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作者:吴国辉著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
开本: 24cm 页数: 24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0.2(3.2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027130
  • 条形码:9787565027130 ; 978-7-5650-27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本书特色

《报人手记》是吴国辉先生继《恕我直言》之后的又一部媒介批评实践方面的著作。全书分别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与融合、新闻同质化竞争、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社会责任等诸多命题进行了细密而富有洞见的观察和阐述。观点独到,论证缜密,自成体系。 作为始终坚守在新闻生产一线的操盘手,本书依托于丰赡的新闻实践案例,旁征博引,抽丝剥茧,鞭辟入里,剖析报道得失,匡正价值迷航,点燃新闻之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批评实践文本。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与融合、新闻同质化竞争、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社会责任等诸多命题进行了观察和阐述。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目录


**辑 新媒体时代下的变革与融合
照微以仁,烛幽以明姜红
纸媒“价值重构”
让报纸“互动”起来
敢不敢开放办报
将“读者”变成“用户”
数字化转型“转”什么
由“内容观念”转向“产品观念”
仅靠“内容为王”救不了纸媒
如何“生存”,是个问题
这些内容生产方式,你造吗?
有点蛋疼
主动“拥抱”移动化
采编也可项目化
将全媒体进行到底

第二辑 同质化竞争中的独特与多元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如何独特
不求变,难独特
衍生和延伸
版面设置不能僵化
不可“草营”双休日报纸
新闻呈现要多元化
时政新闻可以这么做
学会说故事
头标无须格式化
新闻标题“三提”
新闻的“资源配置”
不要“雷同”
需要这样的整合
有力、有用、有趣、有高度
财经新闻不要被边缘化
让“问政新闻”再热起来
谁该上头版头条
民生服务信息少了点
屡读《晨报》
今天报纸哪家强
“中泰之战”点评
“新桥”报道哪家新
拼质量,不拼版面数量

第三辑 专业主义精神下的操作与取舍
躁体的非理性表现
应该问谁
有平衡,才会有客观公正
让谁满意
不要当“鸵鸟”
讣闻报道,待开发的新闻富矿
让新闻人做新闻事
不要伤害他们
莫要加塞署名
当新闻成为“死信”
做一个心中无憾的新闻人
尊重弱者的话语权
我们为什么没有抓住“周克华”
“水安全”报道哪去了
不因“事小”而不为
社会新闻不能全部依赖公检法
到现场,抓活的
津津乐道就是好
“世界”编辑的基本功
拿什么感动读者
四重“境界”
好策划靠什么
新闻的价值判断
抢与不抢
采编管理很重要

第四辑 社会道义面前的坚守和担当
是什么让我们的良心不得安宁
到底要记者跟什么保持一致
言和了!真相呢?
媒体需要成熟的“原声”
记者部落里的“掮客”
让我们相互关怀
守住你的独立精神
媒体为什么唱“反调”
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传媒时代
新闻为什么“阳痿”了
我监督,故我在
他们是怎样反舆论监督的
首先对社会大众负责
后记
展开全部

报人手记——来自一线的媒介批评 作者简介

  吴国辉,编辑。先后担任过新安晚报记者、编辑、新闻中心主任、新闻总监、新安传媒研究院院长。现为新安晚报编委、安徽网总编辑。先后有10多篇新闻作品获安徽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和中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和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宣部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 近年来潜心报纸新闻策划和纸媒转型研究,先后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记者》《新闻实践》《传媒》等杂志发表10多篇论文;出版新闻实战作《恕我直言》一书;主持编《突破纸媒困境》《新安新闻精彩回访——一吐为快》等书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