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洞中一日

作者:姜涛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7(7.2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洞中一日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9103548
  • 条形码:9787219103548 ; 978-7-219-10354-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洞中一日 本书特色

诗集精选诗人姜涛1994年以来的诗作近百首,分为“厢白营”“鸟经”“好消息”“郊区作风”四辑,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诗人创造力持续展开的轨迹:从追求一种对复杂的时代生活的强劲包容,到自觉降低修辞密度,考虑利用诗行的腾挪、语气的拿捏,处理个人生活的错综与疑惧,再到近年来尝试引入杂文、杂事的风格,试图揭示尘世生活更内在的层次和更广泛的关联。诗人似乎有意回避一般性的诗意、美感,不断变换面具,使得诗歌文体演变为多声部的交谈、诘问、反驳、争论的现场,更着力于构造交替的腾空和蹬踏,以显现语言的力度、柔韧和耐性,形成一种能与当下感受、思考真实摩擦的写作。阅读这些诗,正如诗集名字所表明的,是在经历时间与空间的穿插与反转,在困惑处也偶尔开朗,别有洞天。

洞中一日 内容简介

◎名家推荐 在姜涛早期的诗歌写作中……有着大量的甚至令人炫目的隐喻和转喻,姜涛以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呈现了对诗歌和生活的双重思考。这些诗作的容留力量是惊人的,有着不同阅读履历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产生共鸣的震点,其巨大的想象力和几近对修辞和抒情的钟情都会令人心生敬畏。 ——霍俊明(诗人,诗评家) 姜涛这种在断裂中审视新诗之发生的思路,打破了新诗内部审美研究的封闭性,将新诗从单向度的时间之连续性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新诗与共时性社会历史境域之间的亲密关联,出版、教育、读者社会的养成等社会历史因素,由此而变成了新诗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段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评论家) 由于多重具有内在张力的品质的共存,姜涛的诗歌风格呈现出一种类似“复调” 的特征 ,而对戏剧化效果的追求,又进一步加强了其诗歌的对话性气质。诗人与诗中角色的对话甚至争辩,常常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内在双重自我的阵线。它们在诗中不断变换着各种面具,使得原本倾向与自言自语的诗歌文本演变为多声部的交谈交谈、诘问、反驳、争论的现场。在这样的文本中,很容易发现一种姜涛独有的自嘲与自恋、坚执与迟疑并存的诗歌写作姿态。 ——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少有人像姜涛一样,轻易地穿越边界,同时在诗歌写作、文学研究与当代诗评三方面取得骄人成就,尤其在重要性逐渐降低且日益萎缩的当代诗歌批评领域,越来越突显出个人敏锐而高瞻的批评形象。 ——余旸(诗人、评论家)

洞中一日 目录

【**辑 厢白营】(1994—1999) 一个孩子 天涯 图书馆前的桃花 厢白营 信纸边缘的附录 旅行手册或死亡札记 黄昏颂歌 京津高速公路上的陈述与转述 黎明时的悔悟 卜居 秋天日记(节选) 浴室 为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末日而作 民间批评家 编辑部的早春 与班主任的合作 装修与现实 夜色 马背上 【第二辑 鸟经】(2000—2006) 爱的坦白(或民主作风) 消费内涵 情人节 梦中婚礼 灭火 即景 家庭计划 另一个一生 生活秀 内心的苇草 临睡前 伤逝 鸟经 富裕测验 网上答疑 送别之诗 中秋 四周年 高校一夜 高峰 夏天的回忆 矫正记 饱暖 【第三辑 好消息】(2007—2011) 一个作了讲师的下午 教育诗 夜会 重逢 桂河桥 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节选) Puppy 乌兰巴托的雪 周年 晚间述怀 论公与私 尊重 小憩不能永昼 包养之诗 幸亏 空军一号 少壮派报告 在恒春海滩 海鸥 国富论 野迹海滩 池袋 好消息 宅男 学术与政治 飞行小赞 【第四辑 郊区作风】(2011—2017) 郊区作风 草地上 夜行的事物 病后联想 蛇形湖边 “小农经济像根草” 为整容后依然获捕的刑事犯而作 家庭套装 菩提树下 洞中一日 预兆 石窟 “诗歌节”后 在酿造车间 茅山二章 新竹微凉的夜风中 拉杂印象:“十年的变速器”之朽坏? 窗外的群山反倒像是观众 后 记
展开全部

洞中一日 作者简介

姜涛,诗人、学者。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系任教至今。1990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出版有诗集《好消息》《鸟经》等多部。写诗之余,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史研究,出版有《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巴枯宁的手》《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汉语诗歌十佳诗人”“现代诗学研究奖”“《诗东西》诗歌批评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