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历史-五代史

中国历史-五代史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3-01
所属丛书: 中国历史
开本: 16开 页数: 578
读者评分:4.3分7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6.8(7.1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历史-五代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077277
  • 条形码:9787010077277 ; 978-7-01-00772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历史-五代史 本书特色

自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建梁(史称后梁),至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史称后周)建宋,这段时间,共计54年,史称“五代”;在此期间,南北各地又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史称“十国”。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发展,又是由长期僵持之局转向统一局面的过渡时期。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来考察,五代十国是一个大震荡、大变革的时期。本书前后三位作者,相隔二十余年。作者探幽索隐,详加考究,分两次合力撰写而成。全书共12章,正文涉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兴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典章制度等若干层面,其中不乏作者的别裁心得,是迄今为止关于五代十国历史的精心之作。

中国历史-五代史 内容简介

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发展,又是由长期僵持之局转向统一局面的过渡时期。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来考察,五代十国是一个大震荡、大变革的时期,这段历史“表面上乱,实质是变”,是中国社会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的重要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终于没有成为“五代”以后的第六代,中国历史又开始显现出走向统一的曙光。
本书前后三位作者,相隔二十余年。作者探幽索隐,详加考究,分两次合力撰写而成。全书共12章37节,另有原序、前言、五代十国年表、征引文献、索引、后记、增订后记、编辑后记等,还有近500幅文物图片。正文内容颇为丰赡翔实,涉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兴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典章制度等若干层面,其中不乏作者的别裁心得,是迄今为止关于五代十国历史的精心之作。

中国历史-五代史 目录


前言
**章 唐朝覆灭和后梁、后唐的嬗替
**节 藩镇割据与唐朝灭亡
一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回顾
二 唐朝的末日
三 两大镇争霸与后梁建国
第二节 后梁和后唐的兴替
一 后梁建国与形势的转变
二 夹河相战与后梁灭亡
三 后唐庄宗的倒行逆施及其覆灭
四 短暂的“小康之局”与后唐的灭亡
第三节 梁、唐两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 后梁、后唐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 唐末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 南方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节 江淮两浙的短期混战与割据政权的建立
一 江淮残破与浙东混战
二 吴和南唐的嬗替
三 吴越建国于钱塘
第二节 闽、粤出现的割据政权——闽和南汉
一 刘氏据岭南建南汉
二 王氏入福建,建立闽国
第三节 割据两川的前蜀和后蜀
一 唐廷入川与蜀中大乱
二 王建称帝成都,建立前蜀
三 前蜀覆灭,孟氏建后蜀
第四节 两湖的马楚与高氏南平
一 湖南混战与马殷建楚国
二 马楚与境内诸族的交往
三 高氏据荆南
第五节 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 劳动力的增长与农田水利的发展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三 商业的活跃
第三章 契丹的崛起与中原人民的抗辽斗争
**节 契丹的崛起与建国
一 契丹族的发展和阿保机建国
二 契丹的政治经济
第二节 契丹族南侵与被逐出中原
一 投靠辽主,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二 辽军南侵,中原人民奋起抗辽
第三节 后汉政权的建立与速亡
一 刘知远称帝与后汉的残暴统治
二 后汉覆灭与北汉小王朝的出现
第四章 统一趋势的发展和后周的改革
**节 南方形势的变化和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
一 闽、楚的覆灭
二 南汉的残暴统治与张遇贤领导的岭南农民起义
三 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与南唐、后蜀的衰落
第二节 统一因素的增长与后周二主的改革
一 统一因素的增长
二 后周二主的改革
第三节 杰出政治家后周世宗的统一活动
一 初次北伐整顿禁军
二 策划统一西取四州
三 三驾江淮二次北伐
第五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一):职官制度
**节 宰相制度
第二节 枢密使与枢密院
第三节 翰林学士与翰林学士院
第四节 三司与三司使
第六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二):法律制度
**节 法典之编纂
第二节 司法制度
第七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三):选举制度
**节 贡举制度
第二节 铨选制度
第八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四):军事制度
**节 中央禁军
一 六军
二 侍卫亲军
三 殿前军
第二节 藩镇兵
一 亲兵
二 牙兵
三 牙外兵与外镇兵
四 州兵
五 乡兵
第三节 军事编制及指挥系统
一 军事编制
二 军事指挥系统
第四节 兵员的征集
一 募兵制
二 征兵制
第九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五):经济制度
**节 土地政策
一 荒闲无主田土的劝民垦荒政策
二 对逃户田土的处理政策
三 营田与屯田政策
四 优宠亲贵的赐田政策
第二节 赋役制度
一 两税征收
二 商税之征
三 徭役的征发
第三节 禁榷制度
一 盐的禁榷
二 酒曲的禁榷
三 茶的禁榷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 货币的铸造
二 控制私销、私铸的禁令
三 严禁恶钱
第十章 五代的周边各族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节 周边各族与内地的交往
一 东北各族
二 西北各族
三 西南诸族
第二节 五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 高丽、新罗和日本
二 南海诸国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科学文化
**节 科学技术
第二节 史学、佛教与道教
一 史学
二 佛教
三 道教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
一 文学
二 绘画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社会思潮
**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
一 隐逸之风
二 任侠之风
三 义儿之风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思潮
一 华夷之辨
二 忠节观念
附录一 五代十国年表
附录二 征引文献目录
附录三 索引(按笔画为序)
后记
增订后记
编辑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五代史 节选

《中国历史:五代史》前后三位作者,相隔二十余年。作者探幽索隐,详加考究,分两次合力撰写而成。全书共12章37节,另有原序、前言、五代十国年表、征引文献、索引、后记、增订后记、编辑后记等,还有近500幅文物图片。正文内容颇为丰赡翔实,涉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兴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典章制度等若干层面,其中不乏作者的别裁心得,是迄今为止关于五代十国历史的精心之作。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发展,又是由长期僵持之局转向统一局面的过渡时期。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来考察,五代十国是一个大震荡、大变革的时期,这段历史“表面上乱,实质是变”,是中国社会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的重要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终于没有成为“五代”以后的第六代,中国历史又开始显现出走向统一的曙光。

商品评论(7条)
  • 主题:中国历史-五代史

    这套书内容极佳,只是纸张装帧与图片配不上文字的档次!

    2016/11/23 9:53:05
    读者:775***(购买过本书)
  • 主题:品相不错!

    主要是觉得这套书的插图品质低,文字水准挺高 希望在特价区见到更多的这套书

    2016/6/6 15:47:24
    读者:zzy***(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中国历史-五代史

    这个版本的很不错!都是最有学识的作者编的

    2014/11/9 15:37:00
  • 主题:是自己想要的书

    书很厚重,各部分内容讲的挺细。

    2013/1/5 22:20:06
    读者:liu***(购买过本书)
  • 主题:难寻五代史

    五代史的断代史很难找的,只是这一套书籍偏贵,五折还是贵。

    2012/12/4 15:51:16
    读者:dah***(购买过本书)
  • 主题:很不错的书

    很不错的书,比《五代史纲》有所进步。就是这种开本、排版方式和纸张我不喜欢。

    2012/6/12 12:17:48
    读者:laz***(购买过本书)
  • 主题:好像是现代第一部五代的专门史书吧

    五代是个很尴尬的历史时期,要么后附于隋唐,要么开篇于北宋,这也许是现代第一部专门的五代史,当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

    2011/3/4 14:48:40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