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作者:汪高鑫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4.7(3.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版权信息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明中叶思想家王阳明有关其心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传习录》,书名“传习”二字,出自《论语?学而》“传不习乎”,借用朱熹《论语集注》“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之意,是一部主要记载了阳明与其门生之间的讲授和研习心学理论的语录体著作。书中完整地体现了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生动地记载了阳明心学理论在阳明师生之间的构建和传播过程,较为集中地展现和汇集了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对于阳明后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蕴含于《传习录》中的阳明思想由于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在经过有清一代的短暂低迷后,对于中国乃至日本、韩国等国家近代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着持续的影响,成为当世的一大“显学”。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明中叶思想家王阳明有关其心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传习录》,书名“传习”二字,出自《论语·学而》“传不习乎”,借用朱熹《论语集注》“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之意,是一部主要记载了阳明与其门生之间的讲授和研习心学理论的语录体著作。书中完整地体现了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生动地记载了阳明心学理论在阳明师生之间的构建和传播过程,较为集中地展现和汇集了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对于阳明后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蕴含于《传习录》中的阳明思想由于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在经过有清一代的短暂低迷后,对于中国乃至日本、韩国等国家近代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着持续的影响,成为当世的一大“显学”。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目录

《国学书厢》序导言  一  王阳明其人、其学  二  《传习录》与阳明学说的构筑  三  《传习录》与阳明学说的传播  四  《传习录》的体例与版本  五  《传习录》的当代价值**讲心学前传  ——阳明心学的前提和动力  一  道学谱系  二  心学一脉  三  朱陆之争  四  “反动”一词的困境  五  《朱子晚年定论》的是与非第二讲  “心即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自是之后,朱熹白是朱熹,阳明自是阳明  一  逻辑起点:“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  二  “心”为何物  三  历史学的贡献  四  徐爱之问阳明之答  五  借喻、错位与反问  六  正面阐释与现实妥协第三讲阳明的“格物”说  ——困惑与超越  一那一段不堪回首而又收获颇丰的格物经历  二由《大学》古本公案引起的一段格物之争  三“格者,正也”  四就“物”论“物”与心、意,知、物第四讲  知行合一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  一  知、行小史  二  *有影响的知、行相离:武宗“失德”  三  阳明的主观推导:“知先行后”的结果就是知而不  四  “知行合一”的遭遇:“销行以归知”第五讲  致良知  ——阳明心学的总结与重构  一  宸濠之变与优入“良知”圣域  二  “致良知”及其相关学说提出的时间  三  乐与别人分享的解脱,狂喜  四  “良知”的内容:是非之心、天理、圣、明德  五  “良知”之“致”的两大途径:“率其本然”与“着实用功”  六  必要的重构第六讲  四句教法  ——一个导致王学后学分化的问题  一  1519—1527:那一段并不消停的顺境  二  天泉证道:三种不同的说法  三  “四句教法”:“有”与“无”的折中  四  “四有”说  五  “四无”说  六  分途:左派与右派第七讲  此心光明  ——阳明之死  一  阳明逝去的前前后后  二  “此心光明”与“猖狂放肆”  三  不能忘却的纪念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今人著作后记 
展开全部

此心光明-评说王阳明与《传习录》 作者简介

汪高鑫,1961年生,安徽休宁人。1983年安徽帅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先後在《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人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馀篇,主要代表作有《朱熹的人生境界观和价值论》、《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的再认识》、《秦始皇历史意识散论》、《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等;独撰和叁编的着作有《朱熹传》、《中国史学史纲》、《中国理学大辞典》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