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作者:良品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2-01
开本: 24开 页数: 143
本类榜单:美丽装扮销量榜
中 图 价:¥14.1(4.3折) 定价  ¥3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440963
  • 条形码:9787807440963 ; 978-7-80744-09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本书特色

美人自助经络·穴位按摩天书。中国宫廷穴位美颜秘术,日韩时尚经络美容纤体法,泰式按摩塑身之道,土耳其瘦身推拿术,穴道指压+经络推拿+淋巴按摩+芳香SPA,……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内容简介

东方美容纤体“摩”法,自然、有效、省钱、安全、实用,晶莹美肌、时尚脸型、完美五官、窈窕身段,终身美丽,一“手”打造! 绝色美容,美丽“指”日可待! 指压按摩 淋巴按摩 拍打法 随时随地按摩操……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目录

传统汉方的迷人魅力
了解中医,给美丽添自信
汉方,造就独特东方美人
上部 汉方美容秘笈
1.宠爱女人的汉方美容堂
专家提示美人必读
敷出水叮当的肌肤
·敷脸大好处
·美人敷脸法
·基本器具及配备
·敷得更健康
天然汉方面膜
'祛痘光光黄翘面膜
·祛斑九白面膜
·去老人斑两白面膜
·祛斑四白面膜
·收紧肌肤白芪薏米面膜
·消炎美白党参当归面膜
·白里透红面膜
·治过敏安定膜
·归芎蛋液去皱膜
·白芷芦荟润燥膜
·杏桃淡斑膜
中药护肤品
·七香嫩容散
·蒿本散
·普济玉容散
·七白丸
·鱼腥草美白水
·去除黑斑的梅干美白水
·紫苏叶化妆
·何首乌护发液
·杏仁磨砂膏
2.汉方食材,“药”你自然美丽
汉方药膳的悠久历史
汉方药膳的神奇功效
十大美容药材强力推荐
吃出美丽--药膳给你全方位的健康美
·调理肠胃白芷当归四神汤
·补中益气红枣桂圆莲子汤
·润肺养阴人参须雪水晶梨汤
·美白明目美白薏仁汤
·改善睡眠银耳素锦
·温肾壮阳鹿茸烩双腰
·缓解痛经香桃煮鸡蛋
·益精滋阴粉光炖乌骨鸡
·补肺益肾虫草鸭子
。粉色颜面荔枝炒双脆
·美颜美胸桃杞鸡卷
·晕眩克星天麻姜枣羊脑煲
·补气养血黄芪蒸乌鸡
·恢复活力番薯枸杞粥
·活血祛瘀益母草鸡肉汤
·延缓衰老玫瑰香附顺肝汤
3.汉方草本美人茶馆
·去酒糟鼻罗汉果茶
·抗裒老桑寄生茶
·收缩毛孔银花糖茶
·益气何首乌杞菊茶
·活血理气桃仁玫瑰茶
·活血理气芎归茶
·补气养血山药杜仲茶
·补气养皿当归补血茶
·养颜黑白双耳茶
·养颜祛斑菊花黄精茶
·消痘夏枯草茶
4.汉方美容熏香及温穴疗法
汉方美容熏香的情趣
熏香的做法
香谱
香熏温穴疗法
5.芙蓉出水
洗出美丽
如何做个出水芙蓉般的美人
基本器具及配备
美人浴
6.中医美容出奇招--“指”日可待的美容宝典
穴道疗法的原理
神奇的人体经络穴位法
美丽也可拍打出来
汉方美容奇招--神奇气功的魅力
7.汉方,让你遍体生香
8.汉方,适合东方发质的护发秘笈
下部 汉方瘦身秘笈
1.宠爱女人的汉方魔力瘦身药膳
认识减肥中药
“煲”出清水美人--纤体汤水和药膳
-轻身冬粉汤
·大黄消脂绿豆汤
·美体山楂凉冻
·清热双花豆芽汤
·降脂素八珍面线
·低热枸杞蛋炒饭
·山楂决明瘦身汤
·纤体麦冬排骨汤
·降血糖山药片汤
·祛水冬瓜枸杞烧
·利尿冬瓜薏仁瘦肉汤
·去脂枸杞凤梨苦瓜鸡
·消肿参芪鸡丝煮冬瓜
·猪肝活血减脂汤
·祛湿黄芪青鸭羹
2.丰胸药膳让你吃出“峰”润好身材
七大经典丰胸药材
创意美食DIY丰胸私房餐
3.喝出窈窕好身姿草本瘦身茶
·纤体强身茶
·轻身减肥茶
·夏枯草降脂茶
·瘦身大黄绿茶
·山楂洛神纤体茶
·减脂健美茶
·决明枸杞降脂茶
·理气玫瑰茉莉绿茶
·清凉洛神荷叶茶
·降压山楂荷叶茶
·祛水丹参菊花茶
·化瘀山楂根菊
4.美人EASY瘦身浴敷
5.中医减肥出奇招--“指”日可待的瘦身宝典
人体经络穴位减肥法
瘦身拍打法
简易气功操轻松去脂
6.穴道按摩,塑造纤体
掌控之间,美现娇人身材
芳香体验DIY,许你一个纤瘦窈窕的身体
展开全部

丽颜坊:汉方美人秘笈(附VCD) 节选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文化遗产中,有着四大发明之外的一项更伟大的发明,那就是中华的国粹——中医学。 古代传说常把医药保健的发明归附于某些神话人物,这些神话人物实际上可视为某一历史阶段的原始人群的化身。传说中的医药始祖是神农氏。传说神农氏亲自品尝植物和泉水,以寻求安全的饮食,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某些药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和“医食同源”。其实,中医渊源悠久的历史要从黄帝讲起,而至商代才有文字记载。夏商西周日寸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内容,对人体生理、解剖、疾病及其症状的描述比较直观具体,累积了较多对病因、诊疗的经验,懂得植物、动物、矿物及酒的药用,广泛应用针灸、推拿、导引、汤液、外治等方法,经由医学与哲学的联盟,阴阳五行的整体观念、预防思想均被引进医学,逐渐出现中医学的雏形。 古老的中医学尽管有无数的病例可以证明其有无比的价值,但在有些方面不完全符合现代西方科学的“规则”,故而被排斥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中医从头到脚散发着西方人不能忍受的迷信气味。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就说:“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易》是什么呢?它就是《易经》啊!现在许多人部认为这是一部卜巫之书,就是从前巫师用的经典之作。再看中医的架势,治病先要望、闻、问、切。望是什么,就是“相面顺”。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