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B5 页数: 17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0.9(7.7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4440
  • 条形码:9787030734440 ; 978-7-03-07344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既可为高校研究生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的指导,也可对开展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同仁提供参考。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内容简介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议题。基于此,本书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深度剖析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系统揭示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符合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指导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长期以来,行业特色高校受限于传统行业关系弱化、学科设置单一等问题,一直存在共性的转型困境。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如何维持传统学科优势,优化学科结构,保障关键资源,提升内部质量都是亟待研究的共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助力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使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始终站在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更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9
第2章 相关理论 18
2.1 相关概念界定 18
2.2 理论基础 20
第3章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26
3.1 高校教师维度分析 26
3.2 高校职能部门维度分析 28
3.3 高校学生维度分析 30
3.4 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维度分析 31
3.5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汇总 34
第4章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评价维度研究 37
4.1 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7
4.2 高校质量评价与高校发展质量评价的辩证关系 41
4.3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 42
4.4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46
第5章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取 48
5.1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文献提取 48
5.2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实地访谈提取 50
5.3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汇总 53
第6章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59
6.1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机制问题提出 59
6.2 相关理论基础 60
6.3 半结构化访谈探索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机制 65
6.4 理论研究探索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机制 69
6.5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机制 73
第7章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76
7.1 聚类分析不同类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模式 76
7.2 新时代我国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探索 93
第8章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98
8.1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 98
8.2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现实困境 101
8.3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105
第9章 提升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19
9.1 加快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19
9.2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122
参考文献 126
附录 133
附录1:工作报告 133
附录2:高校访谈提纲 136
附录3:军工集团访谈提纲 139
附录4: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访谈分析报告 141
附录5:高校学生版问卷分析报告 150
附录6:职能部门版问卷分析报告 153
附录7:用人单位版问卷分析报告 158
附录8:高校教师版问卷分析报告 165
展开全部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不仅限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还包括社会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持续对外开放、教育现代化等多个方面。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有近3/4是行业特色高校,涵盖了国防、电子、通信、能源等关涉国家经济发展、产业革新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关键行业。行业特色高校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变革以来,行业特色高校经历办学思想从学科全面化到一流学科聚集的转变,也面临着学科结构单一、传统优势学科竞争加剧和新兴学科开拓创新不足的问题,转型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共性困境。 新时代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同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由此可见,无论是出于产业经济的发展还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状况都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变化。 目前,国内关于行业特色高校的有限论述集中于高校领导对办学思想、办学困境和可行做法的陈述。基于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基于相关理论,系统阐释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理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可行路径的研究不多。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在讨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工具还不完备,核心影响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特征和个性模式的总结还不够深入。我们对于这些问题在理论上还缺乏共识,在实践上也常面临质量误区。因此,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能够丰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从而引导行业特色高校的转型发展。 2.研究目标 本书依据已有的行业特色高校独*性、发展模式及丰富的行业特色高校管理经验,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证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多视角深入探讨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发展模式和可行路径等问题,为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的分目标包括: (1)辨析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依据高校职能确定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维度。 (2)基于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提取影响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因素集。通过专家访谈、结构方程和聚类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辨析影响因素的成因。 (3)揭示影响因素的交互关系及其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4)聚类分析行业特色高校行业特色学科群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兴学科与产业引领等发展模式,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优势学科群建设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双轮驱动”的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 (5)在深入研究作用机制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导向、面向行业的产教协同、高校自身内涵式建设三个层面,构建切实可行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研究意义 本书依据高教研究、人才培养、激励评价及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在我国行业特色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困境下,梳理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现状,基于文献研究、问卷及访谈资料探究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通过聚类分析确定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为我国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现状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依照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建成的一批依靠并服务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行业的高等学校[1]。随着国家高校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2017年发表文章《围绕一流学科目标定位引领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特别强调,行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内涵,科学设定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以特色的一流学科引领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王亚杰是较早全面研究行业特色高校的专家学者,他回顾了行业特色高校的形成及面临的新问题,重申了行业特色高校存在的必要性,探究了行业特色高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定位,并对如何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建设提出了建议[2]。当前,对于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思考逐渐增多,已有学者分析了行业特色高校的概念、独*性、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 在行业特色高校概念研究方面。王亚杰和张彦通[3]、潘懋元和车如山[4]、钟秉林等[5]分别从人才培养、专业领域、管理体制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学术界定。依据这些界定,可将行业特色高校的内涵辨析为:毕业生相对集中在某一行业、优势学科专业主要围绕该行业需求、主要服务于行业、曾经或依然归属于行业主管部门的高校组织。关于行业特色高校,国外还没有明确提法,但Rowley和Sherman基于国外具有行业背景的大学,提出了专门高校的概念,它主要指利用某一专门学科或一系列相关学科建立起来的并且有市场需求支撑的中心,这些中心通常有高水平的研究活动[6]。可见,专门高校与国内论述的特色高校相似。本书所称行业特色高校,从发展历程上来说,是指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和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在分别归属到教育部或地方管理,仍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鲜明行业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在行业特色高校独*性研究方面。陈丽杰和朱永林认为,行业特色高校具有特色形成的长期性、特色内容的独*性、特色发展的稳定性、特色成果的影响性等特征[7]。梁永图指出,行业特色高校具有显著的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企业等特征[8]。长期以来,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服务社会、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一批优势学科。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并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在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模式研究方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国外并没有“行业特色高校”这一提法,值得借鉴的是国外具有相似产生背景或者工业背景大学的发展状况。阎光才[9]和董美玲[10]从不同角度分析斯坦福大学的发展模式后指出,斯坦福大学的发展与美国硅谷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初期是斯坦福大学孕育和影响了硅谷,中期以后,硅谷与斯坦福大学呈现相互交错的复杂联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大学,大学和科技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Lambert基于英国校企关系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观点。他指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发展机遇,高校应当利用其专业特色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同时他强调了校企协同对知识产权转移及成果转化的重要性[11]。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很多著名高校都有着类似的发展模式[12]。 在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路径研究方面。孙东川是国内较早关注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路径的学者。他提出,以行业特色为**维,地方化为第二维,国际化为第三维,构筑一个三维坐标系;保持行业特色,发展地方化和国际化,是行业特色高校实现现代化、走向21世纪的必由之路[13]。高文兵从战略角度提出了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即特色战略、产学研联盟战略、人才战略和平台战略[14]。刘国瑜从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目标出发,提出了六大建设路径:一是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实施部、部(省)共建;三是开展产学研结合;四是坚持特色办学;五是完善学科体系;六是提升科研实力[15]。相比于其他学者,武贵龙更强调行业高校发展中依托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强调行业人才培养[16]。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路径,但上述路径的形成过程主要依靠单一院校经验的总结或是对高校领导办学思想的阐释,缺乏基于广泛模式推广的实践检验,也缺少基于实证分析的科学决策过程的有效支撑。 2.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 有关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研究成为国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对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讨较多。已有研究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宏中微观、资源有效配置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相关阐述。已有学者普遍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状态。但是,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维度,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差异性阐释。高质量发展,就其本质和内涵而言,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17]。全面的质量观是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优化和全要素提升的质量观[18]。根据全面质量观的内涵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的变革,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更是各领域各行业质量、效率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朝着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向迈进,高质量发展的*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有关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研究,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有质量的教育”是“可以有效地服务于教育目的,能够持久地适应和满足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公平、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确保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系统”。许多学者也纷纷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了阐述,Moodie指出,人们常用的高等教育质量一词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含义:特殊的或合理的高标准、高等教育的类型或特点、相对的含义上“卓越”的代名词[19]。相比于Moodie提出的三重含义,Hoy等从可操作的视角进一步提出了教育质量的一般性应包括三个内在相关的维度,即为教学所提供的人与物的资源投入、教学实践的质量、成果的产出[20]。Astin认为高等学校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至少包括四种不同的含义:大学的声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