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际货币关系研究

国际货币关系研究

作者:林楠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15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2.1(7.9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际货币关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022215
  • 条形码:9787522022215 ; 978-7-5220-2221-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际货币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美元汇率周期和美国外部失衡下,面对金融全球化冲击,世界经济已成为“风险共同体”。与之相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开放型世界经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无危机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之路。应对国际经贸摩擦、跨境资本流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等外部冲击,全球疫情冲击和乌克兰危机等风险挑战,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生产-市场-货币”框架,稳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时代”优化完善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改革,统筹发展与安全下人民币汇率动态趋稳。

国际货币关系研究 目录

目  录
**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
 一、汇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强音1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2
(二)新时代回答人类未来前途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3
(三)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6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7
(一)“人类”:社会发展与对“人的本质”的思考7
(二)“命运”:未来走向与对“历史终结”的批判7
(三)“共同体”:思想要义以及对“异化”的批判9
(四)世界历史:人类社会走向世界历史的必然过程10
 三、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到命运共同体理念12
(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再回溯12
(二)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身就是共同体13
(三)从共同体思想到命运共同体理念15
(四)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文明新形态16
(五)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文明新形态17
第二章 从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看人类命运共同体19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放型世界经济理论溯源19
(一)马克思相关著作中的“五篇结构”与“六册计划” 20
(二)马克思相关著作中的“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21
(三)国际价值与世界货币对国际交换与流通至关重要23
二、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的全球流转分析框架构建25
(一)马克思资本循环三阶段和三种形态的分析25
(二)马克思资本循环开放型世界经济分析拓展26
(三)马克思资本循环“三位一体”新框架构建28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于世界的东方智慧启示30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大道之行”之于世界的东方智慧启示30
(二)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规模报酬递增”的巨大市场空间32
(三)使成员真正成为自觉创造制度并且优化制度的人民力量32
(四)提供“无危机增长—安全大市场—安全资产”国际公共品33
(五)命运与共:“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3
 四、“一带一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34
(一)“一带一路”概念提出与国际公共产品意涵34
(二)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37
(三)“一带一路”倡议方向、节点和本外币资金融通38
(四)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39
(五)加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进制度型开放建设40
(六)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和信号作用以及金融监管的引导作用40
 五、“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41
(一)以“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推动命运共同体构建41
(二)稳步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金融服务水平42
(三)稳步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43
(四)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共同构筑国际金融安全网43
第三章 从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看人类命运共同体45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45
(一)国际货币关系载体: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秩序45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汇率体制选择问题46
(三)国际货币体系宗旨是从贸易投资与金融联系世界经济47
 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微观货币选择与宏观金融意涵47
(一)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宏观金融发展:“三元悖论”视角48
(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微观货币选择:“资产组合”视角52
(三)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宏观金融意涵:“均值—方差”分析55
 三、命运共同体下国际货币体系结构与全球治理重要性56
(一)疫情冲击与俄乌冲突下国际体系的变革57
(二)国际货币演进与世界能源转型双重耦合58
(三)国际货币体系“层级”与“币缘”结构61
(四)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国际货币体系66
(五)国际货币体系“寻锚”与国际货币合作68
第四章 从全球失衡、金融全球化看人类命运共同体71
 一、全球失衡下国际货币关系“虚幻共同体”再考量71
(一)英国工业革命与现代化起源及其主导的全球化72
(二)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位于替代效应不断增强的阶段73
(三)全球化高级形式下外汇流转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75
(四)逆全球化“虚”“实”相应下中美关系面临挑战77
 二、全球金融失衡:安全资产供求错配问题78
(一)全球贸易投资发展进入低迷期下市场成为*稀缺资源78
(二)全球失衡下世界市场上债权国与债务国投资收益差别79
(三)全球失衡从贸易转向金融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81
(四)金融全球化与风险收益相互权衡下资本账户审慎开放82
(五)疫情冲击下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外溢传导83
 三、美元汇率周期与国际环流下美元霸权86
(一)美元国际环流下美元霸权收益87
(二)美元指数汇率周期的基本内涵89
(三)美元指数汇率周期的形态分析90
(四)美元指数汇率周期风险点辨析92
 四、美元汇率变化对我国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影响93
(一)外汇储备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货币“稳健”运行保障93
(二)外汇储备是对外经济交往货币支付结算结果和体现95
(三)美元指数变化对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可能影响95
(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关联共振的三大特征96
(五)美元指数“转向”时人民币汇率面临“共振”压力98
(六)应关注美元指数变化及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相互关联99
第五章 跨境短期资本流动下国际市场风险外溢传导103
 一、相关文献概览103
(一)相关经典理论:要素均等化理论与卢卡斯悖论104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正负效应:收益与风险的权衡105
(三)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基于金融全球化的再思考106
(四)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的测算106
(五)相关文献述评107
 二、马克思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概览109
(一)马克思从世界市场来考察金属货币在各国间的流动110
(二)马克思从国际信用来考察汇率决定和世界货币流通110
(三)马克思从对通货理论评论展开货币的国际流通分析111
(四)马克思也关注了价格维度下利息率与汇兑率的关系112
(五)马克思从资本循环分析流通中货币向生息资本转化112
(六)马克思从贵金属跨境外流分析信用危机的加速爆发113
 三、跨境资本流动国际循环与外汇市场压力分析114
(一)引入世界市场下跨境资本流动的路径分析114
(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压力的关系115
(三)外汇市场压力作用渠道、产生源头与体现116
(四)跨境资金流动与外汇市场压力的初步量化119
(五)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下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122
第六章 新形势下外汇市场主要风险点及应对之策124
 一、新形势下中国外汇市场主要风险点124
(一)开放条件下外汇市场与各市场关联全景概览124
(二)从外汇市场结构与供求关系看风险传导链条127
(三)外汇市场的风险承受、风险分担与风险溢价129
(四)新形势下中国外汇市场相关风险点聚焦132
 二、中国外汇市场风险点成因与处置对策139
(一)货币错配风险的成因与处置对策139
(二)对外竞争力透支风险成因与处置对策140
(三)外化冲突内卷风险的成因与处置对策141
(四)本币定价权弱化风险成因与处置对策143
 三、我国外汇市场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与对策144
(一)我国外汇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44
(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相关问题146
(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相关对策149
第七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与新时代汇率改革152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际收支再平衡152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际市场风险的外溢传导152
(二)国际收支再平衡与国际投资头寸净资产变化157
(三)国际收支损益平衡与金融开放汇率共振问题161
 二、汇率的基本面与预期因素情景分析164
(一)需求收缩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情景分析165
(二)供给冲击下人民币汇率升值与稳增长相互协调168
(三)金融市场预期转弱下人民币汇率风险溢价变化170
 三、“双循环”下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与估值分析172
(一)国内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越来越大172
(二)国内需求侧投资消费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175
(三)国内供给侧投资驱动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动态趋稳176
(四)链接“双循环”的外贸和外资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176
(五)国际收支金融项下“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共振影响178
六)基于国际收支“基础账户+风险溢价”的汇率估值分析181
 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与对策188
(一)人民币汇率对“双循环”市场相互关联发挥重要作用188
(二)人民币汇率应成为调节宏观经济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189
(三)汇率变化对经济实体面货币金融面非线性非单调影响190
(四)人民币汇率改革政策空间优化的相关问题思考与建议194
(五)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建议197
参考文献202
展开全部

国际货币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

林楠,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与全球货币体系、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化战略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