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作者:姜延午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25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8.6(2.9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9.5(3.2折)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816774
  • 条形码:9787549816774 ; 978-7-5498-167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在我们日常接触的化学教科书中,一般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  元素周期表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对于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和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为了让读者朋友了解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周期表的这段历史,《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一书,详细地介绍了门捷列夫其人以及他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内容简介

  自然界多姿多彩,无限多样,但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化学元素却是有限的。它们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元素周期体系。历代的化学家们研究和发现化学元素,曾经走过一条坎坷不平的艰辛道路。《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通过介绍化学元素发现的过程以及这些元素为人类带来的贡献,为学习化学的青少年了解元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目录

探秘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探秘原子结构
人类不同时期对元素的认识
认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有不妥当之处
多种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延续

早期人们对元素规律的探索
元素大发现为是元素周期表形成的基础
测定相对原子的质量
混乱的化学元素
坎古杜瓦的发现
欧德林元素表的优缺点
**次划分主族与副族
“八音律”元素表格的出现
迈耶发表双族式短周期表

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周期
门捷列夫的科学生涯
元素周期律的问世
什么是第八族
门捷列夫预言成真
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修改
元素周期律如何走向世界的
让门捷列夫困扰的问题
预言元素也有错误

门捷列夫周期律的热潮
氩元素是如何发现的
太阳的居民——氦元素
预言氖、氪、氙等元素的应验
氡元素的曲折发现路
是什么解决了相对原子质量颠倒问题
解析稀土金属
元素周期表陆续充实
什么是超铀元素
展开全部

变化中的科学-化学元素是如何发明 节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具有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  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说又做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黄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黄、盐只是表现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黄——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  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黄(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入所缺少的元素。  近现代对元素的探索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  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  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入物体后*终也会分解。”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  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  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  现在,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也了解了破坏原子的方法。  当年波义耳提出的元素概念不外乎是现在所熟知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  物质*终的构成要素是基本粒子,但稳定的原子核很难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作为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似乎更为合理。  元素的定义现在我们应该给元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了。  一般来说,用原子序数和质量数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原子称为核素。如果不考虑质量数,只以原子序数为标准将原子按化学性质分类,这样即使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子也都属于同一类。这类原子称为元素。  元素包括所有原子序数相同的核素。虽然核素和同位素等概念同样是对原子的分类,但是,与元素的含义稍有不同。因此,将元素含义扩充为“原子序数相同的所有原子”。这些原子可以任何形式存在于物质中,可与其他种类的原子化合或混合。  总之,元素是以原子序数为标准的原子的种类,它包括原子序数相同的所有原子。这样,元素的含义就十分清楚了,对应于元素的这个含义,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也相应扩充了。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