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时间:2008-10-01
所属丛书: 文史哲博士文丛
开本: 32开 页数: 37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4.6(7.7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321031
  • 条形码:9787533321031 ; 978-7-5333-210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传统中国封建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古今家族小说的发达和兴盛,也决定了家族小说相对于其它题材来说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意义。本书正是以此入手,十分有意义。
  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个案剖析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该研究涉及十二部作品,且多为长篇。我决定首先细读每一部作品,进行个案考察,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作整体研究。拟运用伦理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以及比较研究、女权主义批评等多种方法,纵向梳理考察其演变,横向分析其相关的各种问题,从而对这一类小说进行历时与共时的总体把握。 本书从家族内部人伦关系意蕴的嬗变、家族外部居住环境的嬗变以及家族小说本体自身的嬗变三个大的方面着手进行论述,抓住了家族小说由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主要因素构成的特点,以及家族小说与其它题材小说相比在艺术上的特异之处,以完整的,气脉相通的总体框架进行阐述。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中的父子形象及其关系的嬗变
 **节 权威的确立与失落:明清家族小说中的父子形象及父子关系
  一、隐退、张扬与沉沦:《金瓶梅》等商人之家的父子关系
  二、放纵、迷失与堕落:《醒世姻缘传》等普通之家的父子关系
  三、追杀、顺从与反抗:《红楼梦》等显贵之家的父子关系
 第二节 父权神坛的坍塌:现代家族小说中的父子形象及父子关系
  一、阉割、自囚与死亡:现代家族小说中父亲与长子的关系
  二、压制、叛逆与出走:现代家族小说中父亲与逆子的关系
  三、贬抑、置换与驱逐:张爱玲笔下父子关系的另类表述
第二章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中的母子形象及其关系的嬗变
 **节 母亲与情感
  一、寻找母亲的声音
  二、母爱种种及其异化:慈母、愚母、溺母与恶母
 第二节 母亲与权利
  一、母亲形象的男性化
  二、母亲统治神话的张扬与终结
 第三节 婆婆与媳妇
  一、婆媳关系书写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二、父亲的缺席与母代父权
第三章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中的夫妻形象及其关系的嬗变
 **节 传统夫妻关系及两性关系的积极探索
  一、传统婚姻本相:男尊女卑与一夫多妻
  二、父权秩序的倾覆:泼妒的妻子与惧内的丈夫
  三、新型夫妻关系的探索:情理矛盾与贤妇悲剧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夫妻关系的互动与嬗变
  一、继承与反叛:传统贤妻良母的自救
  二、红玫瑰、白玫瑰:摇荡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丈夫
第四章 房屋建筑及花园的文化意蕴与寓意象征
 **节 房屋建筑的文化意蕴与寓意象征
  一、园林建筑的文学渊源
  二、积财与半开放:以《金瓶梅》为代表的暴发商人的房屋建筑
  三、尊严与封闭:以《红楼梦》等为代表的世宦贵族的房屋建筑
  四、腐朽与晨曦:以《家》等为代表的旧家大族的房屋建筑
 第二节 花园的文化意蕴与寓意象征
  一、花园的文学现象探源
  二、《金瓶梅》中的花园:淫乱的性爱场所
  三、《红楼梦》中的花园:爱情伊甸园的流失与毁灭
  四、《家》等现代家族小说中的花园:透视外部社会的天窗
第五章 家族小说的特点以及现代家族小说对明清家族小说的承继和发展
 **节 家族小说的特点
  一、家族小说的人物构成与兴衰模式
  二、家族小说家国一体的网状叙事
 第二节 现代家族小说对明清家族小说的承继和发展
  一、明清家族小说对现代作家的影响
  二、现代家族小说对明清家族小说的超越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节选

**章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中的父子形象及其关系的嬗变
 **节 权威的确立与失落:明清家族小说中的父子形象及父子关系
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历来就有以血缘氏族为纽带聚族而居的传统。出自一个共同男性祖先的族人聚居一地,组成一个宗族或家族,所谓“父之党为宗族”。《白虎通》日:“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礼》日:‘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中国传统家族是“父之家”的专制型家族。父亲作为一族之长,掌管着家族各方面的事物,对家族成员实行统治。《清律辑注》云:“祖在则祖为家长,父在则父为家长。”若父祖均不在,则由家中长子担当家族重任,代替父祖行使权力,但这种权力仍然是父亲的意志。父亲是家族的主人,父子纵向关系为家族主轴关系。无论财产、家姓、声誉,都是男系父子相承。对于父亲来说,儿子是家族血脉的延续,负有振兴家族的重任,所以父亲不仅是儿子情感上的关爱者,还是儿子行为上的监督者:对儿子传授禁忌、惩罚过错、限制自由等等。对于儿子来说,父亲不仅供给他物质所需,也是他行为上认同和仿效的目标,对父亲要绝对地孝敬顺从。两千多年来,由于父亲在血缘伦理中占有天然的尊崇地位,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父权”文化,它强调的是对“父亲”的绝对服从,因此,血缘伦理和文化伦理的双重屏障,使得父亲在家中说一不二,具有绝对的权威,是一位穿着圣衣拿着圣剑的上帝。
  ……

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 作者简介

楚爱华,女,山东嘉祥人,1971年9月生。199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200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该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著有《泪痕红渑鲛绡透》、《明清小说世界撷英》(第一作者)等书,并在《光明日报》、《明清小说研究》、《齐鲁学刊》、《东岳论丛》、台湾《孔孟月刊》及韩国《中国小说论丛》、新加坡《源》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世界妇女博览》、《家庭博览》、《女人潮》、《幸福》、《祝你幸福》、《青年文学家》、《年轻人》等刊物发表美文3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