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梁实秋读书与做人
¥8.4¥28.0美妙的瞬间-普希金诗选
¥14.0¥35.0楚辞新论及其他
¥21.0¥35.0王云五文集·贰:王云五文论(上下)
¥43.6¥109.0他们的中国-十八位外国人在中国
¥21.8¥32.0
副刊面面观 本书特色
★著名人文学者,传记散文作家李辉先生著
★一本《副刊面面观》,一部副刊成长史。
★每篇文章都铭刻了时代烙印,彰显了作为“报屁股”的副刊在当时文化阵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副刊编辑)利用副刊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担当和高瞻远瞩。富有文化传承价值和历史纪念价值,可读性很强。
副刊面面观 内容简介
《副刊面面观》是资深编辑兼作家李辉收集整理的一部关于作家及副刊编辑等人与副刊之间的渊源与历史的书稿,同时也是一部为副刊作传的集萃性文集。该书稿收集汇编了孙伏园、萧乾、夏衍、冰心、沈从文、袁鹰、臧克家、张恨水、孙犁等著名作家、报人的文章。
副刊面面观副刊面面观 前言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副刊面面观 目录
我们需要怎样的副刊 陈纪滢
《京报副刊》影印本序 陈子善
副刊·“姚式编排”·等等 冯亦代
谈谈“报屁股” 胡愈之
忆梅畹华
——梅兰芳与《文汇报》 黄 裳
“八版”顾问
——为萧乾文学生涯六十年作 姜德明
《浅草》献词 柯 灵
《世纪风》复刊词 柯 灵
《浮世绘》发刊词 柯 灵
人寿与刊龄 柯 灵
现代文人与副刊 李 辉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绿 茶
我和《立报》的《小茶馆》 萨空了
北京之文艺刊物及作者 沈从文
谈谈日报“ 附张” 孙伏园
对超构先生的哀思 吴祖光
做厨子不易 夏 衍
谈小品文 夏 衍
一个副刊编者的自白
—— 谨向本刊作者读者辞行 萧 乾
副刊的“ 四个要点” 严独鹤
冰心老人与《人民日报》 袁 鹰
副刊面面观 节选
那个年代我们都有梦
我没见过北岛,但心动他对 20 世纪 80 年代的记忆。他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也是从那个年代一路踉跄欢笑着过来的。和他一样,小到对恋爱、家庭、工作、文学、艺术,大到对社会、自由、尊严、国家、未来……都有梦!那会儿的人呀,刚从漫长的寒夜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顾不上身心的伤口还在疼痛淌血,就扑向回春温暖的阳光!
就那个年代,各种新的思潮,都在这块解冻了的大地上钻出嫩苗,不管懂不懂,都让人兴奋,让人目不暇接。听说西单有个民主墙,我还跑去看过。也记不清当时是买过还是在哪儿看过《今天》,我还模仿它在我单位里办了几期橱窗板报,也叫《今天》……后来听说北岛他们还在玉渊潭公园一块松树林环绕的土坡上举办过诗歌朗诵,观众由几百人到上千人……这样的情景也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出现。
只可惜,那个年代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每每回想那个年代,也有一点儿“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的感伤。
副刊面面观 作者简介
李辉,著名人文学者,传记散文作家。先后发表论著《巴金论稿》 《萧乾传》 《沈从文与丁玲》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黄苗子与郁风》等长篇传记以及《沧桑看云》 《陈迹残影》等随笔集,《福斯特散文选》 《走进中国》等译著。1994年起,先后在《收获》杂志开设文化随笔专栏“沧桑看云” “陈迹残影”,随笔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1998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李辉文集》(五卷本),2001年起在大象出版社出版图文系列“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后来进一步合作,主编“大象人物自述文丛”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 “大象名家收藏” “印象阅读” “名家文化小丛书”等几个系列套书。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5.8¥16.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1.6¥30 -
潮骚
¥18¥42 -
沉默的大多数
¥23.8¥36 -
假装得很辛苦(九品)
¥20.2¥48 -
生活如此多娇(九品)
¥18.5¥48 -
大师的国民理想
¥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