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中国模式之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14803
- 条形码:9787516114803 ; 978-7-5161-148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模式之争 本书特色
从“中国模式”的全球争论可以看出: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三者有机地结合是其本质特征。“中国模式”仍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和环境等各领域的多重挑战。我们既不能照抄别国模式,也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既不能拒绝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也不能否认“中国模式”的国际意义。我们应在对“中国模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充满信心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和探究“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模式之争》由李建国编著,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中国模式之争 内容简介
“中国模式”之争主要有三:概念之争,特征之争,意义之争。从争论可以看出: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三者有机地结合是其本质特征。“中国模式”仍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和环境等各领域的多重挑战。我们既不能照抄别国模式,也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既不能拒绝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也不能否认“中国模式”的国际意义。我们应在对“中国模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充满信心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和探究“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模式之争 目录
前言
a方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程恩富、辛向阳、彭国华、杨学博
不应用西方“普世价值”否定“中国模式”
钟卫华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中国制度
陈锦华
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
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
对“中国模式”有四个误解
徐崇温
国外近期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动向
徐崇温
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模式
赵曜
“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
秦宣
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
杨煌
中国模式的含义
张 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模式
许友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许友伦
中国模式及其意义
张维为
中国模式,人民共和国60年的成果
潘 维
“中国模式”是一个新故事
郑杭生
中国模式研究应去政治化
郑永年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郑永年
关于中国模式问题
朱穆之
74.55%的民众认可“中国模式”
艾芸
b方
慎提“中国模式”
李君如
“中国模式”远未定型
高放
“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
俞可平
“中国模式”是一个伪命题
包心鉴
“中国模式”概念批判
冯海波、崔伟
不主张用“中国模式”概括发展实践
辛鸣
“中国模式”的学术辨析
燕继荣
“中国模式”不可能“去政治化”
唐士其
“中国模式”面临生死考验
吴 江
c方
中国模式祸福未定我们不要忘乎所以
吴敬琏
中国模式还是过渡性体制?
吴敬琏
强调“中国模式”可能误导改革
高尚全
反对现在提中国模式
秦晓、李泽厚、马国川
中国道路还是中国模式?
甘阳
“中国模式”是老故事
薛 涌
我看“中国模式”
杨继绳
“中国模式”是与非
张弘
后记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3.7¥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10.8¥32.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8.4¥5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8¥32.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0.8¥35 -
中国政治二千年
¥11.6¥20 -
1793乾隆英使靓见记(九品)
¥13.7¥39 -
佞幸-中国宦官与中国政治
¥41.6¥58 -
中国科举文化
¥21.8¥68 -
为什么是中国
¥19.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