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23.4(4.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6.8(8.5折)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32111
  • 条形码:9787516132111 ; 978-7-5161-321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本书特色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结论部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总结,**,空间在自身重构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现代性,并在三重复合结构中得以体现。第二、空间的重构从城市化、世俗化、民间社会复兴等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第三是结论的主体部分,焦点在于影响空间重构的两大要素:权力与日常生活。权力更多的体现于空间支配的层面,而日常生活则在空间使用的层面占据主导,两者在塑造空间的过程中是一种辨证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内容简介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分为导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四大部分,导论对空间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阐明了本项研究的方法论、基本概念、研究地点和方法、篇章结构和内在逻辑。由于本文以“空间的生产”为基本的研究轴线,所以正文分为四章,每一章分别对应“生产”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即谁来生产?为什么生产?生产的结果是什么?怎样生产?从而完整展示一个空间产品的形成过程,凸现空间的“社会产品”特征。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目录


导论
**节 研究缘起及论题
第二节 空间社会学研究回顾
一 国外研究回顾
二 国内研究回顾
第三节 方法论立场及基本概念解析
一 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
二“空间”概念解析
三 空间的衍生概念:场所、同存性、时空压缩
四 空间生产的关键概念:权力
五 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
六 主要分析工具
第四节 研究地点及方法
第五节 篇章结构及阐释逻辑
**章 从前现代到现代——从占用到支配
**节 黔灵山概况及空间重构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谁的空间?
小结
第二章 空间重构中的关键社会行动
**节 权力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权力化
一 国家权力的空间呈现
二 权力的空间对抗
第二节 空间实践中的现代性呈现
一 城市化
二 商业化
三 时空压缩
小结
第三章 作为社会产品的空间
**节 空间意义的呈现及社会认同
第二节 作为日常生活体验的空间
一“圣泉”的兴衰
二 空间日常性的普遍化
小结
第四章 空间实践的技术
**节 精神空间的符码及其运作
第二节 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第三节 物质性符码之运作
第四节 空间禁忌
一 源自空间产权的禁忌
二 源于秩序的禁忌
第五节 空间规划
小结
结论
**节 三重复合结构的转型——空间如何获得现代性
一 物质形态的演变
二 空间意义与效用的互动演化
第二节 现代化的空间解释——一种中国式的体验
一 城乡空间转变的现代性逻辑
二 世俗与平民的空间
三 国家威权的缓和与民间社会的复兴
第三节 空间重构过程的要素分析——权力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 作者简介

  叶涯剑,1975年生于贵州安顺,先后就读于重庆商学院、贵州大学、中山大学,2006年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研究方向为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变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