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城与乡

作者:楚些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16.7(3.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3.4(6.7折)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与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348262
  • 条形码:9787514348262 ; 978-7-5143-482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城与乡 本书特色

  多风的季节之后,城市的容颜里便多添了几分尘土,同时,也多添了一分新绿。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楚些的这本《城与乡》分老城的表情、身边物事、身边人事、乡村人文志四辑,内容包括《写在城市边上》、《墙体》、《影剧院》、《昏迷的马路》、《挤火车》、《杯茶淡语朋友共》、《那些树》等文学作品。

城与乡 内容简介

  《城与乡》这本散文集子集合了两种风格的散文书写。一种是思辨性散文的写作,这一种写作形式落定于城市题材及身边物事的写作方面。如影院、公交车、公园、广场等等物质细节,并以这些物质细节为基础,开掘隶属于城市的精神个性。身边物事的系列写作,在处理上也是凭借微小之物,然后向内灌注具备一定象征性的内涵。集子中另一种类型的写作为乡土散文,通过树木、人事的凋零来观照乡土近些年来在人文向度上的塌陷过程。

城与乡 目录

**辑 老城的表情
写在城市边上
站牌
草地
广告
墙体
雨后
邮筒
夜市
广场
巷子
公交车
影剧院
红灯
超市
大街
澡堂
护城河
公园
路灯
民工
仪式
早餐
宠物
书店街
昏迷的马路
西瓜
工字楼
第二辑 身边物事
头发
手帕
鞋子
茶杯
背包
照相
理发

洗澡
挤火车
原色
第三辑 身边人事
胖胡
秀莲
杯茶淡语朋友共
拾荒者
第四辑 乡村人文志
那些树
寂静的乡村
塑料之痛
时光后面,一个村庄的逃亡
老支书之死
鳏寡者(一)
鳏寡者(二)
后记
展开全部

城与乡 节选

  写在城市边上天津作家冯骥才先生有次在京陪同美国友人参观访问,步行途中,作家对美国朋友们不无意味地讲了一句话,他说:在中国北京的街头巷尾,很随意地踢到了一块砖头,如果掘起来考究一番,也许就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  在中国,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还有不少,至于那随意踢到的一块砖头,恐怕愈是数不胜数了。但若说到*富有古城韵味,表征帝都气息的地方,我始终认为还是以西安为上。洛阳、开封、北京、南京这些城市比起西安来,在气象上尚不及其浑厚。秦汉古地,不仅是我们文化的源头,也是民族性格的开端。  文明的薪火相承在物质层面上对城市总是情有独钟,尽管有关种族的深层心绪*终要落脚在神话、史诗、宗教的怀抱中,对城市的奢华了无兴趣。而民族气质这种精神性的面相,需要长长的一段时间费心研磨,终归比不上庞大的器物散发出的时间气息,比如一段城墙,一处雕刻,几块石头,等等,以直呈形式告知你岁月的真相。古城正是这些庞大器物集聚的地方,器物们用另一种语言和我们相互打量,它们越过喧哗这一通俗过场,以绝对的静止直截拍打人们的眼神。因为它们自身就是语言的物质形式,这些固体语言或满脸沧桑,或如冰刀般锋利,诉说着一座古城的过去,让后来者明白一滴水的大小,明白祖先的荣光和时间的衰败气息。  也许是因为保有唯一持续发展的势头,华夏文明才得以存留了如此多的古城在此大地上栖息,它们星罗棋布,不规则地散落在江河湖海的边沿,是一种文明重心不断迁移的有力见证。尽管其中的一些城市在文明的链条中被某种力量撕开了口子,掉落下去,比如东北的黄龙府,西北的楼兰、高昌古城等,但其整体上的延续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切割,比起水下的庞贝、亚特兰蒂斯,森林中的吴哥,高山中的马丘比丘,中国的多数古城并没有悬浮于一段时光之中,而是与时光一道以特定的符号将飘忽不定的历史悄悄定格。  也就是说,中国的古城大多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所谓的“古”并非指的是器物的古老,而是名号的古老,有了这个名号,历史便可以夸耀地活着,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今人。  真正的秦砖汉瓦在地面上已经很难寻见,尤其是在古城里,就算是历史极为悠久的西安也不例外,在今天西安的城墙里能找到多少块属于秦汉唐的砖头,谁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比如说秦代,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始皇陵到现在也没有开掘,兵马俑藏在了地下,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得以重见天日,那几个著名的秦代石鼓与兵马俑一样,不仅发现的时间很晚,而且发现地点也不是在西安,或咸阳这样的古城里,秦代的物质遗存,*有名的也就是这几样了,其遭遇也不过如此。另一方面,上面提及冯先生之所指也没有什么大的差错,只不过,那些物质符号并不是集中于某个古城中,而是散落于大地四处。我所在的老城开封,周遭也围着一圈相对完整的城墙,于20世纪90年代重修之后,光鲜明亮,在声名上也直追老城西安,实际却是老城在下,新城在上。虽然修旧如旧的技术日渐成熟,但其中一部分毕竟还是现在时态的修建,那些更加古老的砖瓦不是没有,而是深埋在地下,站在平地上的我们,是看不见的。  而在欧洲,除了修道院和中世纪的古堡残存于僻壤之地,其他物质遗存则多集中保存在现在的城市里,无论是布拉格、伦敦,还是彼得堡、维也纳、伊斯坦布尔,或者更古老的罗马、雅典,在城市里找出几处四百年以上的建筑,可以说是很轻易的事情。而欧洲城市的历史,除希腊罗马以外,严格意义上只能从8世纪算起,到现在也就是一千多年的光阴,相比较之下,华夏的城市在保存自己的物质遗产方面,实在汗颜得很。开封这座古城,在10世纪成为宋代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大的都市,但在今天的城市里,*古老的建筑遗迹也就是清代的了,而且还是以清中后期为主。铁塔、相国寺等,名号虽然还是始于宋代,但其内容,却是后来者经过不止一次仿制的结果。  还是以城市为例,当年的巴黎为了举办世博会,在著名的卢浮宫、埃菲尔铁塔附近修建了几座现代建筑,世博会结束后,巴黎这座城市又不惜重资将曾花费了巨额资金的现代建筑做了个整体搬迁,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过于现代的建筑立在一大堆古建筑群中,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布局。为了保护作为古城的巴黎,当年的设计者们做出了精细的规划,区分出新旧两城,在旧城里不得有任何新建筑的加入,所以,无论是世博会的现代建筑,还是在蒙巴纳斯打造高层建筑的立意,都要在这一文化态度面前让步。  旧瓶装新酒,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不仅在制度等意识形态层面忙个不停,而且在物质层面,同样是吆五喝六,走走华夏大地上任何一座古城,你就可以饱尝新酒的复杂况味。  ……

城与乡 作者简介

楚些,本名刘军,70年代生,现居开封。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从事当代小说、散文评论工作。有评论文章刊于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读书报、都市文化报、大河报以及《读书》《随笔》《扬子江评论》《名作欣赏》《小说评论》《创作与评论》《文艺评论》《莽原》《文讯》(台湾)《飞天》《文学界》《都市》《广西文学》《艺术广角》等报刊杂志。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