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作者:朱存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46.9(7.1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2093
  • 条形码:9787108062093 ; 978-7-108-06209-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本书特色

人类的美学思想,不仅应当研究美,研究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应当研究丑,研究审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本书正是开辟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路子,填补了中国关于“丑怪”这一美学现象迄今尚无人专门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出版价值。 此书通过对汉以前上古时代的文字、图式、器物、神话等的分析,来研究中国的丑怪。更深层次则是探讨中国文化在其发生阶段从自身经验出发观察自然、社会、人生时产生的种种惊异,并根据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判断其为美或丑。虽然本意是从丑出发来探讨审美发生学,但研究的结果却发现审美的起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怪异的警觉,是基于人的经验判断中的自我安全与快乐的生命直觉。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内容简介

此书的许多看法、命题与当前流行的美学理论与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力图摆脱美学研究脱离历史的语境而只在流行的哲学概念上兜圈的趋势。因此,本书不是哲学家高头讲章的形而上学教条的指导,而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审美现象、具体审美情景的实证分析。 西方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也给作者提供了从文化上来探讨人类审美意识发生之利器。得以在已经被现代学科划分为不同领域的学科体制中,用繁多的材料编织出一个能为现代人所认识理解的丑怪的世界。作者大量参考了泰勒、弗雷泽、列维·布留尔、列维·斯特劳斯、卡西尔、蓝德曼、麦克斯·缪勒、弗洛伊德、荣格、苏珊·朗格、阿恩海姆、卡冈、贝尔、冈布里奇等人对西方类似丑怪的图腾等的分析,以及文化人类学和神话-原型的方法,尤其是拆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丑怪现象,也是中西比较方面有益的尝试。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目录

序 / 蒋孔阳 引子 一、 引论: 说美、论丑、谈怪 (一) 从“子不语”说起 (二) 丑、怪、怪诞与审美 (三) 丑与怪的研究方法 二、 史前艺术中的丑怪 (一) 人面鱼纹与鲧禹治水 (二) 神秘蛙纹与女娲神话 (三) 陶鬶、鸟图腾与太阳崇拜 (四) 图腾信仰与美丑效应 三、 青铜时代的丑怪 (一) “铸鼎象物”的审美观 (二) 怪物饕餮源流 (三) 一足之怪夔 四、 原始艺术中的拆半表现与审丑 (一) 何为拆半表现 (二) 拆半表现的类型 (三) 拆半表现的起源 (四) 拆半表现的审美特征 五、 《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的怪异 (一)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二) 《山海经》是图腾社会的史志 (三) 《山海经》中的丑怪 (四) 丑怪与善神 (五) 《山海经》以外的古记异之书 六、 中国神话中的怪诞精神 (一) 神话与丑怪 (二) 中国神话中丑怪的类型 (三) 《楚辞》的怪诞之美 七、 怪龙怪凤的起源 (一) 怪诞: 动物与植物的杂糅 (二) 怪龙面面观 (三) 说怪凤 八、 汉画像石中的怪异 (一) “十字穿环”: 汉代人宇宙观的符号象征 (二) “二龙穿璧”: 阴阳哲学的形象体现 (三) 伏羲女娲交尾图及其象征 参考书目 跋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 作者简介

朱存明,男,1956年10月生,徐州市人。徐州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艺术学导师组组长,徐州师范大学汉画像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其研究方向为艺术学、文艺学、美学、美术学等。1982年以来,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外国美学》、《民族艺术》、《美术史论》、《学术月刊》等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愈百篇,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参著4部。主编“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一套5本。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