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求真抑或建构——走出实证主义历史学与考古学

求真抑或建构——走出实证主义历史学与考古学

作者:徐良高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7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92.8(8.1折) 定价  ¥2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求真抑或建构——走出实证主义历史学与考古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52673
  • 条形码:9787030752673 ; 978-7-03-075267-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求真抑或建构——走出实证主义历史学与考古学 本书特色

2023高考语文试题甲卷论述类阅读材料部分节选自本书 打破观念禁锢,跳出传统史学思维定式

求真抑或建构——走出实证主义历史学与考古学 内容简介

对于历史学、考古学,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史学本体论让我们知其所以然,因而对于历史学、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书正是一部讨论史学本体论的著述。
本书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史学是如何进行的,史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对待史学研究及其成果,如何看待史学价值等诸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实证主义史观的有关史学本体论的观点。学术创新首先源自观念的改变,本书的诸多观点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学的本质特性,全面审视中国史学传统,检讨当代居于主导地位的实证史观,打破观念禁锢,跳出传统史学思维定式,反思现在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拓宽视野,促进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范式创新与转换,都将有所裨益,是学习历史学与考古学理论的重要参考书。

求真抑或建构——走出实证主义历史学与考古学 目录

目录 史学问道三十载(代序)(i) **章 史学原理(1) **节 什么是史学理论(1) 第二节 史学理论的价值(4) 第三节 中国史学理论传统与考古学理论现状(9) 第四节 历史与历史学,自在的历史与表述的历史(23) 第五节 由自在的历史到表述的历史:史家的核心作用(35) 第六节 历史学的对象——人及其文化(42) 第七节 作为广义历史学一部分的考古学(53) 第二章 史料之一:作为文本的历史文献(61) **节 历史文献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共存的文本(61) 第二节 关于几类特殊文献的文本性检讨(98) 第三章 作为文本的中国古代文献及其对上古史的建构(114) **节 由古代文献的形成与诠释看其文本性(115) 第二节 从文献记载看古人对上古史的建构(132) 第四章 史料之二:作为文本的考古学资料(141) **节 古代文化遗存的形成与留存(144) 第二节 考古材料的发现、发掘与记录(154) 第三节 对古代遗存的解读和作为史料的利用(165) 第四节 甲骨文、金文、简册与墓志的文本性(176) 第五节 自然科学、现代科技手段与考古学关系的审视(179) 第五章 历史学家的核心作用与影响(196) **节 历史由历史学家记录、阐释与陈述(196) 第二节 谁是历史学家(199) 第三节 作为社会化的文化人的历史学家(204) 第四节 权力、话语权与历史著述(230) 第六章 几组基本史学范畴与原理的学理讨论(239) **节 时间与空间(239) 第二节 距离与真实的悖论(242) 第三节 个人与群体,具体与一般,个别与整体(245) 第四节 史学研究中的计量及其数据解读(250) 第五节 历史中的表象与本质(255) 第六节 历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论(257) 第七章 历史学中的解读与建构(261) **节 历史学中的解读、建构与评价(262) 第二节 解读与建构的时代性(276) 第三节 中国史学三阶段:先秦史学—专制王朝史学—当代民族国家史学(290) 第八章 解读与建构的理论模式(312) **节 发挥指导作用的史观(312) 第二节 考古学解读与建构的主要理论模式及其来源(315) 第三节 对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关系的再审视(334) 第四节 模式的相对性分析(347) 第九章 历史学中的判断、选择与检验(361) **节 真假对错判断的困境(361) 第二节 判断历史学解读与建构合理性的几个标准(371) 第十章 历史学及考古学的价值(380) 第十一章 历史学及考古学的后现代审视(414) **节 什么是历史学、考古学(414) 第二节 几个重要史学观念的讨论(437) 第三节 中国历史学暨考古学未来趋势之蠡测(450) 第十二章 文化理论视野下的考古学文化及其阐释(458) **节 什么是“文化”(458) 第二节 文化的基本特性(466)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及其阐释(474) 第十三章 从今之“中国”到古之“中国”:当代民族国家史叙述的构建(511) **节 古代天下观下的“中国”(512)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出现与当代“中国”(521) 第三节 从今之“中国”到古之“中国”:民族国家史的建构与所谓“*早的中国”(527) 第四节 中国文明唯一延续论:近代民族国家史建构及其影响(532)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