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393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3.1(3.4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版权信息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本书特色

  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供需水矛盾加剧,干旱灾害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给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淮河干流枯水期日益复杂的水资源利用和供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利用及调度研究。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背景,以淮河中游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开展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枯水期来水量预测和枯水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技术研究,并提出枯水期应急调度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已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规划、水量分配与调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城市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主要供淮河流域水资源研究、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借鉴使用。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内容简介

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供需水矛盾加剧,干旱灾害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给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淮河干流枯水期日益复杂的水资源利用和供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利用及调度研究。刘猛、王式成、陈竹青、钱筱暄著的《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背景,以淮河中游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开展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枯水期来水量预测和枯水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技术研究,并提出枯水期应急调度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已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规划、水量分配与调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城市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书主要供淮河流域水资源研究、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借鉴使用。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目录

前言
1 研究情况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需求与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情况
2.1 区域水资源系统
2.2 水资源概况
2.3 历史旱灾情况
2.4 水量应急调度实例

3 枯水期水资源系统解析与动态模拟技术研究前言
1 研究情况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需求与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情况
2.1 区域水资源系统
2.2 水资源概况
2.3 历史旱灾情况
2.4 水量应急调度实例

3 枯水期水资源系统解析与动态模拟技术研究
3.1 枯水期水资源系统概述
3.2 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
3.3 枯水期水资源情势演变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枯水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供需态势研究
4.1 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不同枯水组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可利用量研究
4.3 枯水期水资源供需态势分析
4.4 枯水期供水安全评价技术
4.5 本章小结

5 枯水期水源条件分析
5.1 水源概述
5.2 枯水期主要水源可供水情况
5.3 水量调度工程条件
5.4 枯水期各水源供水可行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重点控制断面规划年来水量预测
6.1 规划来水量预测
6.2 本章小结

7 多枯水组合情境下水资源配置技术研究
7.1 枯水期水资源配置模型
7.2 模型验证
7.3 本章小结

8 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研究
8.1 水资源调度模型研制
8.2 调度方案编制及实施技术研究
8.3 本章小结

9 枯水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系统
9.1 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研制
9.2 水资源监测方案研究
9.3 水资源调度管理技术研究
9.4 本章小结

10 成果应用
10.1 沿淮城市枯水期水资源调度与配置方案
10.2 水利规划方面
10.3 水资源管理方面
10.4 人才培养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
10.5 应用前景

11 成果总结与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成果特色
11.3 成果创新性
11.4 主要先进性和创新性
11.5 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11.6 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11.7 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
11.8 建议
参考文献信息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