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1.5(5.5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1506249
  • 条形码:9787111506249 ; 978-7-111-50624-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本书特色

工业大数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各国制造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基础都是工业大数据的搜集和特征分析,及以此为未来制造系统搭建的无忧环境。本书基于工业4.0的时代背景,通过深入剖析未来工业的商业模式和智能服务体系的创新技术变革,论述如何通过工业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去预测需求、预测制造,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发现用户的价值缺口,发现和管理不可见的问题,实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内容简介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上银科技董事长卓永财、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倾情推荐,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倪俊作序并推荐。如何以较低成本满足用户定制化的需求?   如何使制造过程的信息透明化、更加高效、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和更有效的管理?   如何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使设备的使用更加高效、节能、持久?   如何使人的工作更加简单,甚至部分代替人的工作,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事降低工作量?   如何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整合,使整个生产系统达到协同优化,增加生产系统变得更加动态和灵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大数据则以分析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围绕它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为价值。同时,工业大数据能够在横向与纵向环节的互联与在统一平台的信息共享,由此将资源利用与分析维度规模化、价值*大化,进而能够*大范围地面向各环节的用户进行应用服务的定制与按需分发,由此又可衍生出持续性服务共赢的模式。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目录

认识工业4.0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与概念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工业4.0:一场不可见世界的竞争

第1章 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工业转型新思维
1.1 为什么有工业4.0?
1.2 德国工业4.0与美国cps战略计划
1.3 以价值为导向的变革新思维
1.4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5 中国工业4.0的竞争力缺口
1.6 探索适合中国工业4.0的转型之路

第2章 工业4.0环境下的大数据价值创造体系
2.1 工业4.0的大数据环境
2.2 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
2.3 物联网的潜在危机
2.4 挖掘工业大数据价值的核心技术——cps
2.5 “5c”:以cps为核心的数据价值创造体系架构
2.6 从数据到信息到价值的转化过程
2.7 以数据价值创造为导向的cps技术应用特征
2.8 从cps到工业4.0:制造的重新定位与新思维

第3章 数据价值创造的设计与实践技术
3.1 智能感知层:建立统一的数据环境(connection)
3.2 信息挖掘层:从数据到信息的分析过程(conversion)
3.3 网络层:网络化内容管理(cyber)
3.4 认知层:对信息的识别与决策(cognition)
3.5 配置层:系统的弹性和重构(configuration)

第4章 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设计
4.1 寻找价值的“gap”
4.2 从创新到价值创造:主控式创新思维
4.3 主控式创新工具
4.4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蛋白”

第5章 案例与实践
5.1 智能装备
5.2 智能工厂
5.3 智能服务

第6章 竞争力战略新思维
结 语
参考资料
译者介绍
美国智能维护系统(ims)产学合作中心简介
展开全部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相关资料

工业大数据分析是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基础。本书集中阐述了企业如何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如何进行大数据的分析,这些内容对于企业转型及客户价值创造都是很有价值的,值得一读。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乐江
  工业大数据分析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支撑未来制造智能化的重要方向。我们需要加强大数据方法论的研究,开发出可以用于制造过程分析的工具和使用软件,才能真正推动制造技术的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林忠钦
  人类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更加进步和文明,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李杰教授主导的创新思想与工业大数据分析工具,会帮助企业家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找到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红领集团董事长 张代理
  未来工业大数据的分析是客户定制c2b的基础,也是中国企业实现“互联网+”的重要方向。李杰教授的主控式创新的新思维与工具是企业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基础,对中国企业是非常好的指引。
  ——尚品宅配董事长 李连柱
  李杰教授曾经走进三一集团,与我们共同交流工业4.0的体会,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了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的工业价值创造体系,在众多的工业4.0论述中,独辟蹊径,让我们受益良多。
  ——三一集团总裁 唐修国
  智能传感器与大数据分析是制造业要成为世界级领导者的根基。李教授的美国nsf智能维护产学合作中心所开发的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是工业4.0的核心技术,企业应努力学习。
  ——上银科技董事长 卓永财
  《中国制造2025》强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品质与客户价值的创造。工业大数据分析是企业增强竞争力,使中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关键要素。
  —— 制造业国际联盟主席 王洪艳
  李杰教授提出的“6m+6c”智能体系设计,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精准地指引企业如何拥抱智能制造的新时代。他的新书将是企业家及各界人士迎接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指南。
  中国《福布斯》杂志执行主编 康健
  以移动、互联、智能和共享为特征的“工业4.0”标志着制造业新纪元的开启,已成为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最好机遇,更为充满光明、无限美好的“中国梦”提供了难得的助力。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 张宏军

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 作者简介

李杰(Jay Lee)   李杰教授现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of Cincinnati) 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IMS)产学合作中心主任,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以工业大数据分析为主的智能预测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主控式创新设计(Do m i n a n tInnovation?)。自2000年起他领导IMS与全球80多家国际公司(其中包括宝洁、英特尔、GE航空、波音、丰田、小松、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世界500强公司)进行工业大数据技术联合研发,开发了世界领先的Watchdog Agent?智能维护系统技术,突破了传统机械设备故障预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21世纪全球三大热门技术之一。李杰教授曾在美国NSF主管先进制造项目,并在美国联合技术研究中心(UTRC)担任产品开发与制造部总监。李杰教授从2013年起担任美国白宫信息物理系统(CPS)专家组顾问,他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与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前瞻顾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