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

作者:曹霞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4-01
所属丛书: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开本: 32开 页数: 32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4.4(7.2折) 定价  ¥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880498
  • 条形码:9787505880498 ; 978-7-5058-804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 内容简介

西部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混杂居住的重要地区,至今仍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为集中的区域,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都在西部,它们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五个少数民族省,即甘肃、青海、四川、贵州和去南。在中国56个民族中,55个民族都有人生活在西部地区。除汉族以外,还有38个世界民族。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来一些零散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汲取学术前辈研究的精华,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方法,收集*新的统计资料著述而成。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课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的现状与特征、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分析、内蒙古城乡差距日渐扩大的原因、协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 目录

导论
一、西部民族地区的界定
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三、内蒙古在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章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的现状与特征
**节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历史与现状
一、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
二、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竞争力逐步提升
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第二节 内蒙古城乡差距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收入差距
二、生活水平差距
三、社会保障差距
四、公共品供给差距
五、科教文卫事业差距
第三节 内蒙古各盟市城乡差距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内蒙古各盟市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现状
二、内蒙古各盟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分析
三、内蒙古各盟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较分析
第四节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关系特征分析
一、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的排位与主要经济指标的排位不相称
二、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本区经济增长不协调
三、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全国相比不协调
四、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发展水平不协调
五、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单一,多元化程度低
第五节 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差距扩大的辩证认识
一、城乡差距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二、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负面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分析
**节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理论与实证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
二、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三、各盟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成因与对策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成因分析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促进的对策
第三章 内蒙古城乡差距日渐扩大的原因
**节 内蒙古城乡差距日渐扩大的直接原因
一、县域经济的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且增长缓慢
二、农牧民人口多的旗县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偏低
第二节 内蒙古城乡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历史因素
三、制度因素
四、经济因素
五、人力资源因素
第四章 协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指导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
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三、邓小平适度经济增长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指导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启示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二、几点启示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及其启示
一、西方传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
二、对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缩小内蒙古城乡差距
**节 调整分配制度,整顿分配秩序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与转型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
二、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例为缩小城乡差距之必须
三、规范分配秩序是消除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必要之举
四、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实现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整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市场作用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二、输血式援助与造血式援助的关系一
三、移民就业与移业就民的关系
四、农村牧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五、农村牧区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
七、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
八、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 加快惠农制度建设与政策扶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节 缩小城乡差距首先应注重惠农制度的建设
一、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二、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刻不容缓
三、创建农村牧区公共品供给制度新机制
四、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五、加快农村牧区民主化制度建设步伐
第二节 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政策支持
一、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牧区公共产品供给
二、深化农村牧区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支持
三、加大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
第三节 以城带乡,以工补农
一、西方政府增加农牧民收入、消除城乡差距的实践及其启示
二、“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对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
三、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形式
第七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缩小城乡差距
**节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的更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二、发展理念的更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程
三、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新理念的支撑
第二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一、优化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
二、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
三、建立、健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四、促进内蒙古乳、肉、绒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加速农村牧区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劳动力流动
一、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信息市场,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
三、引导农牧民建立自己的经济组织
四、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 作者简介

曹霞,1965年出生。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在读博士。   曾出版学术专著《西部大开发对策研究》(与他人合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6项;获得自治区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