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作者:孙周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12-01
所属丛书: 海德格尔文集
开本: 16开 页数: 553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46.3(3.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92.5(6.7折)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16527
  • 条形码:9787100116527 ; 978-7-100-11652-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本书特色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为了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过反复酝酿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尔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可以说,本套文集基本呈现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总体面貌。 本卷《早期著作》是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汇集,包括作者的博士论文和教师资格论文等重要文献。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内容简介

  为了让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经过反复酝酿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尔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尔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为海德格尔的重要讲座稿和手稿。可以说,本套文集基本呈现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总体面貌。  本卷《早期著作》是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汇集,包括作者的博士论文和教师资格论文等重要文献。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目录

现代哲学中的实在性问题(1912)
逻辑学的新研究(1912)
书评(1913/1914)
一、F.欧曼编 注:《康德书信选》(1913)
二、尼考拉·冯·布普诺夫:《时间性与无时间性》(1913)
三、弗兰茨·布伦塔诺:《论心理现象的分类》(1914)
四、查理斯·森托尔:《康德与亚里士多德》(1914)
五、F.格豪斯编 :《康德门外指要》(1914)
《早期著作》单行本第1版前言(1972)
心理学主义的判断理论(1913)
前言
导言
**编 判断由统觉性精神活动的基本属性推导而来
**章 介绍
第1节 判断与其结构
第2节 判断形式
第二章 批判性评论
第1节 对冯特判断理论的内在审视
第2节 证明和评论冯特判断理论中的心理学主义疑难设置
第二编 判断的本质要在构成判断活动的行为中寻找
**章 介绍
第1节 判断
第2节 判断结构
第3节 判断形式
第二章 批判性评论
第三编 判断被刻画为一种基本的心理现象
**章 介绍
第1节 表象和判断
第2节 判断和实存句
第二章 批判性评论
第四编 判断的本质在于对象所要求的心理主体的行为
**章 在其发展历史中介绍这一学说
**发展阶段
第1节 哲学与逻辑学
第2节 判断与判断结构
第3节 判断形式
第二发展阶段
第1节 判断与判断结构
第2节 判断形式
第3节 判断基础与思想规律
第三发展阶段
第1节 判断、对象与要求
第2节 判断结构与判断形式
第二章 批判性评论
第五编 批判性研究的成果与纯粹逻辑学判断理论的展望
**章 批判性研究的成果
第二章 对一种纯粹逻辑的判断理论的展望
第1节 逻辑对象与有效性
第2节 意义
第3节 判断
第4节 判断的要素
第5节 否定判断
第6节 非人称判断
文献说明
邓·司各脱的范畴学说与意谓理论(1915)
前言
导论对经院哲学进行一种问题史考察的必要性
**部分 范畴学说。对意谓理论之理解的体系性奠基
**章 “一”、数学的实际性、自然的实际性以及形而上学的实际性
第二章 真、逻辑实际性和心理实际性
第三章 语言形态与语言的意谓内容;意谓领域
第二部分 意谓理论
**章 意谓与意谓之功用;意谓理论的诸原则
第二章 意谓的形式理论
结论范畴问题
作者自述(1917)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1916)
文献说明
编 者后记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节选

  《海德格尔文集:早期著作》:  冯特的判断理论是心理学的理论,而不是逻辑学的理论,它使逻辑学陷入了心理学的轨道。这是我们的论题。冯特的评论是,逻辑学不应该交给心理学,这一评论决不能撼动我们的论题。冯特把逻辑学的任务与心理学的任务明确分开;他命名了逻辑思想的特征,而且认为心理学思想规律与逻辑学思想规律是有差别的。可是,他的这些区分并不深入,并不符合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二者之间的彻底异质性。批判性地审视这些区分和划界的努力,不应仅仅着眼于清除那些和我们论题不符的异议,还应该帮助那些异议去加强它们的准确性。   心理学必须呈现思想的实际运作过程;而逻辑学在冯特看来却是一门规范性的科学,它想确定,思想过程应该如何发生。规范特征从何而来?规范的立法暴力根据何在?规范特征来自逻辑思想对我们意识而言所具有的那种“突出的价值”。这种价值是内在经验的事实,而心理学则必须去解释这种事实。  ……

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文集 作者简介

  孙周兴,1963年9月生,浙江绍兴人。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1年在德国从事洪堡基金项目研究;2002年起任同济大学教授。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学报》主编等,兼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德国《海德格尔年鉴》编委等。迄今已出版专著五种,译著三十余种。主要著作有《语言存在论》(1994);《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等;主要译作有《海德格尔选集》(两卷)、《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世界现象学》、《尼采》(两卷)、《演讲与论文集》、《权力意志》等。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期尼采哲学研究》等。主编《海德格尔选集》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好书。多次获省级科研奖励。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