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作者:张俊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1(8.5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016079
  • 条形码:9787811016079 ; 978-7-81101-607-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本书特色

本书尝试用对话的方式,和幼儿园教师做一次无声的交流。共包括7个部分,共计101条建议。每条建议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关联,其内容基本覆盖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到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教学活动设计到操作材料的提供,从领域渗透教育到日常生活教育,乃至如何评价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是一本向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呈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思想性与实用性皆备的小册子。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7个部分,共计101条建议。每条建议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关联,其内容基本覆盖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幼儿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到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教学活动设计到操作材料的提供,从领域渗透教育到日常生活教育,乃至如何评价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说已经给出了完满的答案,事实上也不存在一个拿来就能用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我们只是希望这些建议能给教师一个寻找答案的方向,并在教师们丰富的、生动的和创造性的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目录

总序 引领实践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目标内容篇
 1.把发展思维而不是计算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
 2.在数学教育中帮助幼儿体验各种逻辑关系
 3.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
 4.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
 5.在数学教育中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引导幼儿从对数学外显形式的兴趣转变到对数学内在问题的兴趣
 7.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8.小班幼儿可以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9.中班幼儿可以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10.大班幼儿可以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
 11.把学习“集合”作为学数的逻辑基础
 12.把学习“排列”、“配对”作为比较数量多少的基础
 13.把学习“排序”作为理解数序的基础
 14.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15.把发明“数目符号”作为识别“数字”的基础
 16.把“关系表征”作为学习“数列”的基础
 17.把学习“层级分类”作为理解“数组成”层级关系的基础
 18.把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作为“数运算”教学的基础
 19.把学习“双维排列”作为“多重分类”的逻辑方式
 20.把学习图形之间、平面图形与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空间形体”学习的核心内容
 21.注重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
教学方法篇
 22.以操作法作为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23.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24.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25.注重数学操作活动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26.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27.运用多种方式导入数学活动
 28.为幼儿设置有多种解决方式的数学问题
 29.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0.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争吵”中反省自己的思维
 31.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32.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概括与整理所得的经验
 33.让幼儿对新活动充满期待
 34.有重点地观察幼儿的数学学习
 35.善于发现幼儿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6.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幼儿
 37.善待幼儿的错误
 38.等待幼儿的发展
活动设计篇
 39.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40.小、中班对应教学活动的设计
 41.小、中、大班分类教学活动的设计
 42.小、中、大班模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43.中班认识10以内数的教学活动设计
 44.大班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的设计
 45.大班加减运算教学活动的设计
 46.小、中、大班量与计量教学活动的设计
 47.小、中、大班几何与空间教学活动的设计
操作材料篇
 48.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
 49.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的过程
 50.让学具在**时间吸引幼儿的目光
 51.操作材料中需隐含一定的数学概念和属性
 52.提供有层次的系列操作学具
 53.提供具有自检功能的学具
 54.挖掘材料的多方面功用
 55.提供作业夹、作业袋让幼儿保管作业
 56.在数学教育中巧用棋牌
 57.精心投放与管理数学区角的操作材料
领域渗透篇
 58.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9.在数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60.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61.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6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63.在科学探究中运用数学的工具解决问题
 64.在音乐教育中让幼儿体验数学关系
 65.在美术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66.在舞蹈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
 67.引导幼儿发现、运用成语中的数字
 68.利用儿歌学数学
 69.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70.以数学内容为中心开展整合性的主题活动
日常生活篇
 71.正确理解“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72.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估算能力
 73.在生活中培养幼儿量化的习惯
 74.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
 75.巧用“说明书”学数学
 76.让幼儿自己计划行动的时间和顺序
 77.让幼儿在收拾物品时学习利用空间
 78.晨间入园时的数学教育
 79.离园时的数学教育
 80.让幼儿在饭桌上获取数量经验
 81.饮水活动与数学教育
 82.散步活动与数学教育
 83.生日聚会上学数学
 84.用“智力趣题”来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85.引导幼儿通过钱币学习数学
 86.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时间
 87.利用“地图”学数学
 88.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的意义
 89.在生活中学习单、双数
 90.在生活中学习各种计数方法
发展评价篇
 91.将教学和评价有机结合
 92.运用“课堂观察法”收集评价资料
 93.运用“临床访谈法”收集评价资料
 94.运用“作业分析法”收集评价资料
 95.以多元化的观念理解幼儿数学教育评价
 96.欣赏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
 97.幼儿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的评价
 98.幼儿守恒观念的评价
 99.幼儿计数能力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
 100.幼儿加减运算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
 101.幼儿几何图形概念发展水平的诊断评价
后记
展开全部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 节选

2 在数学教育中帮助幼儿体验各种逻辑关系:
观察现实世界可以发现,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逻辑关系”。例如每个人都属于某一人种、某一家族或某一社团,各种物体也都可以归属为一个庞大的“群”,我们所用的生活用品中有许多成双成对的物品——手套、袜子、鞋子,它们不仅相互体现着对应的关系,而且和我们的双手、双脚也有对应关系;平时走扶梯、上台阶,会发现这些扶梯或台阶有许多,层,层与层之间等高,而且体现着序列性,即使只有两层,它的上一层也总是建在下面一层的基础之上……
数学概念也有着类似的结构严密的逻辑系统,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数学的每一概念都建立在作为它基础的下一层概念之上。例如集合是类的概括与抽象,而数又是集合的进一步抽象,哪怕*简单的“1”也是从现实世界所有元素为“1”的集合中抽象出来的,“2”则是从元素为“2”的集合中抽象出来的,理解了“1”、“2”、“3”…之后,才能讨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自然数”的意思。
以幼儿在接龙游戏中两人如何平分接龙卡的问题为例,当幼儿领悟到每人每次只要取接龙卡总数的一半就可以实现平分目的时,幼儿无论是面临8张卡、10张卡还是12张卡的平分问题,都可以套用“每人拿总数一半”
的模式来解决。由此说来,如果幼儿不理解*基础的概念,何谈理解数学本身?相反,如果幼儿掌握了数学的“奥妙”——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就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以逻辑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幼儿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就抓住了幼儿数学教育的根本,也为幼儿打下了理解数学的基础。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