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两汉《尚书》学研究

两汉《尚书》学研究

作者:马士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877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72.5(4.9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两汉《尚书》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39356
  • 条形码:9787516139356 ; 978-7-5161-393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两汉《尚书》学研究 本书特色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马士远编写的这本《两汉尚书学研究(精)》是2013年选集,包括:西汉《尚书》学研究;西汉《古文尚书》学派流变等内容。   

两汉《尚书》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汉〈尚书〉学研究》(项目编号:06BZX037)的*终成果,其中,书稿的后半部分为全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后汉〈尚书〉学》(项目编号:201104209)的*终成果。 作为国内**部系统研究汉代《尚书》学的开山之作,本书稿以绪论“长于政的两汉《书》教传统”为总纲,以“西汉《尚书》学研究”、“东汉《尚书》学研究”、“《书》教传统与汉代政治哲学”、“汉代称说《尚书》学文献辑考”四编为分目,对两汉时期的《书》经及《书序》的文本辑考、《尚书》学派的流变、《书》教传统的形成及流衍、《尚书》学的盛衰嬗变及其成因等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梳理考辨。另外,本书稿对一些汉代的重大《尚书》学命题,善于综稽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有正本清源之功。

两汉《尚书》学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有关术语概念的厘定 
    二  断代《尚书》学学术史与文献辑考
    三  完备的两汉“《书》教”传播系统
    四  两汉“《书》教”传统的要义所在
    五  两汉谋求“《书》教”传统融合的契合点
    六  两汉《尚书》学盛衰演变的成因
**编  西汉《尚书》学研究
  **章  西汉对周秦《尚书》学传统的承传
    **节  秦代《尚书》学局面新变
    第二节  齐、鲁《尚书》学传统的各自承传
  第二章  西汉《尚书》今文经学流派考辨
    **节  《尚书》之称始于西汉今文学派
    第二节  伏生与《尚书》今文学派的发端
    第三节  伏生《尚书》传本研究
    第四节  西汉《尚书》欧阳学派流变
    第五节  《尚书》欧阳学经传研究
    第六节  《尚书》大夏侯学派流变
    第七节  《尚书》大夏侯学经传相关问题研究
    第八节  《尚书》小夏侯学派流变
    第九节  《尚书》小夏侯学经传问题研究
  第三章  西汉《尚书》今文学说研究
    **节  《尚书大传》研究
    第二节  西汉《尚书》今文各家说义异同
  第四章  西汉《古文尚书》学派流变
    **节  孔安国与《古文尚书》学派流变
    第二节  孔壁《古文尚书》经传研究
    第三节  西汉承师不明《古文尚书》学派流变
  第五章  西汉《古文尚书》孔氏家学研究
    **节  西汉《古文尚书》孔氏家学前源研究
    第二节  西汉《尚书》孔氏家学研究
  第六章  司马迁《尚书》学研究
    **节  司马迁《尚书》学的承传及其称引研究
    第二节  司马迁《尚书》学说研究
  第七章  王莽《尚书》学研究
    **节  《尚书》学与王莽篡汉
    第二节  《尚书》学与王莽治政
    第三节  王莽《尚书》学评价
第二编  东汉《尚书》学研究
  第八章  东汉《尚书》今文学研究
    **节  东汉《尚书》欧阳学派流变
    第二节  东汉弘农杨氏《尚书》学渊源及其特色
    第三节  东汉《尚书》夏侯学派流变
  第九章  班固《尚书》学研究
    **节  班固《尚书》学承传及其称引研究
    第二节  班固《尚书》学说研究
  第十章  东汉《古文尚书》学研究
    **节  东汉《古文尚书》学派流变
    第二节  东汉《古文尚书》学说研究
  第十一章  东汉《尚书》孔氏家学研究
    **节  东汉孔子后裔世系考辨 
    第二节  东汉《尚书》孔氏家学研究
    第三节  孔氏《书》教“七观”说研究
  第十二章  马融《尚书》学研究
    **节  马融《尚书》学承传及其著述考辨
    第二节  马融《尚书》学说研究
  第十三章  郑玄《尚书》学研究
    **节  郑玄《尚书》学承传及其著述考辨
    第二节  郑玄《尚书》学说研究
    第三节  郑玄对三国《尚书》学的影响
    第三编  “《书》教”传统与汉代政教
  第十四章  汉代帝王《尚书》学发微
    **节  西汉帝王与《尚书》今文学的繁盛
    第二节  汉代帝王与《古文尚书》学的兴起
    第三节  汉代帝王依《尚书》施政考论
  第十五章  “《书》教”传统与今古文学之争
    **节  汉代的“《书》教”传统
    第二节  两汉《尚书》今古文学之争诠释论
  第十六章  “《书》教”传统与汉代政治
    **节  “《书》教”传统与两汉立政理论依据
    第二节  “《书》教”传统与汉代治政举措
    第三节  “《书》教”传统与汉代匡政之举
第四编  汉代称说《尚书》学文献辑考
  第十七章  汉代称引《尚书》文本辑考
    **节  西汉称引《尚书》文本辑考
    第二节  东汉称引《尚书》文本辑考
    第三节  难以考定前后汉归属称引《尚书》文献辑考
  第十八章  《史记》中的《尚书》学文献综考
    **节  《史记》称引《尚书》经文辑考
    第二节  《史记》称说《尚书》学文献辑考
  第十九章  《汉书》中的《尚书》学文献辑考
    **节  《汉书》称引《尚书》文本辑考
    第二节  《汉书》所载《尚书》学要事辑考
    第三节  《汉书》对《尚书》学诠释文献辑考
    第四节  《汉书》化用《尚书》词汇文献辑考
    第五节  《汉书》所载《尚书》学者文献辑考
    第六节  《汉书》中的《书序》《书传》文献辑考
  第二十章  《后汉书》中的《尚书》学文献辑考
    **节  《后汉书》称引《尚书》文本辑考
    第二节  《后汉书》称说《尚书》学要事文献辑考
    第三节  《后汉书》化用《尚书》词汇文献辑考
    第四节  《后汉书》用《尚书》义文献辑考
    第五节  《后汉书》所载《尚书》学者文献辑考
    第六节  《后汉书》所载《尚书大传》等文献辑考
附录
    附表一  汉代《尚书》传本及其篇名目次总表
    附表二  汉代《尚书》今文学派传承表
    附表三  汉代《古文尚书》学派传承表
    附表四  汉代《尚书》孔氏家学世系传承表
    附表五  汉代学者《尚书》著述总表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两汉《尚书》学研究 作者简介

马士远,1970年11月出生,山东枣庄人,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儒家文学研究所教授、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曲阜师范大学首批科研创新团队“经典传承及其域外传播研究”带头人,扬州大学《尚书》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2010年曾在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人。主要从事断代《尚书》学、儒家文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政府类奖励5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全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现正主持2013年疼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书》教’传统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