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课程·新理念·新视域

新课程·新理念·新视域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24cm 页数: 26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7.6(4.9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课程·新理念·新视域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0044511
  • 条形码:9787310044511 ; 978-7-310-0445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课程·新理念·新视域 本书特色

进入新的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把重建课堂作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教学,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这种变化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中,更应该体现在现实的课堂中和当下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   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新的课程理念、新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国家新一轮课程提出的新观念、新要求正在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已经开始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改变着他们的教学实践。教师是课改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对新课程理念能准确地把握和解读,而且要具备自觉地、熟练地、准确地将新理念熔铸到教学实践的能力。但深入教改课堂,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对新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有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如何把新课改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的能力参差不齐。   介于以上原因,本书力求拓展研究视域,把目光聚焦于语文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来研究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属于一种教学范畴意义上的专题性的研究,同时它也是描述教学、分析教学和研究教学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具有丰富而多样的研究空间。因此本书尝试在教学现场的整体背景下,从分析课堂教学细节人手,来研究新课程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状,以期对一线教师能准确解读并自觉、合理、恰当地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本书力求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1.语文名师的教学示范   2.教学现场的价值引领   3.教学细节的研究借鉴

新课程·新理念·新视域 内容简介

进入新的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把重建课堂作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教学,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这种变化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中,更应该体现在现实的课堂中和当下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   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新的课程理念、新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国家新一轮课程提出的新观念、新要求正在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已经开始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改变着他们的教学实践。教师是课改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对新课程理念能准确地把握和解读,而且要具备自觉地、熟练地、准确地将新理念熔铸到教学实践的能力。但深入教改课堂,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对新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有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如何把新课改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的能力参差不齐。   介于以上原因,本书力求拓展研究视域,把目光聚焦于语文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来研究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属于一种教学范畴意义上的专题性的研究,同时它也是描述教学、分析教学和研究教学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具有丰富而多样的研究空间。因此本书尝试在教学现场的整体背景下,从分析课堂教学细节人手,来研究新课程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状,以期对一线教师能准确解读新课标并自觉、合理、恰当地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新课程·新理念·新视域 目录

前言
**章永远的背影——“教学文本”与“学生人本”
  **节教学现场:永远的背影——《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第二节细节分析:让人文关怀在语文课堂上闪光
    细节分析一: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细节分析二:民主与平等是生命的阳光
    细节分析三:鼓励与关爱是春日的暖阳
    细节分析四:情意的提升是润物的细雨
    细节分析五:平等对话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
    细节分析六:知识的建构是学生前行的基石
 第三节理念提升:新课改下语文学科性质的理性解读
    一、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解读
    二二、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缺失
    三、语文课程呼唤人文关怀的回归
第二章你是我永远的朋友——“专制独裁”与“民主平等”
 **节教学现场:你是我永远是朋友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
 第二二节细节分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扣在爱的弦上的
    细节分析一:和谐、民主心理氛围的创设是师生对话的前提
    细节分析二:师生平等要克服“话语霸权”
    细节分析三:关爱与尊重是师生平等的本真
    细节分析四:交流对话在师生平等中实现
 第三节理念提升: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理性解读
    一、观念更新、正本清源——师生平等的前提
    二、民主平等、交往互动——师生平等的本质
    三、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师生平等的途径
第三章  多一点美丽的“杂音”—一“知识传授”与“思维培养”
 **节教学现场:作文教学的航船驶向何方
    两节作文辅导课课堂教学实录
    实录一:多角度立意的思维方向
    实录二:如何写好寄寓性材料作文
 第二节细节分析:给我一双翅膀,让我学会飞翔
    细节分析一:“思”以致用
    细节分析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细节分析三:留给学生思维空间
    细节分析四:教会学生敢于批判
    细节分析五:启发学生善于思考
    细节分析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
  第三节理念提升:新课改下思维培养的理性解读
    一、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思维的内涵及要素结构
    三、认识思维的内涵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四、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天光云影共徘徊——“灌输填鸭”与“对话交流”
  **节教学现场:天光云影共徘徊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第二节细节分析:和学生一起成长
    细节分析一: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对话互动的前提
    细节分析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话互动的基础
    细节分析三:自我超越的实现——对话互动的目的
    细节分析四:教师、学生、文本问的有效对话
    ——对话互动的本真
    细节分析五:适时的幽默诙谐——对话互动的桥梁
第三节理念提升:新课改下对话互动的理性解读
    一、良好的交往互动是高效教学活动的本质
    二、师生关系的重构是交往互动的关键和保证
  ……
第五章 我的学习我做主
第六章 主合作与生命共生
第七章 我用眼睛发现光明
第八章 无法预约的精彩
第九章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第十章 “不要问我星星有几颗,我会告诉你很多”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