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 版权信息
- ISBN:7811013967
- 条形码:9787811013962 ; 978-7-81101-396-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照相机概述、镜头概述、曝光控制、闪光摄影、摄影用光、清晰度的控制、动感的控制、画面空间的控制等10章。
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 目录
**章 照相机概述
**节 照相机的种类
一、按照相机使用的胶片大小来分类
二、按取景方式来分类
二、按自动化程度来分类
四、按感光载体来分类
五、其他功能的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一、机身与后背
二、镜头
三、光圈
四、快门
五、取景器
六、调焦装置
七、卷片、计数、上弦机构
第三节 照相机的使用
一、胶片照相机的基本操作程序
二、数码照相机的使用
三、照相机的持握
第四节 照相机的附件
一、电动卷片器
二、竖拍电池盒手柄
三、电子闪光灯
四、快门线
五、遮光罩
六、三角架与独脚架
七、电池
第二章 镜头概述
**节 镜头的结构
一、*简单的镜头
二、标准镜头的结构
三、变焦镜头的结构
四、自动镜头的结构
五、镜片制造工艺
第二节 镜头的技术性能
一、口径
二、焦距与视角
三、卡口
四、成像质量
第三节 镜头的种类与特点
一、各种焦距的镜头
二、特殊功能的镜头
第四节 摄影镜头的选择
第三章 曝光控制
**节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一、准确曝光
二、曝光过度
三、曝光不足
第二节 影响曝光调节的因素
一、光照的强弱
二、景物自身的亮度
三、胶卷的感光度
四、显影的条件
五、曝光宽容度
六、倒易律失效
七、创作意图
第三节 估计曝光的方法
一、室外自然光的估计曝光
二、梯级曝光法
三、“宁过勿欠”
第四节 反射测光原理
第五节 照相机测光
一、照相机的测光元件
二、照相机的测光方式
三、照相机测光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照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
五、照相机的自动曝光
六、照相机的曝光补偿
第六节 测光表测光
一、反射式测光表
二、入射式测光表
三、点测光表
四、闪光测光表
第七节 照相机测光技巧
一、机位法
二、暗弱光线下的测光
三、使用超长焦镜头测光
四、近测法
五、灰卡法
六、代测法
第八节 曝光控制的方法
一、平均曝光法
二、亮部曝光法
三、暗部曝光法
第九节 不同感光材料的曝光控制
一、黑白与彩色负片的曝光控制
二、彩色反转片的曝光控制
三、数码摄影的曝光控制
第四章 闪光摄影
**节 闪光灯概述
一、闪光灯的种类
二、闪光灯的发光特点
三、闪光灯的功能
第二节 闪光灯的技术性能
一、闪光指数
二、光照涵盖角度
三、光照方向
四、回电时间
第三节 闪光灯的使用和维护
一、闪光灯的使用
二、闪光灯的维护
第四节 闪光摄影技巧
一、辅助闪光法
二、消除阴影
二、慢门闪光
四、闪光灯频闪技术
五、近摄闪光
第五章 摄影用光
**节 光源和光的性质
一、常见的光源
二、光的性质
第二节 光的位置(光位)
一、川页光
二、前侧光
三、侧面光
四、侧逆光
五、逆光
六、顶光
七、脚光
第三节 光的造型(光型)
一、主光
二、辅助光
三、修饰光
四、轮廓光
五、眼神光
六、背景光
第四节 光的明暗(光比)
第六章 清晰度的控制
**节 影响清晰度的客观因素
一、镜头
二、感光材料(胶片、影像传感器)
三、被摄对象本身的形态
四、拍摄距离
五、光线条件
六、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清晰度的主观因素
一、景深控制
二、聚焦控制
三、照相机的稳定
四、曝光控制
五、后期制作
第三节 模糊的表现与利用
一、朦胧美的表现
二、模糊突出主体
三、模糊与抽象
四、模糊与层次
第七章 动感的控制
**节 动态凝固法
第二节 变焦拍摄法
第三节 移动照相机拍摄
一、追随摄影
二、B门移位摄影
第四节 慢门拍摄法
一、普通慢门拍摄
二、B门拍摄
第五节 滤光镜拍摄法
一、动态效果滤光镜的使用
二、自制动态效果镜
第六节 Photoshop制作动感效果
第八章 画面空间的控制
**节 线条透视
一、拍摄距离控制线条透视
二、拍摄方向控制线条透视
三、拍摄角度控制线条透视
第二节 影调透视
一、通过光位控制影调透视效果
二、利用烟尘、水汽等杂质控制影调透视效异
三、利用滤光镜控制影调透视效果
四、注意时间、季节和气候
第三节 虚实空间
第四节 光影空间
第九章 主体的表现
**节 主体的大小
第二节 主体的位置
第三节 主体的拍摄高度
第四节 主体的拍摄方向
第五节 主体的陪衬
一、前景
二、背景
二、环境
第六节 突出主体的方法
一、对比衬托法
二、光线法
二、特写法
四、线条透视法
第十章 画面的表现
**节 画面的画幅
第二节 画面结构的要素
一、点
二、线
三、面
第三节 画面结构的原则
一、完整
二、简洁
三、稳定
四、节奏
五、变化与和谐
第四节 画面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摄影画面的表现
一、画面气氛的表现
二、画面气势的表现
三、画面情感的表现
四、瞬间的表现
**节 照相机的种类
一、按照相机使用的胶片大小来分类
二、按取景方式来分类
二、按自动化程度来分类
四、按感光载体来分类
五、其他功能的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一、机身与后背
二、镜头
三、光圈
四、快门
五、取景器
六、调焦装置
七、卷片、计数、上弦机构
第三节 照相机的使用
一、胶片照相机的基本操作程序
二、数码照相机的使用
三、照相机的持握
第四节 照相机的附件
一、电动卷片器
二、竖拍电池盒手柄
三、电子闪光灯
四、快门线
五、遮光罩
六、三角架与独脚架
七、电池
第二章 镜头概述
**节 镜头的结构
一、*简单的镜头
二、标准镜头的结构
三、变焦镜头的结构
四、自动镜头的结构
五、镜片制造工艺
第二节 镜头的技术性能
一、口径
二、焦距与视角
三、卡口
四、成像质量
第三节 镜头的种类与特点
一、各种焦距的镜头
二、特殊功能的镜头
第四节 摄影镜头的选择
第三章 曝光控制
**节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一、准确曝光
二、曝光过度
三、曝光不足
第二节 影响曝光调节的因素
一、光照的强弱
二、景物自身的亮度
三、胶卷的感光度
四、显影的条件
五、曝光宽容度
六、倒易律失效
七、创作意图
第三节 估计曝光的方法
一、室外自然光的估计曝光
二、梯级曝光法
三、“宁过勿欠”
第四节 反射测光原理
第五节 照相机测光
一、照相机的测光元件
二、照相机的测光方式
三、照相机测光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照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
五、照相机的自动曝光
六、照相机的曝光补偿
第六节 测光表测光
一、反射式测光表
二、入射式测光表
三、点测光表
四、闪光测光表
第七节 照相机测光技巧
一、机位法
二、暗弱光线下的测光
三、使用超长焦镜头测光
四、近测法
五、灰卡法
六、代测法
第八节 曝光控制的方法
一、平均曝光法
二、亮部曝光法
三、暗部曝光法
第九节 不同感光材料的曝光控制
一、黑白与彩色负片的曝光控制
二、彩色反转片的曝光控制
三、数码摄影的曝光控制
第四章 闪光摄影
**节 闪光灯概述
一、闪光灯的种类
二、闪光灯的发光特点
三、闪光灯的功能
第二节 闪光灯的技术性能
一、闪光指数
二、光照涵盖角度
三、光照方向
四、回电时间
第三节 闪光灯的使用和维护
一、闪光灯的使用
二、闪光灯的维护
第四节 闪光摄影技巧
一、辅助闪光法
二、消除阴影
二、慢门闪光
四、闪光灯频闪技术
五、近摄闪光
第五章 摄影用光
**节 光源和光的性质
一、常见的光源
二、光的性质
第二节 光的位置(光位)
一、川页光
二、前侧光
三、侧面光
四、侧逆光
五、逆光
六、顶光
七、脚光
第三节 光的造型(光型)
一、主光
二、辅助光
三、修饰光
四、轮廓光
五、眼神光
六、背景光
第四节 光的明暗(光比)
第六章 清晰度的控制
**节 影响清晰度的客观因素
一、镜头
二、感光材料(胶片、影像传感器)
三、被摄对象本身的形态
四、拍摄距离
五、光线条件
六、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清晰度的主观因素
一、景深控制
二、聚焦控制
三、照相机的稳定
四、曝光控制
五、后期制作
第三节 模糊的表现与利用
一、朦胧美的表现
二、模糊突出主体
三、模糊与抽象
四、模糊与层次
第七章 动感的控制
**节 动态凝固法
第二节 变焦拍摄法
第三节 移动照相机拍摄
一、追随摄影
二、B门移位摄影
第四节 慢门拍摄法
一、普通慢门拍摄
二、B门拍摄
第五节 滤光镜拍摄法
一、动态效果滤光镜的使用
二、自制动态效果镜
第六节 Photoshop制作动感效果
第八章 画面空间的控制
**节 线条透视
一、拍摄距离控制线条透视
二、拍摄方向控制线条透视
三、拍摄角度控制线条透视
第二节 影调透视
一、通过光位控制影调透视效果
二、利用烟尘、水汽等杂质控制影调透视效异
三、利用滤光镜控制影调透视效果
四、注意时间、季节和气候
第三节 虚实空间
第四节 光影空间
第九章 主体的表现
**节 主体的大小
第二节 主体的位置
第三节 主体的拍摄高度
第四节 主体的拍摄方向
第五节 主体的陪衬
一、前景
二、背景
二、环境
第六节 突出主体的方法
一、对比衬托法
二、光线法
二、特写法
四、线条透视法
第十章 画面的表现
**节 画面的画幅
第二节 画面结构的要素
一、点
二、线
三、面
第三节 画面结构的原则
一、完整
二、简洁
三、稳定
四、节奏
五、变化与和谐
第四节 画面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摄影画面的表现
一、画面气氛的表现
二、画面气势的表现
三、画面情感的表现
四、瞬间的表现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21.6¥4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30.5¥35.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本类畅销
-
摄影关键词
¥20.6¥49 -
摄影一本通
¥17.9¥49.8 -
胶片到数字影像的革命
¥23.1¥69 -
手机摄影
¥34.4¥49.8 -
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
¥63.7¥128 -
一天一朵云
¥68.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