泌与免疫学检查
第八节 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