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作者:吕海龙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7.2(4.9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586196
  • 条形码:9787532586196 ; 978-7-5325-8619-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本书特色

此书稿除*章论及刘知几生平外,其他部分专论刘知几与其《史通》之文学问题。刘知几以其《史通》名垂千古,刘氏之传记及《史通》之整理本已有多种,然未见关于刘氏及《史通》文学方面的研究专著。

书稿第二、三章考论《京兆试慎所好赋》和《安和》诗相关问题,第四、五、六章分论《史通》之实录诗歌观、圆融文史的散文观、"补史之阙"的小说观。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内容简介

刘知几《史通》是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其中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学观念,是构成唐代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强大的史学光环,遮蔽了刘知几《史通》的文学性。《刘知几及其文学观研究》,考证梳理了刘知几生平及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深入阐述《史通》所包含的诗学思想、散文观念、小说理论、叙事方法等。《刘知几及其文学观研究》在系统深入研究刘知几及其《史通》文学性方面具有一定开拓意义。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目录

序绪论 **节 刘知畿在初唐文坛的影响与《史通》现存篇目及版本 第二节 《史通》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概览**章 刘知幾“弱冠及第,射策登朝”考辨 **节 及第于何年 第二节 所任何官 第三节 游学何处第二章 《京兆试慎所好赋》考论 **节 “失次”与“阙名” 第二节 赋作风格与贡解地点 第三节 试赋的题目、题型及用韵第三章 《安和》诗考论 **节 题目及内容 第二节 反映的史实及创作背景 第三节 以刘知幾诗学观为辅证 余论第四章 《史通》的“实录”诗学观 **节 “不虚美、不隐恶”的诗歌高标及对鲍照的推崇 第二节 对庾信、唐太宗及宫体诗的评判 第三节 与白居易讽喻诗创作理论的契合之处 余论第五章 文、笔之辨与刘知幾的散文观 **节 “文”、“笔”之辨的兴起与消歇 第二节 刘知幾“圆融文史”的散文观 第三节 刘知幾散文观对梁肃的影响第六章 《史通》“叙事为宗”的小说观 **节 小说以“叙事为宗” 第二节 叙事以“附于物理”为准 第三节 小说叙事的“流俗”性 第四节 对欧阳修等史家之小说观与小说创作的影响 余论第七章 《史通》“崇真”、“尚简”的叙事观 **节 内容的求实和叙事的虚构 第二节 对叙事细节 的处理 第三节 叙事手法举隅第八章 “文史分合”轨迹述论 **节 文史分合:从事实到观念 第二节 文史之分与文学的自觉 第三节 刘知幾的文史分合观 第四节 刘知幾《史通》文学观对当代文学与学术的新启示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新书--刘知几与《史通》文学观研究 作者简介

吕海龙(1978——),男,山东鱼台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2011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规划办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及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于《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