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包邮 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作者:王葎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16.4(4.2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3.4(6.0折)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33348
  • 条形码:9787010133348 ; 978-7-01-01333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本书特色

王葎专著的《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以思想史为依托,试图描述启蒙话语中,与教育现代性谋划同时展开的、对教育现代性问题反思的思想线索。尽可能清晰地表明从笛卡尔、洛克到爱尔维修以至卢梭、康德,围绕着幸福与德性、自我与他者以及“自然”与“建构”等问题,对现代教育理念及其成就的反思,既揭示现代教育知性和功利倾向的深刻危机,同时也说明它们强劲地参与了教育现代性的深度发展,并以其自反性姿态,表征了现代教育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复的功能。 在整个研究中,“启蒙”既表现为一种广阔的现代性语境,也展开为一段具体“历史”和“传统”中的人物与问题。依托对于一段人类思想史的“典型”考察,梳理出构成现代教育内在紧张的历史和逻辑线索。研究包括七个部分,分为引言、结语和作为主体的五章。

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内容简介

本选题以思想史为依托,试图描述启蒙话语中,与价值教育的现代性谋划同时展开的、对价值教育现代性问题反思的思想线索。围绕着自然与文明、科学与人文、传统与进步等问题,对现代性价值教育理念及其成就的反思,既揭示现代价值教育知性和功利倾向的深刻危机,同时也强劲地参与了价值教育现代性的深度发展,并以其自反性姿态,表征了价值教育现代性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在此意义上,它不仅为现代价值教育提供了传统支持的有效经验,也可能预示着价值教育的现代问题与整个启蒙现代性一样,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在其现代进路与自我反省之间仍可能开掘出有生命的价值教育形态。

启蒙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目录

引  言**章  为什么要回到启蒙  **节  启蒙的“中西之别”      一、西方世界的多元启蒙模式    二、启蒙精神的“跨越性”可能    三、启蒙的中国命题意涵  第二节  启蒙的“是非之辩”      一、作为“问题”的启蒙    二、启蒙现代性反思的路径    三、启蒙内部复杂性的启示  第三节  启蒙的“古今之分”      一、作为“古今划界”的启蒙    二、启蒙“历史观念”的界限    三、启蒙成为“历史流传物”的可能第二章  启蒙的允诺和限制  **节  启蒙时代的主流话语    一、启蒙理性:从存在概念到作用概念    二、对主体自由的确认    三、面向未来的进步观念  第二节  启蒙的神话化    一、启蒙理性的偏执    二、主体自由的失落    三、启蒙进步的幻象  第三节  现代教育:得之与失之于启蒙.    一、得之于启蒙的现代教育    二、失之于启蒙的现代教育第三章  现代教育的“幸福”路向  **节  自然状态中的人及其权利    一、霍布斯的“发现”      二、洛克式“个人”的贡献  第二节  功利幸福成为“应然”追求    一、功利幸福的可能    二、启蒙的功利原则及其问题  第三节  成全幸福的“绅士”教育    一、爱尔维修:教育以“幸福”为“皈依”    二、洛克教育中的“绅士”形象 第四节  幸福教育及其限度    一、“幸福教育”的经典气质    二、“幸福教育”的限度l第四章  现代教育的“德性”传统  **节  作为自然人性的“良知”      一、“自律”自我:德性的现代基础    二、卢梭的偏离与分裂    三、良知:人内在本性的发现  第二节  从“权利”到“德性”      一、启蒙主流“权利”的“界限”      二、源于“良知”的德性    三、“普遍意志”为“德性”奠基  第三节  培育“好公民”爱弥儿    一、作为“自然人”的爱弥儿教育    二、培育“新公民”爱弥儿  第四节  “爱弥儿教育”的局限第五章  德福之间的教育取向  **节  整全教育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德福偏致与整合的努力  第三节  健全的个人与公民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