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作者:陆磊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171461
  • 条形码:9787500171461 ; 978-7-5001-714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本书特色

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是不断成长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论与现实的相互阐释,相互呼应。传统的货币理论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在新的经济大环境下,我们也需要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来补充、拓展对新的货币现象的认识。 《货币论(第二卷):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借用流体力学描述中央银行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证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内摩擦、货币与财政互为SPV、货币超级中性等定理,对货币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推动力。 这不仅仅是一部系统的货币理论专著,更为我国乃至全球货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贡献了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货币研究方法。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内容简介

基于中央银行的发展变革与货币政策操作的历史和现实,延续**卷货币循环的理论认识,本卷构建了一个流体力学货币政策理论体系,提出三个认识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职能的全新视角:**,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中央银行关注的全部内容;第二,基于分散化决策的经济社会秩序的货币政策,其作为政策完全是一种基于“微观决策—宏观响应”的特殊政策系统,其自由度远远低于其他几乎一切政策;第三,货币政策实际上类似一个受内部摩擦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流体动力学系统,人们所期望的效果往往与其他政策效果相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基于本书的分析框架,本书提出并证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内摩擦、货币与财政互为SPV、宏观审慎管理内嵌于货币政策、货币超级中性等定理,并且资产价格也只是一层货币面纱。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目录

序 言 / 001 《货币论》前言 / 007 第二卷《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前言 / 025 **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现代中央银行存在性的理论基础 一、引言 / 003 二、货币的时间价值及其性质 / 008 三、中央银行的基本性质 / 021 四、现代中央银行的定义 / 024 五、结论性评价 / 024 参考文献 / 026 第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体系和财政:三次革命与两次突破 引言 / 031 二、历史事实:主流中央银行的三次革命 / 034 三、中央银行对黄金的突破:历史必然 / 044 四、中央银行从财政部门的脱胎:历史或然 / 048 五、延伸性讨论 / 050 参考文献 / 052 第三章 货币政策秩序:基于流体动力学认识的公理和恒等式 一、引言:立足于三个基本事实的“两个世界” / 059 二、货币政策秩序的共识性基础:分散化决策 / 063 三、货币政策的六个普遍认识误区 / 066 四、货币政策的流体动力学公理:存在性与规则性 / 081 五、货币政策的流体动力学公式(Monetary Liquidity Mechanic Equations) / 084 六、结论与延伸性讨论 / 086 参考文献 / 088 第四章 中央银行—金融中介体系—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的压力梯度定理 一、引言 / 093 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批评:复合函数假说及其失灵 / 095 三、货币政策的压力梯度假说:中央银行、银行间市场和金融中介体系 / 100 四、基本模型:货币政策运行的流体动力学压力梯度场景 / 104 五、均衡:银行间市场均衡、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政策压力梯度定理 / 113 六、真实的货币世界:金融中介在零售与批发市场间的权衡 / 117 七、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等价定理 / 126 八、结论性评价 / 128 附录 A1 命题 P4.1(货币政策—信贷—资本—产出—商品—消费的全部市场一般均衡)的证明 / 130 参考文献 / 132 第五章 金融市场与宏观审慎的内嵌性:货币政策的内摩擦定理 一、引言 / 139 二、银行间市场模型与模拟:货币政策传导“内摩擦”**定理 / 144 三、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内摩擦”第二定理 / 154 四、系统稳定性内嵌于流动性:顺周期的市场行为对逆周期货币政策的二元组合 / 164 五、宏观审慎内嵌于货币政策假说: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和货币政策工具不等价定理 / 171 六、结论性评价 / 174 附录 A2 影子银行业务模型主要变量的均衡 / 177 参考文献 / 178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互为特殊目的渠道”理论与货币政策规则 一、引言 / 187 二、外部作用力效应: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流体动力学机制 / 191 三、基本思维框架:常规与非常规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 / 194 四、基本模型:常规货币政策情形下引进财政政策 / 199 五、常规情形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为 SPV 理论:货币主导的均衡与物价水平 / 205 六、非常规货币政策:财政主导与货币政策的外部作用力**、第二定理 / 212 七、结论性评价 / 218 附录 A3 模型均衡与计算:货币主导的均衡 / 223 参考文献 / 225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供给学派:货币政策非中性理论 一、引言:供给侧货币政策理论框架的提出 / 231 二、银行货币需求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灵活供给的基本逻辑 / 237 三、供给侧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模型:基础货币、要素和产出 / 240 四、通货膨胀与产出的正相关关系:经典货币数量论与货币政策非中性定理 / 249 五、动态特征:名义金融刚性、财政刺激效应和货币流通速度 / 255 六、结论性评价 / 261 附录 A4 模型的稳态均衡系统及稳态计算 / 264 参考文献 / 266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预期学派: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政策超级中性理论和*优货币政策规则 一、引言 / 273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引进抵质押品的生产和交易 / 275 三、扩展模型的均衡与稳态分析 / 282 四、三个维度的名义与实际时间价值:存款货币、信贷资产与资本 / 286 五、货币政策的超级中性定理及其性质 / 291 六、预期牵引:抵质押融资、货币政策超级中性与资产价格膨胀 / 301 七、结论性评价 / 305 附录 A5 模型的非平稳系统 / 308 附录 A6 模型的平稳系统 / 310 附录 A7 模型平稳系统的稳态计算 / 312 参考文献 / 315 第九章 承上启下:面向世界维度的货币政策挑战 一、引言:现实版本与古老的故事 / 319 二、本国货币政策的流体动力学框架、跨境资本流动和“溢出效应” / 323 三、两国模型:本国和世界的货币时间价值 / 326 四、溢出效应:汇率机制与货币的世界公允时间价值变化 / 333 五、结论性评价 / 338 参考文献 / 340 后 记 / 343 致 谢 / 353
展开全部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节选

序言 货币经济学的责任 货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如果我们沿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普遍认识——“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似乎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商品足以如货币那样被单列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分支。站在任何一个经济参与者角度,货币存量变化和利率波动往往被认为是引致其他各个市场联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关于货币的研究总是牵动经济学研究者的神经。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货币数量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早期货币理论,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货币主义,延伸至*近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推动着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波浪式创新。当然,所有的创新都在实际上起到了两个基本作用:**,更好地解释货币经济世界的实际;第二,更好地运用货币工具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我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工作期间的学生和同事陆磊, 以及陆磊的博士研究生刘学撰写的《货币论》也是出于上述两个目的而作出的努力。 一 对货币的认知是持续演进的。科学解释货币经济的实际运行,就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就会使货币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基本理论陷于难以“自洽”的逻辑陷阱。长期以来,我们相信“货币是特殊的商品”。从货币史角度看并不错,的确,一系列的考古事实证明了货币是从某些商品中演化而成的。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把货币作为商品对待,则在认识上必然落后于近现代乃至当前发生的一系列的货币金融现象。如陆磊和刘学所论证的,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是为了未来再度发生的货币与商品之间的交易,因此,货币是“未来效用索取权的符号”,由此可以部分解释货币从贵金属转向纸币,由纸币转向存款账户数字,再由存款货币(广义货币)向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演进的过程。货币史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货币材质的演进,而材质变化这一表象背后,不变的是“货币持有者对该符号具有的未来索取权的信任”。这种信任关系,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可以被公认为贵金属,在人类治理体系依赖于国家和组织的时代可以被确定为法定货币,在全球化跨国交易中可以被约定为某种支付手段(如曾经存在的欧洲货币单位,以及国家间公认的特别提款权),在未来可能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算法货币。因此,陆磊和刘学的研究实际上使得货币理论不再拘泥于材质,同时,把货币锁定在对未来效用索取权的“共识性信任”上。他们认为,所谓货币,就是那些为大家共同接受的、作为未来效用代表的物品或符号。 省略…… 吴晓灵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 时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 二〇二一年八月

货币论 第二卷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精装) 作者简介

陆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第二届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士。曾任招商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广东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研究》主编、《金融经济学研究》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研究领域集中于货币经济学、转型金融学、中央银行制度、金融监管理论、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改革、银行微观经济学、金融稳定理论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研究。 刘学,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财政金融学院讲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硕士,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研究领域集中于货币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曾两次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在《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