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8.4(5.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版权信息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本书特色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 *辑》遴选了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4位博士后出站报告并结集出版。
  《中国社会公平性之变迁:教育与社会网络的影响》围绕中国社会公平性,从社会公平的经济增长意义、中国社会公平性趋势、影响社会公平性的重要变量角度出发,利用数理模型与统计计量工具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承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针对“如何提升土地对城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探究了城市精明增长、城市增长边界、政府“制度行为”以及城市土地政策等问题。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基于1978-2012年的全国和省际层面的自然资源利用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了中国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
  《数字时代法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制度创新的启示》通过对数字时代法国文化政策的研究,试图为我国政府在数字时代创新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管理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 *辑》遴选了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4位博士后出站报告并结集出版。《中国社会公平性之变迁:教育与社会网络的影响》围绕中国社会公平性,从社会公平的经济增长意义、中国社会公平性趋势、影响社会公平性的重要变量角度出发,利用数理模型与统计计量工具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承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针对“如何提升土地对城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探究了城市精明增长、城市增长边界、政府“制度行为”以及城市土地政策等问题。《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基于1978-2012年的全国和省际层面的自然资源利用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了中国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数字时代法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制度创新的启示》通过对数字时代法国文化政策的研究,试图为我国政府在数字时代创新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管理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内容简介

本文集遴选了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4位博士后出站报告并结集出版。 《中国社会公平性之变迁:教育与社会网络的影响》围绕中国社会公平性,从社会公平的经济增长意义、中国社会公平性趋势、影响社会公平性的重要变量角度出发,利用数理模型与统计计量工具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承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针对“如何提升土地对城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探究了城市精明增长、城市增长边界、政府“制度行为”以及城市土地政策等问题。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基于1978-2012年的全国和省际层面的自然资源利用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了中国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 《数字时代法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制度创新的启示》通过对数字时代法国文化政策的研究,试图为我国政府在数字时代创新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管理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研究思路与内容 13研究方法与创新 2社会公平为何如此重要: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21引言 22制度对人力资本影响文献综述 23纳入制度公平性的动态增长模型 24制度对资本积累影响的实证分析 25本章小结 3中国社会代际公平性变迁的总体趋势与原因 31引言 32代际流动性度量方法综述 33研究样本与变量构建 34基于Altham指标的代际流动性实证方法 35实证结果 36本章小结 4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代际公平的消极影响 41引言 42教育与代际流动文献综述 43分析框架与假说 44实证分析 45本章小结 5社会网络对静态公平性的消极影响 51引言 52社会网络影响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53纳入社会网络的搜寻模型 54实证分析 55本章小结 6社会网络的功利特征与转型方式 61引言 62一个功利主义社会网络博弈模型 63基于博弈模型的数值分析 64社会网络功利主义动机的实证检验 65商业网络对私人网络的替代 66本章小结 7公平制度环境构建的社会基础 71引言 72一个两阶层理论模型 73实证分析 74本章小结 8总结性评论与政策启示 81总结性评论 82政策启示 9参考文献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承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曾伟 1引言 2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的影响机制 21土地对城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 22土地对城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的影响机制 3土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静态影响效应 31什么是“增长阻尼” 32理论模型的构建 33数据的选取 34回归结果分析 35“增长阻尼”的测算与结果分析 4土地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效应 41理论模型的构建 42基于新古典研究框架下的讨论 43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的讨论 44经验实证分析 5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精明增长 51我国城市增长的现状趋势 52基于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增长管理理念 53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精明增长”的相关要素 6遏制“城市蔓延”的政策响应:城市增长边界 61“城市蔓延”产生的经济原因 62城市增长边界划设的社会福利效应 63城市公共设施投资对城市增长边界调整的影响 7地方政府“制度行为”对城市土地配置的影响 71问题的提出 72中央与地方政府制度供给的“非均衡性” 73地方政府制度实施中的“行为失范” 74合理配置城市土地的一种制度改革途径 8地方政府土地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81理论模型的构建 8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影响效应解析 83非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影响效应解析 9参考文献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张雄化 1绪论 11研究意义 1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3粮食安全与自然资源的界定 14主要内容 15研究目标 1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 18技术路线 19研究的创新之处 2粮食生产中自然资源的利用特征与地位 21引言 22几种常见自然资源利用特征分析 23新常态下粮食安全中的资源利用地位分析 3粮食生产中自然资源总利用效率:土地、水和气候 31引言 32粮食生产中的资源分类及其基本特征分析 33粮食生产中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实证分析 34研究结论与启示 4基于粮食安全的真实水利用效率分析 41引言 42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特征分析 43水资源利用与粮食产量关系实证分析 5基于粮食安全的虚拟水资源利用效率 51引言 52中国粮食需求、虚拟水及其国际贸易的现状 53结论及启示 6粮食安全与自然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措施 61自然资源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62粮食安全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思考 63自然资源效率提升的具体措施 7参考文献 数字时代法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制度创新的启示邓文君 1前言 11研究意义 12法国文化产业政策特色及政策目标 13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14研究内容 15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本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2数字时代法国原创激励政策 21法国对数字化原创作品及作者的激励政策 22数字时代法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3法国文化资助特点与数字时代的资助政策 31整合传播和发行领域的新参与者,推动“电影电视资助账户”的 现代化 32拓宽纳税渠道——电信运营商的加入 33向数字设备制造商和进口商征税 4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 41增进产业内部的协同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出版发行格局 42加强国际拓展与合作,扩大数字出版技术与产品的输出 43完善立法保障体系,保证图书市场有序发展 5数字时代法国文化科技融合政策 51法国文化科技融合政策起源 52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 6数字时代对外文化传播与对外文化贸易政策 61数字时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 62基于“文化例外”准则的法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 7数字时代法国创意环境培育政策 71数字时代法国文化产业的创意环境构建研究 72法国艺术教育与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8结语 81提高公民的文化参与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机制,提升我国在 数字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82加强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83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角色 84建立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9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报告文集-第一辑 作者简介

  陶一桃,女,满族,著名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1989年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委员。历任深圳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一桃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制度经济学等领域。近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和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中外自贸区、湾区比较研究,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其代表性著作《中国经济特区史论》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35本重点书系之一,获国家社科基金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英文出版全球发行,2011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持编撰《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主持编撰《中国双创指数蓝皮书》;主持编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蓝皮书》。  陶一桃,女,满族,著名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1989年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委员。历任深圳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一桃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制度经济学等领域。近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和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中外自贸区、湾区比较研究,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其代表性著作《中国经济特区史论》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35本重点书系之一,获国家社科基金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英文出版全球发行,2011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持编撰《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主持编撰《中国双创指数蓝皮书》;主持编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蓝皮书》。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研究”,其成果《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一书入选法兰克福书展,由德国斯普林格海外出版发行;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一1978至2018》。 曾为越南、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俄罗斯远东、南非、卢旺达、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做特区、自贸区发展规划及咨询。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