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作者:竺可桢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594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2.7(5.9折) 定价  ¥2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版权信息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本书特色

★竺可桢
20世纪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心怀仁爱,吐纳四海风云,肩担民族道义
笔诠求是,穷格天地万物,尽显理性光辉 ★竺可桢日记
在竺可桢生前,其日记是秘不示人的
作为史料宝库,如今以全貌公之于世
历史因细节而生动
往事因亲历而鲜活
38年连续记述,1000余万字完整存世
一代宗匠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本卷收录1972—1974年的竺可桢日记。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内容简介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21卷,收录1972—1974年的竺可桢日记。1974年日记止于2月6日。 中国这段时间的政治日志,大致是以“批林整风”为开场,中间开过中共“十大”,而以“批林批孔”之发动为末页。其间周恩来主导的纠左治乱见到成效,批判极左思潮,局部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关注科学教育界的基础理论工作,恢复学术刊物的出版,启动开放对外科学交流,等等,竺可桢终于获得了略显宽松的活动空间。 1972年,竺可桢倾力修改学术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年底,该文在新复刊的《考古学报》发表后,反响强烈,好评如潮,迅速被《人民日报》《中国科学》等多家报刊以不同形式转载,国际学术界也竞相介绍。83岁高龄的竺可桢通过有生之年的*后冲刺,为世界科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面对突如其来的赞扬,他一方面感到意外,另一方面也有发自内心的感叹:“自己估价也是尽了毕生之力,积累了三四十年的深思而写出来的。”继此论文之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较大幅度地修订《物候学》一书。此书于1973年8月出版,成为当时国内的畅销书和稀罕的出口品。作者描述他本人拿到此书时的心情是“亲切如见自己的小孩”。 随着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以及与美、日等国复交等重大变化的发生,中国在重启国门的初期,*多迎来送往的外事活动是选择在“阶级性”色彩*淡的自然科学领域。因此,担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名义的竺可桢也就显得格外忙碌。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他是“拼命”上阵的。在同样的名义下,他对科学院的组织体制问题和中国科学事业长期遭受重创的基础研究问题也继续不断发出声音。 这两年多,竺可桢始终在与肺气肿病魔苦斗着,除了连续不断地跑医院就诊取药之外,4次住院治疗的总时间超过了6个月。缺乏人性化管理的供暖制度,繁重持久的科研写作,在寒暑中频繁突袭式奔波的接待礼仪,已成历史惯性的物候观测和对自身病情的测记,以及雷打不动的日记记录和整理,种种的劳心与劳力,无疑都在迅速加重着他的病情。 病情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记的记述状况,有关病情的琐细记述占了相当的篇幅;可能是出于体力不支和记忆力的减退,对一次性事件会以相近而不相同的文字做多次重复记述;住院期间的日记大多是后来追记的,有时会出现时间的错位。为保持日记原貌,编者对日记中内容重复而文字不同者,一般不予改动;对时间的错乱,可以辨读确认者,一般加注说明,只对极个别处做了时序调整。 在1974年2月6日的日记中,竺可桢只记下了中央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的内容。透过字迹,仿佛可以感到老人手的抖动和呼吸的迫促。这一页是他日记的终点,紧接着,翌日凌晨,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此前70年,竺可桢在哈佛大学选择了气象学作为自己攻读的专业;此前47年,他率领一个团队打破外国人的垄断和控制,开创了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发布本国气象预报的历史纪元。他的临终绝笔,也在倾述着一位气象学家对自己所献身事业的无尽责任与眷恋。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目录

第21卷目录
  
前言…………………………………………………………………………………… 3
关于竺可桢日记……………………………………………………………………9
日记编例 …………………………………………………………………………… 13
第21 卷说明………………………………………………………………………… 15
1972 年
日记…………………………………………………………………………………… 1
  杂记……………………………………………………………………………… 272
  剪报……………………………………………………………………………… 305
  书法……………………………………………………………………………… 307
1973 年
日记………………………………………………………………………………… 311
  杂记…………………………………………………………………………… 528
1974 年
日记………………………………………………………………………………… 543
  杂记……………………………………………………………………………… 563
附录一  第21 卷人名简释表 …………………………………………… 567
附录二  竺可桢家系人物表……………………………………………… 571
附录三  张侠魂家系人物表……………………………………………… 573
附录四  陈汲家系人物表…………………………………………………575
附录五  竺可桢日记中常见略语符号表……………………………577
展开全部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相关资料

《竺可桢全集》作为竺可桢先生珍贵的精神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中独特的科学文化遗产,将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其鉴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和出版,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我们还要用竺老倡导的‘求是’精神,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竺可桢全集》这个宝藏,通过学术界、出版界和媒体更多更有效的合作,更加全面体现《竺可桢全集》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路甬祥 由中国科学院和其他方面大力协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从这部历史文献中,不仅可以看到竺可桢同志是怎样治学,怎样做人,也可以看到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这对于当前社会和年轻人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前人教育后人,后人超过前人。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愿《竺可桢全集》的出版,能给后人以更多的启示。——张劲夫 《竺可桢全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学资料,特别是竺先生1936—1974年近900万字的日记,更是在科技界不多见的。不仅可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的宝贵史料,而且为后人了解竺可桢的科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了解竺可桢倡导的“求是”精神,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都可提供具体的资料。这对于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积极意义。——叶笃正 以竺可桢的论文和日记为主体编辑而成的《竺可桢全集》,其文字数量之多,涉及内容之广,在自然科学家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发掘竺可桢的学术遗产,研究他的奋斗、创新、前进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科教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了解过去,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我深信《竺可桢全集》的出版,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必将会愈久弥深。——施雅风 《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工作自2001年3月正式启动,十余年的认真和细致打磨,充分保证了《全集》的编纂质量,是值得读者期待的一道科学文化大餐。——孙鸿烈 鲁迅先生评价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就是说庄子一书的文学艺术性以及他的思想深刻程度,先秦诸子百家里面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我们也可以效仿鲁迅所讲,竺可桢先生的日记是一片汪洋大海,气象万千,里面精彩的资料令人目不暇接,沒有一部民国日记能够超越它,只有从头至尾看过一遍,你才能真正的感悟到这是一部在民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前绝后的大师日记。——张荣明

竺可桢全集(第21卷)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