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类心灵
-
>
气候文明史
-
>
南极100天
-
>
考研数学专题练1200题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
-
>
神农架叠层石:10多亿年前远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声音简史
黄山-太平湖及其周边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425607
- 条形码:9787030425607 ; 978-7-03-04256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黄山-太平湖及其周边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教程 本书特色
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低年级本科生*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好机会。黄山-太平湖及周边地区地层剖面经典、生物化石众多、地质现象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实习区。本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野外工作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未来的野外地质工业奠定基础,全书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学基础理论(三大类岩石、构造、地貌等)、野外工作方法、建议实习路线。
黄山-太平湖及其周边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教程 内容简介
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低年级本科生*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好机会。黄山-太平湖及周边地区地层剖面经典、生物化石众多、地质现象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实习区。本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野外工作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未来的野外地质工业奠定基础,全书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学基础理论(三大类岩石、构造、地貌等)、野外工作方法、建议实习路线。
黄山-太平湖及其周边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教程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言
1.1 实习目的和任务
1.2 实习内容和要求
1.3 实习时间安排
1.4 实习观察路线
1.5 组织领导
1.6 实习成绩评定
1.7 实习地点
第2章 野外工作基本方法
2.1 野外工作一般性指导
2.2 出发前的准备
2.3 地形图的应用
2.3.1 读地形图
2.3.2 地形图的应用
2.4 gps的使用
2.4.1 gps分类及功能
2.4.2 garnain etrex接收机
2.4.3 gps的坐标系统及坐标系转换
2.5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2.5.1 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2.5.2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2.6 距离和厚度测量
2.7 类型和颜色对照卡片
2.8 拍摄照片
2.9 野外观察记录
2.9.1 野外记录要求
2.9.2 野外地质记录内容
2.10实习报告编写
第3章 地层、岩石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3.1 地层
3.2 岩石野外工作方法
3.2.1 沉积岩野外工作方法
3.2.2 岩浆岩野外工作方法
3.2.3 变质岩野外工作方法
3.3 地质构造
3.3.1 基本概念
3.3.2 褶皱
3.3.3 断层
3.3.4 节理的观察与研究
3.4 地貌调查工作方法
3.4.1 基本概念
3.4.2 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
第4章 实习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4.1 自然地理概况
4.2 交通
4.3 经济
4.4 人文
4.5 旅游
4.5.1 名山
4.5.2 名水
4.5.3 名洞
4.5.4 名城
4.5.5 徽州古民居
第5章 区域地质特征
5.1 地层
5.1.1 新元古代地层
5.1.2 古生代地层
5.1.3 中生代地层
5.1.4 新生代地层
5.2 岩浆岩
5.2.1 新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
5.2.2 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5.2.3 火山岩
5.3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5.3.1 区域变质作用
5.3.2 接触变质作用
5.3.3 动力变质作用
5.4 构造
5.4.1 断裂构造
5.4.2 褶皱构造
5.5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
5.5.1 工程地质环境
5.5.2 水体污染
5.5.3 地质灾害
第6章 观察路线和内容
6.1 休宁蓝田南华系-寒武系地层及冰川沉积观察路线
6.2 油竹坑一羊栈岭新元古代地层及海底扇沉积观察路线
6.3 宁国县胡乐镇奥陶系地层和古生物观察路线
6.4 黟县宏村-西递古民居及震旦纪-寒武纪地层、石煤沉积观察路线
6.5 泾县昌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层序及构造观察路线
6.6 齐云山白垩纪红层以及丹霞地貌
6.7 黄山复式岩体岩浆作用及花岗岩地貌观察路线
6.7.1 黄山复式花岗岩体
6.7.2 地貌特征
6.8 歙县伏川蛇绿岩套剖面及板块俯冲带
6.9 广德太极洞及喀斯特地貌观察路线
6.10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路线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
第1章 绪言
1.1 实习目的和任务
1.2 实习内容和要求
1.3 实习时间安排
1.4 实习观察路线
1.5 组织领导
1.6 实习成绩评定
1.7 实习地点
第2章 野外工作基本方法
2.1 野外工作一般性指导
2.2 出发前的准备
2.3 地形图的应用
2.3.1 读地形图
2.3.2 地形图的应用
2.4 gps的使用
2.4.1 gps分类及功能
2.4.2 garnain etrex接收机
2.4.3 gps的坐标系统及坐标系转换
2.5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2.5.1 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2.5.2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2.6 距离和厚度测量
2.7 类型和颜色对照卡片
2.8 拍摄照片
2.9 野外观察记录
2.9.1 野外记录要求
2.9.2 野外地质记录内容
2.10实习报告编写
第3章 地层、岩石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3.1 地层
3.2 岩石野外工作方法
3.2.1 沉积岩野外工作方法
3.2.2 岩浆岩野外工作方法
3.2.3 变质岩野外工作方法
3.3 地质构造
3.3.1 基本概念
3.3.2 褶皱
3.3.3 断层
3.3.4 节理的观察与研究
3.4 地貌调查工作方法
3.4.1 基本概念
3.4.2 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
第4章 实习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4.1 自然地理概况
4.2 交通
4.3 经济
4.4 人文
4.5 旅游
4.5.1 名山
4.5.2 名水
4.5.3 名洞
4.5.4 名城
4.5.5 徽州古民居
第5章 区域地质特征
5.1 地层
5.1.1 新元古代地层
5.1.2 古生代地层
5.1.3 中生代地层
5.1.4 新生代地层
5.2 岩浆岩
5.2.1 新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
5.2.2 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5.2.3 火山岩
5.3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5.3.1 区域变质作用
5.3.2 接触变质作用
5.3.3 动力变质作用
5.4 构造
5.4.1 断裂构造
5.4.2 褶皱构造
5.5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
5.5.1 工程地质环境
5.5.2 水体污染
5.5.3 地质灾害
第6章 观察路线和内容
6.1 休宁蓝田南华系-寒武系地层及冰川沉积观察路线
6.2 油竹坑一羊栈岭新元古代地层及海底扇沉积观察路线
6.3 宁国县胡乐镇奥陶系地层和古生物观察路线
6.4 黟县宏村-西递古民居及震旦纪-寒武纪地层、石煤沉积观察路线
6.5 泾县昌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层序及构造观察路线
6.6 齐云山白垩纪红层以及丹霞地貌
6.7 黄山复式岩体岩浆作用及花岗岩地貌观察路线
6.7.1 黄山复式花岗岩体
6.7.2 地貌特征
6.8 歙县伏川蛇绿岩套剖面及板块俯冲带
6.9 广德太极洞及喀斯特地貌观察路线
6.10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路线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2.3¥24.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0.6¥30.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3.6¥4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本类畅销
-
普通地质学(第2版)
¥37¥59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孤独感
¥12.9¥3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精神内耗
¥12.9¥30 -
孩子、家庭和外部世界
¥17.8¥56 -
北魏政治史(二)
¥26.2¥70 -
北魏政治史(四)
¥2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