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0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48.0(7.5折) 定价  ¥6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2224926
  • 条形码:9787222224926 ; 978-7-222-22492-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本书特色

破碎生活的125种讲述方式,一场不断流动的生命展览:
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不过是行走的博物馆展品而已。

破碎的生活只能用破碎的语言来讲述,杜布拉夫卡蕞为破碎又蕞为完整的一部小说:

全书共七个章节,其中四章都由带编号的叙事构成,长则数段,短则几行,共计125条。城市的细节和个体的命运、关于流亡的思考、关于文学与艺术创作的对话,以箴言般的简洁、神启般的冷酷,降临在辽阔的命运之上。杜布拉夫卡精确地捕捉了“一整个”破碎的世界,游移于虚构与纪实、记忆与遗忘之间,以无数流亡者的命运为背书,揭示了“流亡”对于个体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开篇即为柏林动物园对海象罗兰腹部内容物的陈列:

“柏林的跳蚤市场与海象罗兰吞食了太多不消化物的胃极为相似。……在柏林跳蚤市场内,不同时期与不同意识形态得到和解,万字符混在红星里,每一样不超过几马克。在柏林跳蚤市场内,各种幸存下来的军装与肩章和谐地堆叠在一起,穿过他们的人很久以前已经死了。他们相互摩擦着、挤压着,飞蛾是他们唯一的敌人……已逝的日常,时间的垃圾,都被他们当作纪念品,在这里贩售。”

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不过是行走的博物馆展品而已。

流亡者的文体爆炸,克罗地亚女巫的意象狂欢:
“我不想说诙谐机智的话。也不想构建什么情节。我要写的是事物和思想。辑合各种引述。” 破碎生活的125种讲述方式,一场不断流动的生命展览: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不过是行走的博物馆展品而已。 破碎的生活只能用破碎的语言来讲述,杜布拉夫卡蕞为破碎又蕞为完整的一部小说: 全书共七个章节,其中四章都由带编号的叙事构成,长则数段,短则几行,共计125条。城市的细节和个体的命运、关于流亡的思考、关于文学与艺术创作的对话,以箴言般的简洁、神启般的冷酷,降临在辽阔的命运之上。杜布拉夫卡精确地捕捉了“一整个”破碎的世界,游移于虚构与纪实、记忆与遗忘之间,以无数流亡者的命运为背书,揭示了“流亡”对于个体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开篇即为柏林动物园对海象罗兰腹部内容物的陈列: “柏林的跳蚤市场与海象罗兰吞食了太多不消化物的胃极为相似。……在柏林跳蚤市场内,不同时期与不同意识形态得到和解,万字符混在红星里,每一样不超过几马克。在柏林跳蚤市场内,各种幸存下来的军装与肩章和谐地堆叠在一起,穿过他们的人很久以前已经死了。他们相互摩擦着、挤压着,飞蛾是他们唯一的敌人……已逝的日常,时间的垃圾,都被他们当作纪念品,在这里贩售。” 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不过是行走的博物馆展品而已。 流亡者的文体爆炸,克罗地亚女巫的意象狂欢:“我不想说诙谐机智的话。也不想构建什么情节。我要写的是事物和思想。辑合各种引述。”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是一部形式极为丰富的拼贴小说,物品清单、菜谱、片段、日记、自传、相册、档案、引言、系列故事等多种形式,依托宇宙大爆炸般疯狂喷涌的意象,不断增殖、裂变,宛如一座座难以穷尽的博物馆;游客们背负着各自的废墟穿行其间,俨然一件件破碎生活的纪念品。 杜布拉夫卡在全书的开头,便给出了本书(乃至其全部作品)的“阅读指南”,诱使我们在阅读中不断迷失,误解,打乱重组——浸没式体验诸般人生叙事的组织方式: “柏林动物园内,住着活海象的水池畔,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展位。展位上的玻璃箱陈列着从死于1961年8月21日的海象罗兰腹中找到的所有物品……游客知道这些东西成为展品纯粹是由巧合造成的,但依然不肯放弃一个诗意的想法,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之间可能已经建立起了某种微妙而神秘的联系。受这一想法驱使,游客开始围绕展品搭建语义学框架,开始围绕罗兰的死期搭建当时的历史语境(比如他发现,罗兰是柏林墙竣工一周后死的)。以下章节与片段,就应该以类似的方式来阅读。读者如果感到章节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有意义的联系,请耐心:联系会根据自己的节奏显现出来。另外:日后某些警察可能会来追究这本东西究竟是小说还是自传,但这个问题读者大可不必费心。” 天使再临的集体谵妄,现实与奇幻的无缝衔接:——真正的文学,要创造的是现实,而非虚构;真正的作家,书写的不是某种真实,而是全部的真实。 文学创作的意义就有赖于此:描绘出普普通通的东西映照在仁慈的未来之镜中的样子——杜布拉夫卡以纳博科夫式充满芬芳柔情的目光,平等地观照与书写着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象中的一切,由此获得了全部的真实。 “天使在给她们羽毛的同时,也赠予她们遗忘,只把斑驳的记忆留给了我。就好像他不知道他这件事做反了:他应该把记忆留给她们,把羽毛和遗忘赠予我。这样有朝一日,我便能从这个遗忘中——踮起脚尖努力回忆——创造出现实。因为创造现实,正是真文学的本职工作。” “天使毕竟是成年人编造出来的东西,好让日子不要那么难捱。作家则是成年人之中尤其喜欢编造的一群人。所以我才给她们一个天使,一个让生活不要那么难捱的小东西……天使的能力,说到底,是作家的能力决定的。” 遗忘与记忆的永恒舞曲,虚实难辨的“假面告白”:流亡者的自传是怎样写下的,又将如何被传述? 相册是物质的自传,而自传则是文字的相册;遗忘是记忆的另一种形式,而记忆也不过是另一种遗忘。我思考日记该纳入哪种题材,想通过某种伎俩,让它呈现出文学效果,却因置身它痛苦的核心,如置身流沙般,无法脱身…… “照片将无边无际、难以驾驭的世界,微缩成小小的矩形。照片是我们衡量世界的尺度。照片也是一种记忆。记忆的先决条件,是将世界微缩成小小的矩形。而将这些小小的矩形整理成册,本质上是一种书写自传的方法。”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是本世纪末*伟大的档案保管员与传记编撰者,极其擅长重建无名者的一生。他的装置艺术——无数用绳子串起、装满属于无名者的照片与纪念品、好像装儿童尸体的小棺材一样大小的硬纸板箱——无异于柏林跳蚤市场归类收纳后的版本。人类垃圾通过被回收进入艺术展览,获得了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永恒的生命。” “你从未听说过的十个*伟大的作家之一”(《卫报》),中文版引进当年即入选豆瓣2023年度作者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1949年生于前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后流亡欧洲,一生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她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而是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 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杜布拉夫卡长年盘踞诺奖赔率榜前列,同时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知识分子型作家,《卫报》赞称杜布拉夫卡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十个*伟大的作家之一”,苏珊·桑塔格对她也极为珍视:“一个值得被仿效的作家。一个应当被珍惜的作家。”约瑟夫·布罗茨基更是不吝赞美:“看清这个世界的黑暗需要一双局外人的眼睛: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就是那个局外人。” 杜布拉夫卡的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曾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2023年,中文版“杜布拉夫卡作品系列”由理想国首次引进出版,甫一面世便赢得中文读者及媒体的广泛关注,《狐狸》获《新京报书评周刊》、“界面文化”年度好书;《疼痛部》荣登豆瓣年度图书及年度外国文学(小说类)榜单,刀锋图书奖夏季榜单;《多谢不阅》获《文学报》、“界面文化”年度好书;此外,杜布拉夫卡本人也入选豆瓣2023年度作者、方所书店年度致敬作者。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内容简介

柏林是一座博物馆之城。 1994年夏,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关闭,数万苏俄士兵离开柏林。不久后,有了一个“俄国人在柏林”的展览,里面有张长长的纸条,写着被俄国人毁掉的每一条柏林街道的名字。 柏林动物园,住着活海象的水池畔,有一场不同寻常的展览,陈列着从海象罗兰的胃里找到的所有物品:打火机、婴儿鞋、儿童水枪、啤酒起子、塑料小汽车…… 柏林的跳蚤市场是开放的博物馆,展览着过去与现在每一天的生活,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得到和解,每样不超过几马克;各种幸存下来的军装与肩章和谐地堆叠在一起,主人已经死了很久,飞蛾是它们专享的敌人。不拘来自何方的人都可以做生意,有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波兰人、吉卜赛人、前南斯拉夫人、德国人、俄国人、越南人、库尔德人、乌克兰人……已逝的日常,时间的垃圾,都被他们当作纪念品在这里贩售:别人家的相册、不走的表、破口的花瓶…… 生活破灭的故事只能一点一点地被讲述。事物比人们更持久。相册比主人寿命长。漫长的生命隐藏在旧外套里,在毫无意义的物体里。当一个国家消失,集体记忆也会消失。身边的物体消失了,对日常生活的记忆也会消失。但我记得一切。**罐南斯拉夫洗衣粉。**部南斯拉夫电视剧。加夫里洛维奇肉酱。 ——“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只是会走路的博物馆展品而已。”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目录

**章 Ich bin müde 第二章 家庭博物馆 第三章 Guten Tag 第四章 档案:关于天使离去的六个故事 第五章 Was ist Kunst? 第六章 合 照 第七章 Wo bin ich
展开全部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相关资料

与纳博科夫一样,乌格雷西奇确证了记忆能力是拯救我们的道德感与同情心的源泉。——《华盛顿邮报》 杜布拉夫卡是邪恶与流亡的哲学家,也是许多破碎生活的讲述者。——查尔斯·希米奇 在杜布拉夫卡那里,故事一旦开始,一种狂野的自由联结与大胆洞察就运转起来,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目的制约……她剖析的是整个人类世界。——《当代世界文学》 这是一部对藏品的收藏之书,一场对种种展品和微型私人博物馆的巡览之旅,比如她母亲1946年用过的小包,或者一盒杂乱的相片:“我们都是布瓦尔和佩库歇的孩子。”每件藏品都是一道脆弱的防护墙,抵御着压在我们身上的迷失与失落……乌格雷西奇从战争的废墟中走过,拾起物品,寻找隐喻,试图赋予她亲身经历的那些混沌以某种叙事连贯性。——《艺术边缘》 这是一本关于观念、失落、爱与伤痛、战争与移民的书:换言之,一本适合21世纪的书。——米舍利恩·马尔科姆 它对破坏性力量的谴责和对灾难的唤起都是生动的。——《泰晤士报》 一部由社会互动奠定和塑造的文学杰作,通过回应实现了自我的解放。——《语境》 从未有哪位作家能像她这样清晰地意识到,一种叙事是如何依附于另一种叙事的。——乔安娜·沃尔什 作为一个真诚的自由思想家,杜布拉夫卡对种种荒谬的关切引她踏上了同行惮于涉足的窄路。——《独立报》 乌格雷西奇极其敏锐地洞悉了我们文化中随处可见的愚蠢行径与无处不在的错误观念。——伊娃·霍夫曼 看清这个世界的黑暗需要一双局外人的眼睛: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就是那个局外人。——约瑟夫·布罗茨基 叙事迷人而流畅,兼有灵光一现的反思……一个值得被仿效的作家。一个应当被珍惜的作家。——苏珊·桑塔格 你从未听说过的十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卫报》 乌格雷西奇知道,她书写的是更宏大、更广阔的主题编年史。——《纽约时报》 罕见的、不可模仿的作家。——《华尔街日报》 乌格雷西奇是一位很耐读的作家——高雅,复杂,自觉的后现代风格——但不失轻快风趣,是在巴尔干战火纷起之后的游历生活中所遭逢的多种文化的敏锐观察者。——《环球邮报》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作者简介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ši?,1949—2023),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96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著有《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多谢不阅》《疼痛部》《芭芭雅嘎下了一个蛋》《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ši?,1949—2023),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96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著有《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多谢不阅》《疼痛部》《芭芭雅嘎下了一个蛋》《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 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 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何静芝,自由译者,译作有《暗笑》《鲸鱼之歌》《你走以后》《记忆小屋》《多谢不阅》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