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基于中美对比分析

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基于中美对比分析

作者:谢巧燕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6.8(7.5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基于中美对比分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80938
  • 条形码:9787542680938 ; 978-7-5426-8093-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基于中美对比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吸收,借助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协调发展、合成谬误、分解谬误、共生危机以及多重均衡理论为依据,以中美信用规模及其变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美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演变特征,探寻信用规模变动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路径,通过中美对比分析寻找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同时,尝试构建模型识别危害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程度,并讨论其防范措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监管框架

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基于中美对比分析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选取美国作为对比研究对象的目的 二、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分析范式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析 一、关于信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综述与评析 二、关于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综述与评析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理论基础 **节 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理论内涵 一、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构成 二、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框架 三、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正确认识信用规模变动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 二、实现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协调发展 三、实现信用规模结构与宏观经济运行协调发展 四、经济新常态为信用规模变动和宏观经济运行协调发展增加了新的内容 第三节 信用规模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判别方法 一、“关系”判别方法的梳理与总结 二、对现有相关关系判别方法的评析与本研究的选择 第四节 信用规模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危机事件评析 一、导致危机发生的根源均是信用规模的无序扩张 二、治理及监管的缺失是导致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重要原因 三、不同部门信用规模的无序扩张引发危机爆发的机制有所差异 第三章 中美信用规模变化的动态演进对比分析 **节 美国信用体系与信用交易演化概述 一、美国信用体系演化概述 二、美国信用交易演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信用体系与信用交易演化概述 一、中国信用体系演化概述 二、中国信用交易演化概述 三、中美信用体系与信用交易发展演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美国信用规模变化动态演进的现实考察 一、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概述 二、20世纪中期至今美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三、美国信用总规模发展的五阶段特征及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化特征 四、信用总规模变动的结构性原因剖析 五、美国经济信用化率考察 第四节 中国信用规模变化动态演进的现实考察 一、中国信用总规模的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二、1995-2020年中国信用总规模发展的现实考察 三、中国四部门信用规模发展变化的现实考察 四、中美信用规模的差异分析 五、美国信用规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实证研究的中美对比分析 **节 美国信用规模变动的四部门内联动关系研究 一、美国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动的内在联动关系的实证理论基础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特征 三、单位根检验 四、美国各层次信用规模变动的内在联动Granger因果检验 第二节 美国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美国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 二、美国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中国信用规模变动的四部门联动关系研究 一、变量选择、数据特征与VAR模型构建 二、中国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动联动关系的Granger因果检验 第四节 中国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中国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 二、中国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美国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美国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 二、美国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六节 中国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中国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 二、中国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动态关系的联动分析 第七节 中美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评析 一、美国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评析 二、中国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评析 三、中美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差异分析 第五章 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识别及防范理论分析 **节 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内涵与外延 一、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内涵 二、识别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信用规模无序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基本特征 一、负外部性 二、动态变化性 三、诱发原因的复杂性 四、无序变动传播的多维度性 第三节 基于四大特征的识别及防范原因分析 一、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 二、系统传染性 三、多重均衡 四、共生危机 五、国际影响 第四节 基于四大特征的识别及防范重点分析 一、建立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体系 二、注重信用规模变动的结构化特征,建立“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识别及防范体系 三、建立过程性识别及防范适应风险传导的动态变化性特征 四、注重识别及防范体系的前瞻性,完善科学的评估方法 第六章 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与防范 **节 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识别方法的确定 一、关于信用总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方法 二、对美国信用总规模无序变动识别方法的设定 第二节 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 一、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基于理论分析的视角 二、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 三、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基于弹性视角 第三节 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防范 一、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风险预警模型设定 二、四部门信用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模型 三、信用总规模与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四、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第四节 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识别与防范对中国的启示 一、信用规模无序变动会引发宏观经济运行危机 二、信用规模无序变动具有十分强的逆周期性特点 三、信用规模无序变动可以被提前识别和预警 四、信用总规模的无序扩张可能是源于其自身的结构性失衡 五、适度信用规模确实存在 第七章 基于敏感性视角的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与治理 **节 基于敏感性视角的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与治理 一、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识别与防范的相关结论与启示 二、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识别机制的设计 三、基于敏感性视角的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现状考察 四、基于敏感性视角的中国各层次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联动机理 第二节 基于DEA效率测算视角的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与治理 一、效率的测算方法与数据样本的确定 二、中国信用规模投入效率测算 三、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识别及联动规律分析 四、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治理 第八章 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监管框架设计 **节 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美国治理经验 一、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治理及措施 二、对美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治理措施的评析 三、美国对信用规模无序变动治理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监管框架的整体思路与设想 一、整体思路:建立全面、协调、有重点的过程型宏微观审慎监管框架 二、总体设想——构建三层次监管机制 第三节 构建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监管框架的基本原则 一、参考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实际 二、一部门一策,整体推进 三、评价指标应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建立健全中国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监管框架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信用规模统计指标体系 二、把信用总规模纳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监管框架 三、正确处理信用创新与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关系 四、建立信用规模无序变动识别与预警方法体系 五、防范四部门信用规模无序变动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信用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基于中美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

谢巧燕(1984.10—),女,河南平顶山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2014年至今就职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金融系主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校第二届黄廷方/信和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人选。长期从事信用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曾经在Renewable Energy、《经济研究》、《经济经纬》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多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地厅级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