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东洋镜:京华旧影
-
>
东洋镜:嵩山少林寺旧影
-
>
东洋镜:晚清杂观
-
>
关中木雕
-
>
国博日历2024年礼盒版
-
>
中国书法一本通
-
>
中国美术8000年
西藏民间艺术丛书-工艺雕刻 版权信息
- ISBN:7536653689
- 条形码:9787536653689 ; 978-7-5366-5368-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藏民间艺术丛书-工艺雕刻 本书特色
《工艺雕刻》一书中采录了若干幅西藏工艺雕刻史上重要作品彩图,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对整个西藏工艺雕刻艺术的发展变迁作一介绍,并对那些经典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工艺雕刻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展示与赏析。雕刻作为宗教艺术,在西藏历史上就已经盛行。始建于吐蕃初期的大昭寺正是以荟萃西藏古老艺术闻名遐迩,是一座融藏、汉、尼建筑、雕刻于一体的艺术殿堂。这本书与一般意义上的雕刻艺术作品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内容不再局限在绘画、雕刻这些纯美术领域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与人们生活联系*为密切的生活器皿、宗教用品、居住环境及设施这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类品上。书中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文字注释,将会带着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研读西藏工艺雕刻史。
西藏民间艺术丛书-工艺雕刻 内容简介
总序
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不爱美的民族的话,那么我以为藏民族应算是*懂美又*会美的民族之一。
亿万年前,天公之伟力在地球这片高耸的大地上塑造出近乎平行的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和羌塘草原那寥远苍茫的自然景观。这片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地的世界屋脊*显著的生态特征便是高寒缺氧与关山阻隔。然而,千百年来向以骁勇、智慧、隐忍、善良著称的藏民族(也包括生活在西藏的其他兄弟民族)不仅极好地顺应了艰苦的生存环境,并且能世代连绵,不屈不挠地在这片无垠的生命禁区里创造与传承着独属于雪域高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令世人钦羡与瞩目。
毫无疑问,藏民族正是得益于险恶的生存环境,才锤炼与锻造了自己强健的体魄与坚忍的性格,同时又激发培养出人们那超乎寻常的宗教感与想象力。人们在获取了物质上的温饱之后,自然而然地生出改善与提升其生活品质的念头。对于藏民族来说,羊皮袍是必需的,是形而下的;而袍上缝缀出的五色护边,后背部位勾挑出的吉祥图案连同胸前的松石佩饰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形而上的,是信仰与理想的体现与物化。而一件未经加工装饰的羊皮袍,藏族人是难以接受的,就如同他们不能接受酥油茶里没有盐,劳作时没有歌一样。又如我们在两藏的农村与牧场会常常见到脸颊上对称贴满白胶布和涂抹着厚厚的牛羊鲜血的妇女,其本意是美化容颜。而追根溯源遥想当初恐怕仅仅是为了吓跑与驱赶魔鬼。斗转星移,这种观念的潜移默化是否可以归解为藏民族的生活文化、习惯文化或是经验文化的动态表现。
在两藏城乡各地稍作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称得上民间艺术的物品车载斗量,称得上艺术家的工匠比比皆是。由于信仰与民俗使然,自古以来,西藏的社会分工较内地要粗疏许多,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回到家里可能是飞针走线的好手,忙碌的家庭主妇同时会是厨房糌粑画和院墙牛粪饼的创作者。即使是技艺要求 经年累月地浸淫于现实生活这个艺术源泉中的民间艺术家,在放牧、耕作、纺织、建筑、礼佛、庆典、宴乐乃至饮食起居等浩繁丰饶的生活内容中,会很容易地得到创作的主题与灵感,伴随着饱满的激情,就地取材,甚至随形就势地进入创作。 件件美的奇思与佳构便会从那一双双粗糙的手掌间层出不穷。
尚需提及的是西藏民间艺术家在创作的功利性上有时又是相当模糊的,他们绝少刻意与执拗,而更多地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从容气度。所以,一幅尺寸不大的唐卡,他们可以连续画三四年,还未肯杀青。另。方面,西藏社会对民间艺术家仍是轻视的,至少是平视的,好比农民见到牧民一样的普通与随便,这又直接导致了许多身怀绝技的艺匠人亡艺绝的凄楚与无奈。
由于大封闭与小间隔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所囿,西藏民间艺术往往还显露出其超稳定的保守性与料想不及的突变性。在西藏高原上,神话与传说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耳畔心际,又仰赖着每个人对它的丰富与传扬。所以在西藏的民间,古往今来存在着一个个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一幅幅永远也画不尽的K卷,一座座永远也封不了顶的浮图。
两藏的民间艺术和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艺术一样,有时在“本质上是附属性的,有时则是独立性的,它本身原是一种人为的产物,目的也并非全为满足生活直接之需,而更多的为唤起一种气氛与情绪”(刘奇伟语)。换句话说是一种娱神与娱己的行为。而这种情绪,这种行为,在立场上是处于平民化的,在心态上是趋吉避邪的,是芸芸众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感受得到的。故此,也就成为藏民族生命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多年来,通过学习与思索,我曾试图将两藏民间艺术的荚学特征理解为封闭与变异,单纯与丰富,现实与幻想的交汇和谐。在细细拜读了皇皇八大卷的《两藏民间艺术丛书》稿之后,似乎更强化了如上的认识。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西藏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长期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在草原牧场,在田野边寨,在寺院村镇,在圣…神湖之间的各个角落,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踏访采风的足迹与汗水。文艺家们彼时彼境记录的、描绘的、拍摄的数不胜数的珍贵民间艺术掌故与图像,尘封多年后,现在分门别类地编辑成集,寓观赏、研究、收藏三性于一身,其在文化建设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民间艺术很难逃脱的“人琴俱息”的遗憾,应该说是’项很大的功德。
《两藏民间艺术丛书》各分卷的丰编,都是在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具有建树享有声誉的专家学者,称得上是。时之选,他们以各自的观察视野和研究方式,结合**手的考察成果,潜心著述,从而有可能在较深较宽的层面上,为我们展现出藏民族观念与意识的真善美的炫目彩练。
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不爱美的民族的话,那么我以为藏民族应算是*懂美又*会美的民族之一。
亿万年前,天公之伟力在地球这片高耸的大地上塑造出近乎平行的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和羌塘草原那寥远苍茫的自然景观。这片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地的世界屋脊*显著的生态特征便是高寒缺氧与关山阻隔。然而,千百年来向以骁勇、智慧、隐忍、善良著称的藏民族(也包括生活在西藏的其他兄弟民族)不仅极好地顺应了艰苦的生存环境,并且能世代连绵,不屈不挠地在这片无垠的生命禁区里创造与传承着独属于雪域高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令世人钦羡与瞩目。
毫无疑问,藏民族正是得益于险恶的生存环境,才锤炼与锻造了自己强健的体魄与坚忍的性格,同时又激发培养出人们那超乎寻常的宗教感与想象力。人们在获取了物质上的温饱之后,自然而然地生出改善与提升其生活品质的念头。对于藏民族来说,羊皮袍是必需的,是形而下的;而袍上缝缀出的五色护边,后背部位勾挑出的吉祥图案连同胸前的松石佩饰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形而上的,是信仰与理想的体现与物化。而一件未经加工装饰的羊皮袍,藏族人是难以接受的,就如同他们不能接受酥油茶里没有盐,劳作时没有歌一样。又如我们在两藏的农村与牧场会常常见到脸颊上对称贴满白胶布和涂抹着厚厚的牛羊鲜血的妇女,其本意是美化容颜。而追根溯源遥想当初恐怕仅仅是为了吓跑与驱赶魔鬼。斗转星移,这种观念的潜移默化是否可以归解为藏民族的生活文化、习惯文化或是经验文化的动态表现。
在两藏城乡各地稍作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称得上民间艺术的物品车载斗量,称得上艺术家的工匠比比皆是。由于信仰与民俗使然,自古以来,西藏的社会分工较内地要粗疏许多,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回到家里可能是飞针走线的好手,忙碌的家庭主妇同时会是厨房糌粑画和院墙牛粪饼的创作者。即使是技艺要求 经年累月地浸淫于现实生活这个艺术源泉中的民间艺术家,在放牧、耕作、纺织、建筑、礼佛、庆典、宴乐乃至饮食起居等浩繁丰饶的生活内容中,会很容易地得到创作的主题与灵感,伴随着饱满的激情,就地取材,甚至随形就势地进入创作。 件件美的奇思与佳构便会从那一双双粗糙的手掌间层出不穷。
尚需提及的是西藏民间艺术家在创作的功利性上有时又是相当模糊的,他们绝少刻意与执拗,而更多地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从容气度。所以,一幅尺寸不大的唐卡,他们可以连续画三四年,还未肯杀青。另。方面,西藏社会对民间艺术家仍是轻视的,至少是平视的,好比农民见到牧民一样的普通与随便,这又直接导致了许多身怀绝技的艺匠人亡艺绝的凄楚与无奈。
由于大封闭与小间隔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所囿,西藏民间艺术往往还显露出其超稳定的保守性与料想不及的突变性。在西藏高原上,神话与传说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耳畔心际,又仰赖着每个人对它的丰富与传扬。所以在西藏的民间,古往今来存在着一个个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一幅幅永远也画不尽的K卷,一座座永远也封不了顶的浮图。
两藏的民间艺术和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艺术一样,有时在“本质上是附属性的,有时则是独立性的,它本身原是一种人为的产物,目的也并非全为满足生活直接之需,而更多的为唤起一种气氛与情绪”(刘奇伟语)。换句话说是一种娱神与娱己的行为。而这种情绪,这种行为,在立场上是处于平民化的,在心态上是趋吉避邪的,是芸芸众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感受得到的。故此,也就成为藏民族生命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多年来,通过学习与思索,我曾试图将两藏民间艺术的荚学特征理解为封闭与变异,单纯与丰富,现实与幻想的交汇和谐。在细细拜读了皇皇八大卷的《两藏民间艺术丛书》稿之后,似乎更强化了如上的认识。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西藏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长期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在草原牧场,在田野边寨,在寺院村镇,在圣…神湖之间的各个角落,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踏访采风的足迹与汗水。文艺家们彼时彼境记录的、描绘的、拍摄的数不胜数的珍贵民间艺术掌故与图像,尘封多年后,现在分门别类地编辑成集,寓观赏、研究、收藏三性于一身,其在文化建设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民间艺术很难逃脱的“人琴俱息”的遗憾,应该说是’项很大的功德。
《两藏民间艺术丛书》各分卷的丰编,都是在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具有建树享有声誉的专家学者,称得上是。时之选,他们以各自的观察视野和研究方式,结合**手的考察成果,潜心著述,从而有可能在较深较宽的层面上,为我们展现出藏民族观念与意识的真善美的炫目彩练。
西藏民间艺术丛书-工艺雕刻 目录
总序
丛书英文简介
独具匠心的西藏手工艺术
图版
手工艺品
Handicrafts
雕刻
Carvings
陶艺
Pottery
彩塑(酥油花面塑等)
Butter Sculptures and Flour Soulptures
丛书英文简介
独具匠心的西藏手工艺术
图版
手工艺品
Handicrafts
雕刻
Carvings
陶艺
Pottery
彩塑(酥油花面塑等)
Butter Sculptures and Flour Soulptures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3.7¥39.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本类畅销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19.6¥58 -
友妖经
¥19.4¥68 -
看名画的眼睛【I】(八品)
¥30.6¥58 -
禅密造像艺术精华:两宋至明清时期
¥23.4¥60 -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23.5¥75 -
漫画艺术史-从史前到文艺复兴
¥17.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