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作者:姚雪垠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96
读者评分:4.5分33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82.3(4.9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5435996
  • 条形码:9787535435996 ; 978-7-5354-3599-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内容简介

《李自成(精补本)》由四部曲《天寒霜雪繁》、《闻说真龙种》、《长风驾高浪》、《风散入云悲》组成,在语言、细节、情节上对原作进行了大量压缩精简,特别是原著中有关拔高李自成、高夫人的情节作了大量删节,对红娘子、邵时信等的“忆苦”段落也力加删削,去掉当年为防“棍子”而外加的说明性、议论性文字,为追求简洁、朴素的美学风格,修订者删减大量的余字赘语。精补本还就原著中近千余处叙述自相矛盾或失去照应、史料及历史常识问题、诗词格律的失误以及语病等也都作了修补。新版的《李自成》在结构上更完整紧凑,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更符合历史逻辑,对历史的认识和表现也更丰富。已先睹为快的著名文史学者冯天瑜评价此精补本“同高鹗功业相类”。

李自成【精补本】(1-4册)李自成【精补本】(1-4册) 前言

冯天瑜
  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推出第1卷,即以其内容的厚重深切、表现手法的典雅丰富,引起那一思想禁铜时代读者的惊喜。记得在1964年春节期间,还是大四学生的笔者在湖北图书馆读到该书第1卷时,即领受一阵久违了的现实主义杰作的清朗之风,“卢象升千里勤王”、“崇祯帝忧国如病”的悲剧氛围,令笔者如醉如痴。时过40余年,其初始阅读的强烈印象还鲜明如昨。那时人们私底下曾对《李自成》以“中国的《战争与和平》”相期许。姚雪垠先生驰骋文坛数十年,抗战初期即以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名世,然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大约应该以1963年出版《李白成》第1卷为主要基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姚老获得较之50、60年代不可比拟的优越的写作条件,于耄耋之龄,锲而不舍、锐意精进,《李自成》第2至第5卷遂于70—90年代陆续出版,成为新时期文学园地的一道富于特色的风景线。多卷本《李自成》被公认为“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在历史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时下中国的历史小说奖项以“姚雪垠”命名,是恰如其分的。
  任何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姚老开掘我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借鉴西洋长篇小说多头并进、起伏跌宕的结构方式,发扬五四以降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博采近代新史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明清史的资料发现及研究成果),又汲纳自己坎坷、丰厚的人生经历资源,充分挥洒才情睿智,方熔铸出《李自成》这一恢弘的制作,实得“古今中西大交会”的时代之赐,这是姚老的幸运。借用与李白成(1606—1645)同时代的思想家方以智(1611—1671)的话,或许可以代姚老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今之世,承诸圣之表章,经群英之辩难,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
  岂不幸乎!(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一)
  与获取时代之赐相表里,姚老又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累。《李自成》的构思与写作定型期,恰在“阶级斗争为纲”时段,仅就历史观而论,当年的流行观念为:农民战争是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社会演进的主要推动力。自30年代以来自觉侧身于“左翼”行列的姚雪垠,当然服膺此种观念,并以其指导创作,《李自成》把颂扬农民起义作为主旨,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李白成农民军定位的某种程度的非历史倾向,皆源于此。
  姚老深入探讨过明清之际历史,对明末达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宗法专制帝制的内里结构与种种病端有着真切的认识,其笔下的崇祯及其臣僚、后妃、太监,栩栩如生,颇富历史厚重感。《李自成》塑造的艺术形象崇祯与历史人物崇祯达成高度的统一: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昏聩、腐化的“亡国之君”,而是一位宵衣旰食、刚毅有为的君王,然而,崇祯的励精图治并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甚至他对军政事务自认英明的谋划与具体干预,直接导致的却是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这样一些才能卓越的明朝忠臣的毁灭,正所谓“自坏长城”,朱明王朝无可逆转地在内忧外患中,也可以说在崇祯的终日操切中陷入灭顶深渊。小说对崇祯专横独断、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昭显了“绝对君权”的本质属性,塑造出极具典型意义的专制君主“这一个”。将姚雪垠笔下的崇祯及卢象升、杨嗣昌们,置之施耐庵的高俅、宋徽宗(《水浒传》),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李尔王》),普希金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尉的女儿》),托尔斯泰的亚历山大一世、库图佐夫(《战争与和平》)等帝王将相的文学群像中,非但毫不逊色,其内涵的丰富性更有过之(这得益于明末历史为此提供的丰富素材,以及姚老对这类历史事实的烂熟于胸)。与之相辉映,《李白成》关于明清战争的描写也极见功力,皇太极、多尔衮、孝庄皇后等人的雄强勇武、足智多谋跃然纸上,对于他们学习先进汉文化的热心也有充分表现。与旧小说、旧戏曲将少数民族领袖处理为凶暴蛮横的“番邦狼主”大相径庭,《李自成》塑造了满洲的英俊人物,对这支新兴势力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所发挥的复壮剂、补强剂功能作了艺术的展现。作品塑造的洪承畴也是一个内涵丰满的艺术典型,这里不仅展示了士大夫“夷夏观”、“忠节观”与“珍生观”、“名位观”的搏击交战,还有力地揭开了一个历史真实:明末士子、人民对清朝浩博的开国气象的佩服,从而超越旧史书的“贰臣观”,为明末清初成批士大夫(从范文成到洪承畴)归附清朝的现象,提供一种历史主义的诠释,显现了姚老过人的史学、史才与史识。
  然而,与对崇祯等明廷人物、皇太极等清方人物丝丝入扣、丰满自如的描写相比较,姚老用大气力铺陈的李自成及其部属的形象,却留下不少造作痕迹,这集中表现为李自成、高夫人、红娘子的纯化与拔高,大顺军被一定程度现代化,从而消减了小说关于明末农民战争总体把握的真实感。我们不能将此种缺陷归结为姚老不擅长于描写农民,其实,姚老是熟悉农民造反者的(他少年时曾被“杆午”绑票),他1947年出版的长篇《长夜》对20年代河南“杆子”的描写便十分真实、生动;《李白成》写到张献忠、罗汝才等李系之外的农民军及诸路“杆子”时,妙笔生花,挥洒自如,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可见,在李白成及其部众的描写上露出“现代化”的斧凿痕迹,并非艺术能力不济所致,而主要是出于“歌颂”农民起义的观念驱使,这是流行于上世纪中叶的“非历史”理念的产物,在表现手法上则蹈人《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写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的故辙。姚老笔下的李自成,较之《水浒传》的林冲、武松等“逼上梁山”的好汉,真实可信度有所下降;与普希金《上尉的女儿》以神来之笔勾勒的豪放而狡滑的普加乔夫相比,其艺术感染力也颇有高下之分。笔者自70年代中期结识姚老,即成莫逆之交,20余年问(直至90年代末姚老辞世前夕),曾多次与之切磋此一论题。姚老是个真诚的人,对原先的史观和艺术手法有所坚持,亦有所觉悟,然在创作中改变惯性,殊非易事。
  总之,巨著《李自成》在取得多方面成就的同时,也留下遗憾,这不仅是指姚老因老病终于未能全部完成写作计划,也是指这部长篇存有败笔。多年来,从出版者到读者一直抱着完善《李白成》的希冀,我们这些姚老的友人此种念想就更为强烈,但也深知其难。所幸,这个世上有一位可以修订补充《李自成》的人物在,这便是曾任姚老助手多年、学识渊博、文学才能卓异的俞汝捷先生,由于他的艰辛努力,我们的期待没有落空。
  置于诸君案头的这部南汝捷兄完成的《李自成》(精补本),在“精简”与“补写”两线用力。在“精简”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节略。在保持原著章节完整的前提下,从语言、细节、情节人手,下细致的删节功夫。原著300多万字,节略为190万字,加上补写的20万字,精补本计210万字。结构上将原著5卷12册整合为四部曲,每部以一句五言杜诗作标题:《天寒霜雪繁》、《闻说真龙种》、《长风驾高浪》、《风散入云悲》,正与起义军“潜伏一转折一挺进一败亡”的悲剧历程相切合。
  二、铲除非艺术、非历史的痕迹。凡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说明一概删除;对原著拔高李自成、高夫人等人物的描述则力加笔削。
  三、纠正历史知识性的失误。如《东周列国志》系清人蔡元放据冯梦龙《新列国志》修订润色而成,原著却在刘宗敏言谈里出现该书名。四、救正诗词格律方面的错讹。姚老五十岁以后方开始写旧体诗,原著中各类人物的诗词大都由姚老拟出,多半妥帖,颇能增辉,然某些作品也有平仄失误之处。
  五、原著头绪纷繁、经纬万端,难免出现情节疏误或自相抵牾处,精补本逐一予以补正。
  六、修正语病。
  汝捷兄又完成了“补写”工作,其中主要增补的一大段落,是崇祯十六年的部分。按姚老原来的计划,崇祯十五年冬至十六年冬的情节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需要重笔渲染的。它包括一败孙传庭、与革左等在汝宁会师、在襄阳建立政权、火并曹操与革里眼、二败孙传庭、在西安建立政权、米脂祭祖等情节,并侧面交代张献忠的行踪和皇太极之死等大事。其篇幅相当于整个第四卷。可是自1985年汝捷兄替姚老整理完第五卷离开后,十余年问姚老始终未写第四卷,后来患退行性脑软化症,1997年又突然中风,更不能动笔了。到1999年要出书时,姚老已经逝世,后人万般无奈,只好将第五卷一分为二,前面一半就称为“第四卷”。但所有的读者读完第三卷《慧梅之死》后,翻开“第四卷”,发现已到崇祯十七年,都会大惑不解,因为这个断裂、阙失实在太明显了。缺了整整一年!
  精补本不但补写了阙失的重要情节,而且还完成了姚老有愿望而无构思的江南单元。汝捷兄笔下的《烟波江南》极富情致,尚炯等人观照下的黄鹤楼、长春观、秦淮河、苏州园林饱含文化内涵与社会内容,华叔敏、施丽的故事感人至深。
  从小说艺术看,整个补写部分有如下特点:
  语言风格与原著保持一致,但十分简练,没有拖泥带水的废话。官场称呼、略带文言色彩的文人对话都显得准确而自然,没有生硬、拼凑之感,新撰的诗词也都颇具功力。这得益于汝捷兄早年打下的旧学基础。几年前他写过一篇回忆瞿蜕园先生的长文《花朝长忆蜕园师》,从中可以看到他在青年时代与老辈学者的交往及所受的熏陶。汝捷兄还应邀为武汉大学国学班开过很受学生欢迎的诗词写作课。
  人物性格也与原著保持一致,同时注意性格的发展。补写部分张献忠、崇祯等形象在生动性方面都不亚于原著;孙传庭的性格则明显地有发展,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李自成的缺点、局限都通过具体的情节更加暴露,身上已没有什么光环。对次要人物如红娘子则既补写了她与李岩的夫妻生活,也写出了她的精明与世故,从而为以后李岩被害前她的疑虑表现作了铺垫。
  汝捷兄以前写过探讨小说风格与技巧的《小说二十四美》,这次写小说,则设法将以往的纸上谈兵用到创作实践中来。譬如关于人物外貌、景物、环境、氛围的描写,在《流动之美》一篇中曾以莱辛所举荷马史诗为例,谈到化静为动的写法,也就是对事物不作静止、刻板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感受烘托出来。这一特点在补写部分便时有表现。如写孙传庭在总督衙门开誓师大会,写他的威信,便着重刻画苏京的感受,而不作其它渲染。
  汝捷兄的“精简”工作,对《李自成》的某些累赘作了外科切除手术,虽不能完全解决原著的弊端,但新本毕竟较为清俊、爽利了,此亦功莫大焉。其?补写”工作,则沿着姚老创作思路与风格,锐意进取,颇有创获,令全书结构与内容更为完整,笔者以为,汝捷兄的增补同高鹗功业相类。读者诸君,以为如何?姚老地下有知,以为如何?
  2007年11月24日拟于武昌珞珈山麓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目录

一·天寒霜雪繁
序言 冯天瑜
一、北京在戒严中(**——三章)
二、潼关南原大战(第四——十三章)
三、义送摇旗(第十四——十五章)
四、谷城会晤(第十六——十九章)
五、崤函疑兵(第二十——二十一章)
六、卢象升之死(第二十二——二十三章)
七、商洛潜伏(第二十四——二十五章)
八、从北京到商洛(第二十六——二十八章)
九、张献忠谷城起义(第二十九章)
十、夫妻会师(第三十——三十一章)
十一、北京的忧郁(第三十二章)
十二、商洛壮歌(第三十三——四十七章)
十三、汴梁秋色(第四十八——五十章)
十四、杨嗣昌出京督师(第五十——五十四章)
十五、张献忠与左良玉(第五十五——五十六章)

二·闻说真龙种
一、从商洛到鄂西(**——四章)
二、紫禁城内外(第五——十章)
三、李自成星驰入豫(第十一——十三章)
四、李岩起义(第十四——十九章)
五、伏牛冬日(第二十——二十六章)
六、河洛风云(第二十七——三十一章)
七、高夫人东征小记(第三十二——三十三章)
八、燕山楚水(第三十四——三十七章)
九、洪承畴出关(第三十八章)
十、三雄聚会(第三十九——四十四章)
十一、辽海崩溃(第四十五——四十七章)
十二、项城战役(第四十八——四十九章)
十三、横扫宛叶(第五十——五十一章)

三·长风驾高浪
一、再攻开封(**——四章)
二、燕辽纪事(第五——八章)
三、慧梅出嫁(第九——十二章)
四、袁时中叛变(第十三——十七章)
五、朱仙镇(第十八——二十三章)
六、洪水滔滔(第二十四——三十六章)
七、一败孙传庭(第三十七——三十九章)
八、慧梅之死(第四十——四十二章)
九、汝宁会师(第四十三——四十四章)
十、襄水奔流(第四十五——四十九章)
十一、烟波江南(第五十——五十三章)
十二、二败孙传庭(第五十四——五十七章)
十三、威加海内归故乡(第五十八——五十九章)

四·风散入云悲
一、甲申初春(**——五章)
二、围城时刻(第六——十章)
三、崇祯皇帝之死(第十一——十二章)
四、李自成在武英殿(第十三——十七章)
五、招降失败(第十八——十九章)
六、决计东征(第二十——二十四章)
七、多尔衮时代的开始(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八、兵败山海关(第二十七——三十二章)
九、悲风为我从天来(第三十三——三十七章)
十、太子案始末(第三十八——四十一章)
十一、巨星陨落(第四十二——四十九章)
尾声(第五十——五十一章)
后记 俞汝捷
展开全部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节选

北京在戒严中 **章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晚上,约摸一更时分,北京城里已经静街,显得特 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 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或白色的纸灯笼,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微弱的灯光下 ,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 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 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 声里逐渐远去。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 岸,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 有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 ,但是城里居民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消息,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清兵放的大炮 。 从崇祯登极以来,十一年中,清兵已经四次人塞,三次直逼北京城下。 所以尽管东城外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但深宅大院中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 活。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府第中,为着怕万一被宫中听见,在歌舞侑酒时不用 锣鼓,甚至不用丝竹,只让歌妓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低 唱,有时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 盘旋。主人和客人停杯在手,脚尖儿在地上轻轻点着,注目静听,几乎连呼 吸也停顿下来。他们很少留意城外的炮声和火光,更没人去想一想应该向朝 廷献一个什么计策,倒是那些住宿在太庙后院古柏树上和煤山松树上的仙鹤 ,被炮声惊得时不时成群飞起,在紫禁城和东城的上空盘旋,发出凄凉的叫 声。 北京城里的灾民和乞丐本来就多,两天来又从通州和东郊逃进来十几万 人,没处收容,有很多人睡在街两旁的屋檐底下,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 寒风中颤抖着,呻吟着,抱怨着,叹息着。女人们小声地呼着老天爷,哀哀 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裂着大人 的心。从上月二十四日戒严以来,每天都有上百的难民死亡,多的竟达二三 百人。虽然五城都设有粥厂放赈,但死亡率愈来愈高。 今天晚上,崇祯皇帝是在承乾宫同他*宠爱的田妃一起用膳。他名叫朱 由检,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的弟弟。虽然他还不到二十八岁,但小 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两颊在几盏宫灯下显得 苍白而憔悴。他祖父和哥哥做皇帝时,都是整年不上朝,把一切国家大事交 给亲信的太监们去处理。到了他继承大统,力矫此弊,事必躬亲。偏偏这些 年他越是想“励精图治”,越显得是枉抛心力,一事无成,只见全国局势一 天乱似一天,每天送进宫来的各样文书像雪花一般落上御案。为着文书太多 ,他采取了宋朝用过的办法,叫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 前边,叫做引黄,再用黄纸把内容摘要写出,贴在后边,叫做贴黄。这样, 他可以先看看引黄和贴黄,不太重要的就不必详阅全文,可是紧急军情密奏 和塘报,随到随送进宫来,照例没有引黄,更没有贴黄。所以尽管采用了这 个办法,他仍然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文书,睡觉经常在三更以后,也有时通宵 不眠。 有时他觉得实在疲倦,就叫秉笔太监把奏疏和塘报读给他听,替他拟旨 ,但是他对太监们也不能完全放心,时常疑心他们同廷臣暗中勾搭,把他蒙 在鼓里,于是他稍微休息一下,仍旧挣扎精神,亲自批阅文书,亲自拟旨。 在明代,有些重要上谕的稿子由内阁辅臣代拟,叫做票拟。崇祯对辅臣们的 票拟总是不很满意,自己不得不用朱笔修改字句。今天下午他本来就心情烦 闷,偏偏事有凑巧,他在一位阁臣的票拟中看见了一个笑话:竟然把别人奏 疏中的“何况”二字当做了人名。他除用朱笔改正之外,又加了一个眉批, 把这位由翰林院出身的、素称“饱学之士”的阁臣严厉地训斥一顿。这件事 情,在同田妃一起吃晚饭时不由得又想了起来,使他的十分沉重的心头更增 加了不愉快。 饭后,田妃为要给皇上解闷,把她画的一册《群芳图》呈给他看。这是 二十四幅工笔花卉,崇祯平日十分称赏,特意叫御用监用名贵的黄色锦缎装 裱成册。他随便翻了一下,看见每幅册页上除原有的“承乾宫印”的阳文朱 印之外,又盖了一个“南熏秘玩”的阴文朱印,更加古雅。他早就答应过要 在每幅画页上题一首诗,田妃也为他的许诺跪下去谢过恩,可是几个月过去 了,他一直没有时间,也缺乏题诗的兴致。他一边心不在焉地浏览画册,一 边向旁边侍立的一个太监问: “高起潜来了么?” “皇爷说在文华殿召见他,他已经在那里恭候圣驾。” “杨嗣昌还没有到?” “他正在齐化门一带城上巡视,已经派人去召他进宫,马上就到。” 他把画册交还田妃,从旁边一张紫檀木茶几上端起一只碧玉杯,喝了一 口热茶,轻轻地嘘口闷气。整个承乾宫,从田妃到宫女和太监们,都提心吊 胆,连大气儿也不敢出。田妃多么想知道城外的战事情形,然而她绝不敢向 皇帝问一个字。不要说她是妃子,就是皇后,也严禁对国事说一句话。这是 规矩,也叫做“祖宗家法”,而崇祯对这一点更其重视。他愁眉不展地喝过 几口茶,把杯子放回茶几上,烦躁而又威严地低声说: “起驾!” 当皇帝乘辇到文华门外时,高起潜跪在汉白玉甬道一旁,用尖尖的嗓音 像唱一般地说: “奴婢高起潜接驾!” 崇祯没有理他,下了辇,穿过前殿,一直走进文华后殿东头一问,在一 把铺着黄垫子的雕龙靠椅上坐下。高起潜跟了进来,重新跪下去,行了一拜 三叩头的常朝礼。如果是一般太监,一天到晚在皇帝左右侍候,当然用不着 这样多的礼节,但他现在是皇帝特派的总监军,监督天下勤王兵对清兵作战 。 “今天的消息如何?”崇祯问,“炮声好像又近了。” 高起潜跪着回答:“东虏兵势甚锐,今天已经过了通州,看情形会进犯 京师。” “满鞑子”、“鞑虏”等是当时人对满族侮辱性的称呼。 有片刻工夫,崇祯默不做声。为保持自尊心,他不肯直然提出来他急于 要知道的那个问题。 “昌平要紧,”他慢吞吞地说,“那是祖宗的陵寝所在,务必好生防守 。” “请皇爷放心。卢象升的宣、大、山西军队已经有一部分增援昌平。依 奴婢看,昌平是不要紧了。” 又沉默一阵。崇祯从一位宫女手里接过来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他用嘴唇轻轻地咂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只天青色宣窑暗龙杯。高 起潜完全明白皇上的心思,但是他等着皇上自己先提起来那一个极其重大的 问题,免得日后皇上的主意一变,自己会吃罪不起。站在旁边侍候的几个宫 女和太监偷偷地打量着皇上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当皇上的眼睛刚刚离开 茶杯时,一位宫女立刻走前一步,用双手捧着一个堆漆泥金盘子把茶杯接过 来,小心地走了出去,其余的宫女和太监也都在一两秒钟之内蹑着脚退了出 去。 现在文华殿里只剩下皇上和高起潜两个人了。崇祯站起来,在暖阁里来 回踱了片刻,然后用沉重的低声说: “高起潜,朕叫你总监天下勤王兵马,这担子不轻啊。你可得小心办事 ,驱逐鞑虏,保卫京师,万不可负朕意。” 高起潜很明白皇上只是希望他“小心办事”,并不要求他勇猛作战,而 他自己也确实很怕清兵,然而他用慷慨的声调回答说: “奴婢甘愿赴汤蹈火,战死沙场,决不辜负皇爷多年来豢养之恩。” 崇祯点点头,在龙椅上坐下去,小声说: “起来吧!” 高起潜又叩了一个头,然后从地上站起来,等候皇上同他谈那个机密问 题。就在这时候,在明亮的宫灯下边,我们才看清楚高起潜是一个身材魁梧 、没有胡须的中年人,虽然他已经四十多岁,但由于保养得好,面皮红润, 看起来只像三十出头年纪。同崇祯皇帝苍白、疲倦和忧郁的面容相比较,完 全是两种情形。 “勤王兵马虽然到了几万,”崇祯突然把谈话转入正题,“但我们既要 安内,又要攘外,二者不可得兼。历年用兵,国家元气损伤很大,如无必胜 把握,还是以持满不发为上策。你是总监军,总要相机进止,不可浪战。” 他把“浪战”两个字说得慢一些,响一些,生怕高起潜不够注意,然后停顿 片刻,接着说,“与其将这几万人马孤注一掷,不如留下来这一点家当,日 后还有用处。” 高起潜赶快跪下说:“皇上圣虑深远,说得极是。奴婢一定相机进止, 不敢浪战。” “使将士以弱敌强,暴骨沙场,不惟有损国家元气,朕心亦殊不忍。” 崇祯用不胜悲悯的口气把话说完,向高起潜的脸上扫了一眼,好像在问:“ 你明白么?” 高起潜深知皇上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关于那个问题只能点到这里, 以下的话必须由他揭开,于是赶快放低声音说: “皇上是尧舜之君,仁德被于草木,爱将士犹如赤子。以今日形势而言 ,既要内剿流贼,又要外抗东虏,兵力财力两困,都不好办。如果议和可以 成功……” “外边有何意见?”崇祯赶快问,没等他把话说完。 “外边似乎没有人知道此事。”高起潜毫不迟疑地撒谎说。其实由皇帝 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秘密主持向满洲试图议和的消息不但朝廷上文武百官都已 经知道,连满城百姓也都在纷纷谈论,而且不但老百姓很不同意,连文武百 官中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只是他们没有抓到证据,不敢贸然上疏力争。听 了高起潜的回答,崇祯有点放心了,小声嘱咐说:“这事要让杨嗣昌迅速进 行,切不可使外廷百官知道,致密议未成,先遭物议。” “奴婢知道。” “对东虏要抚,一定得抚!”皇帝用坚决的口气说,故意用个“抚”字 ,以掩饰向满洲求和的实际,也不失他大皇帝的无上崇高的身份:“倘若抚 事可成,”他接着说,“国家无东顾之忧。即可抽调关宁铁骑与宣大劲旅, 全力剿贼,克期荡平内乱。卢象升今夜可到?” “是,今夜可到。” “要嘱咐他务须持重,不可轻战。” “奴婢领旨。” 一个年轻长随太监手提一盏宫灯进来,躬着身子奏道: “启奏皇爷,兵部尚书杨嗣昌已到。” “叫他进来。”崇祯说,向高起潜挥一下手。高起潜马上叩了一个头, 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P1-5

 

 

 

 

 

 

李自成【精补本】(1-4册) 作者简介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70年笔墨生涯中创作了近千万字各类文学作品,在20世纪中国文坛留下了深深足印。所撰长篇小说《长夜》法译本在1984年玫瑰节世界名作家会议上为作者赢得马赛市纪念勋章。代表作《李自成》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全书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一卷日译本(书名《叛旗》)获日本翻译文化奖。

商品评论(33条)
  • 主题:

    姚雪垠的名著精补本,品相太好了。

    2020/6/8 0:03:14
    读者:262***(购买过本书)
  • 主题:

    李自成的改编本

    2019/3/12 20:18:02
  • 主题:李自成【精补本】(1-4册)

    200多万字,读了好几个晚上,哈哈

    2017/2/4 9:38:57
    读者:104***(购买过本书)
  • 主题:李自成精补版

    已经有了一套姚老的李自成,但还是觉得买了这套才完整。品相很一般,尚能接受。

    2016/12/24 20:58:20
    读者:193***(购买过本书)
  • 主题:灰常满意!

    《李自成(五卷本)》原著姚雪垠,十多年前读过了,至今有些情节仍谙熟能详。此次冯天瑜先生的精补本(精缩改补本)别有特色,且比原著少了100多万字,值得阅藏!

    2016/10/24 16:15:12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中图总能买到绝版好书!

    中图总能买到绝版好书!这书找了很久,别处都没有了,感谢中图!

    2016/10/24 9:57:46
    读者:zha***(购买过本书)
  • 主题:补过的不一样哦

    花四十多天阅读一篇,感觉比原著情节紧凑,精补者花了功夫

    2016/10/8 15:19:05
    读者:255***(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中图总能买到绝版好书!

    中图总能买到绝版好书!这书找了很久,别处都没有了,感谢中图!

    2016/9/23 11:28:04
    读者:zha***(购买过本书)
  • 主题:李自成【精补本】(1-4册)

    手头有全本的,买套精补本看看。可惜书有破损,也比较脏。

    2016/4/8 13:03:54
    读者:240***(购买过本书)
  • 主题:好书,实惠,满意。

    略旧略旧略旧

    2015/12/4 16:35:31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