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作者:艾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3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3.8(4.9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14865
  • 条形码:9787516114865 ; 978-7-5161-148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编著者艾冲。 为便于研究论述,本书划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包含若干章节。这六个部分内容包括:当代自然地理面貌与公元6世纪末自然地理复原,隋唐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包含后套平原)行政区划建制,隋唐“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数量与分布,隋唐农耕、畜牧、手工和商贸诸业的盛衰与分布,城市与城镇的分布及影响,公元9世纪“河曲”地域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响应,*后是研究结论。如此的编排主要是出于逻辑关系的考虑,意在采取层层深入之方式全面地探讨涉及鄂尔多斯高原(包含后套平原)地域的相关人、地关系专题。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探讨隋唐时期鄂尔多斯高原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建制、人口数量与分布、各种经济活动、城市与城镇的出现与发展历程,及其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作用,同时探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响应与反作用。研究结论旨在为推动当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目录

绪言**部分鄂尔多斯高原(暨后套平原)自然地理概述**章现代鄂尔多斯高原(暨后套平原)自然地理面貌**节鄂尔多斯高原的地势地形与土壤类型第二节鄂尔多斯高原(暨后套平原)气候状况第三节鄂尔多斯高原的河流、湖泊、植被及动物状况第二章公元6世纪末鄂尔多斯高原自然地理概貌**节鄂尔多斯高原东半部第二节鄂尔多斯高原西半部第二部分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第三章隋代“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节隋文帝时期“河曲”总管府的建置第二节隋炀帝时期“河曲”政区的变化第四章唐代前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都督府、州/郡、县**节唐前期“河曲”四都督府的建制演变第二节唐前期“河曲”四都督府的管区变迁第五章唐代后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镧――节度司、郡/州、县**节唐后期的灵盐与夏绥两节度司建制第二节唐后期的振武与天德两方镇建制第六章唐代前期“河曲”地域粟特人“六胡州”建制演替**节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建制及治城的分布第二节唐代“六胡州”与“宥州”管区概述第七章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及邻区突厥族羁縻府州建制**节前期:“北开”等四府与“顺州”等四府的继承关系第二节后期:碛南地区四都督府的设置与地望第三部分隋唐时期“河曲”地域各族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其生业构成第八章隋代“河曲”地域人口的数量与分布**节隋代大业五年“河曲”六郡农业人口的推算第二节隋代“河曲”地域牧业人口的推断第九章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节唐朝地方政府统计的在籍“河曲”汉族人口第二节唐代“河曲”地域稽胡人口的数量与分布第三节唐代“河曲”地域突厥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分布第四节唐代“河曲”地域粟特人口的数量波动及分布第五节唐代“河曲”地域铁勒人口的数量升降与分布第六节唐代“河曲”地域吐谷浑人口的分布与数量第七节唐代党项羌人口的东迁和扩散第十章唐代后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第四部分隋唐时期“河曲”地域农耕、畜牧、手工和商贸诸业的分布格局第十一章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的农牧演替**节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农耕业的分布与变迁第二节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畜牧业的分布及变迁第三节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的农牧演替过程及特征第十二章唐代“河曲”地域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布与兴衰**节唐代“河曲”地域手工业的类别、分布及变迁第二节唐代“河曲”地域商贸业的类型、分布与兴衰第三节唐代“河曲”手工业、商贸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第十三章唐代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力度差异及原因**节唐代农耕业对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影响与作用第二节唐代畜牧业对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影响与作用第三节唐代手工业和商业对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影响与作用第四节各种经济活动影响高原自然环境的力度差异及原因第十四章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屯田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节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的环境概述第二节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屯田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第三节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屯田经济对环境的影响第五部分唐代“河曲”地域城市及城镇的分布与影响第十五章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与作用**节“河曲”外围驻防城体系的形成和分布第二节“河曲”内部驻防城体系的形成与分布第三节唐后期防御重心南移而引致“河曲”南部筑城活动第四节“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地理特征及环境影响第十六章唐代“河曲”地域城市及城镇的等级与形制**节唐代“河曲”地域城市及城镇的类型与等级第二节唐代“河曲”地域城市的形制第六部分隋唐时期“河曲”地域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作用的响应第十七章友好型响应――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对和谐**节隋唐时期后套平原的自然环境演变第二节公元九世纪“河曲”边缘地带的生态环境第十八章负面型响应――局部区域自然环境退化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节初期“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及其原因第二节公元7―9世纪库布齐沙漠分布范围及影响第七部分研究结论第十九章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总结与反思第二十章历史启示:应对鄂尔多斯高原自然环境退化的方略附录:相关论文历史时期灵州治城的变迁新探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