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06.8(6.0折) 定价  ¥1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 版权信息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 本书特色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以济阳坳陷为例对泥页岩油气藏的地震预测技术作出详细的阐述。《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对济阳坳陷泥页岩的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岩石物理差异性及地震响应特征和泥页岩非均质性的正、反演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8种泥页岩地震预测关键技术,即岩相预测技术、甜点预测技术、缓倾角裂缝地震预测技术、toc地震预测技术、脆性地震表征方法、泥页岩非均质反演方法、泥页岩延展性地震预测方法、泥页岩地应力地震预测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形成了一套对济阳坳陷泥页岩油气富集区地震预测和综合评价的方法。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以济阳坳陷为例对泥页岩油气藏的地震预测技术作出详细的阐述。全书对济阳坳陷泥页岩的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岩石物理差异性及地震响应特征和泥页岩非均质性的正、反演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8种泥页岩地震预测关键技术,即岩相预测技术、甜点预测技术、缓倾角裂缝地震预测技术、TOC地震预测技术、脆性地震表征方法、泥页岩非均质反演方法、泥页岩延展性地震预测方法、泥页岩地应力地震预测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形成了一套对济阳坳陷泥页岩油气富集区地震预测和综合评价的方法。

陆相断陷盆地泥页岩油气地震预测技术 目录

自序前言 第1章 泥页岩的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1.1 济阳拗陷地质背景及泥页岩发育层位特征1.1.1 济阳拗陷地质背景1.1.2 泥页岩发育层位特征1.2 泥页岩的基本地质特征1.2.1 泥页岩在层序中的发育位置1.2.2 泥页岩的矿物成分特征1.2.3 泥页岩的有机质特征1.2.4 泥页岩的孔隙度特征1.2.5 泥页岩的裂缝特征1.2.6 泥页岩的脆性特征1.3 泥页岩的岩相类型划分及分布特征1.3.1 岩相类型划分及其特征1.3.2 不同岩相类型的地质差异1.3.3 不同岩相类型的分布特征1.4 泥页岩岩相的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1.4.1 泥页岩岩相控制因素分析1.4.2 泥页岩沉积模式第2章 泥页岩的岩石物理差异性及地震响应特征2.1 泥页岩不同岩相的测井响应差异2.1.1 不同岩相类型的常规测井差异性2.1.2 不同岩相类型的成像测井差异性.2.1.3 测井差异性的主控因素分析2.2 单一因素下泥页岩弹性参数差异性2.2.1 岩性导致的弹性参数差异2.2.2 裂缝导致的弹性参数差异2.2.3 TOC导致的弹性参数差异2.2.4 脆性矿物导致的弹性参数差异2.3 典型岩相地震反射特征分析2.3.1 典型岩相模型设计2.3.2 典型岩相正演模拟2.3.3 实际情况下的岩相地震响应特征2.4 泥页岩TOC变化地震正演分析2.4.1 理想情况下的泥页岩TOC正演模型分析2.4.2 实际情况下的泥页岩TOC地震响应特征2.5 泥页岩不同脆性矿物含量下的地震正演模拟2.6 泥页岩裂缝及含油性的地震响应特征2.6.1 泥页岩裂缝的地震响应特征2.6.2 泥页岩含油性地震响应特征2.7 泥页岩各向异性分析2.7.1 基于岩相的各向异性分析2.7.2 基于裂缝的各向异性振幅方位椭圆分析2.7.3 基于不同流体的振幅方位椭圆分析2.8 泥页岩叠前一叠后地震正演分析2.8.1 典型岩相模型设计及正演2.8.2 泥页岩TOC变化模型建立及正演2.8.3 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模型及叠前叠后正演第3章 基于泥页岩非均质性的正、反演技术研究3.1 基于泥页岩非均质性的正演技术研究3.1.1 泥页岩非均质性正演模拟的基本流程3.1.2 基于实际地震资料的横向非均质正演模拟3.1.3 横纵向非均质性的裂缝正演模拟3.2 基于泥页岩非均质性的反演技术研究3.2.1 双相介质理论概述3.2.2 泥页岩地震岩石物理模型3.2.3 基于泥页岩非均质性反演技术第4章 泥页岩甜点地球物理识别预测方法研究4.1 泥页岩岩相地震预测技术4.1.1 层控地震相波形表征法4.1.2 基于沉积参数的泥页岩岩相预测4.1.3 去压实波阻抗优势岩相预测方法4.2 泥页岩TOC分布地震预测4.2.1 泥页岩TOC的测井响应特征4.2.2 单井预测TOC的方法与优选4.2.3 泥页岩TOC的地震预测方法4.3 裂缝发育区地震表征研究4.3.1 泥页岩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4.3.2 缓倾角裂缝叠后概率定量表征技术4.3.3 基于方位杨氏模量的裂缝预测技术4.4 泥页岩含油性预测4.4.1 泥页岩含油层段的岩石物理特征4.4.2 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泥页岩含油性预测技术4.4.3 渤南地区沙三段泥页岩含油性的预测效果4.5 泥页岩脆性地震预测技术4.5.1 基于叠前弹性参数的泥页岩脆性表征因子4.5.2 基于脆延性转换深度的泥页岩脆性预测4.6 泥页岩地应力地震预测探索4.6.1 地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4.6.2 地应力的计算方法概述4.6.3 地应力场地震预测4.7 泥页岩可压性评价方法研究4.7.1 破裂脆性特征4.7.2 破裂脆性表征方法4.7.3 优选表征因子4.7.4 泥页岩破裂脆性预测4.8 泥页岩延展性评价方法研究4.8.1 地层延展性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定量表征4.8.2 地层延展性地震反演预测方法4.8.3 地层延展性预测效果分析第5章 泥页岩油气富集区综合评价研究5.1 泥页岩甜点识别量版的建立5.1.1 甜点的含义及分类标准5.1.2 典型区块泥页岩甜点解剖5.1.3 济阳拗陷泥页岩甜点识别量版的建立5.2 泥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技术流程5.3 泥页岩甜点综合评价关键技术5.3.1 泥页岩甜点测井定量识别评价5.3.2 泥页岩甜点地质要素综合评价5.3.3 泥页岩甜点叠后属性井震融合评价5.3.4 泥页岩甜点的叠前属性融合评价5.4 泥页岩典型油气富集区综合评价5.4.1 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5.4.2 东营凹陷沙四纯上亚段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